小学数学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论文_钟伟雄

小学数学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论文_钟伟雄

钟伟雄 广东省兴宁市岗背五星小学 514500

我在日常教学中十分重视情境的创设,努力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使“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结合实践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情境创设要有问题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沟通知识点间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应变“外在化”为“内在化”,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

例如,在教学《平移》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小兔子吃胡萝卜”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兔子向哪个方向平移几格才能吃到胡萝卜”这一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

再如,教学《数图形的学问》这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个学习上的伙伴。你们看看,它是谁?(课件播放动画。)

看,这时鼹鼠在干什么?是啊,鼹鼠长得小巧玲珑,他特别喜欢打洞,而且它打的洞还有好几个洞口呢!每当有危险的时候,它总会选择最安全的洞口逃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小鼹鼠在逃生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趣的数学知识?”

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二、情境创设要有真实性

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些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但有些教师为了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

如教学《速度》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小蝴蝶、小蜻蜓还有小燕子进行飞行比赛,看谁飞得快?”创设了一个飞行竞赛的动画情境,结果是小蜻蜓第一,小燕子第二,小蝴蝶第三。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燕子应该最快,应该小燕子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境,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三、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带些有意思的、趣味性强的材料,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以较快的速度、较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例如,教学《丰收了》这一课时,课的开始我就播放儿童歌曲《丰收歌》,然后引入新课:山羊伯伯种的白菜长大了,请小狗、小猫等小动物帮忙收白菜,山羊伯伯负责运白菜。小动物们一共收了160棵白菜,山羊伯伯每次运8棵,请小朋友们算算山羊伯伯需要运多少次?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进入了探究的“场地”。

四、情境创设要有挑战性

创设教学情境要具有挑战性,要产生愤悱的心理,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最佳学习状态。

例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的导入:“母亲节”就要到了,五(一)班的同学决定每人送给妈妈一份礼物,要求礼物要用长方体的纸盒装起来,然后用漂亮的彩纸包装一下纸盒。该买多大的彩纸呢?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每个小组事先准备好纸盒,学生跃跃欲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研究这个问题。

上述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从需要开始的。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似曾相识;问题又超出了学生的原有能力,富有挑战性,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由此展开探究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动选择,同学们自觉想办法、出主意,积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心智潜能,探究活动充实有效。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助推器。

其实,只要是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想象、思考、探索的情境就是好的教学情境。总之,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增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位学生都能自主地、有效地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钟伟雄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论文_钟伟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