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_黄慧

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_黄慧

身份证:32120219901230XXXX;泰州市海阳实业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园林绿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增强绿化意识;遵循生态发展原则;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关键词: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

1导言

人们在获得物质满足的同时,对于生存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出现的雾霾天气、酸雨天气等,无时无刻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园林绿化不仅能够为人们的休憩娱乐打造优美的场所,而且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于气候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园林绿化中,不仅要考量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还要对当地气候环境进行深入调查,保障植物良好的生长状况,发挥其生态功能。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应该与现代化城市建设战略相一致,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变过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热岛效应、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和城市噪音等,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园林绿化工作应该以当地环境状况为依据,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及搭配,制定科学的绿化方案。

2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1促进城市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园林绿化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满足当前城市化发展的需求,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质量。园林绿化的游憩效益、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分别体现在对人的行为方式、生理健康和精神状态的改善上。人与环境都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与含义,园林绿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发挥园林绿化中的生态性、文化性、艺术性与科学性,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满足人对环境的综合需求。因此,园林绿化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质量,更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工作,对于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陶冶高尚情操具有重要意义。

2.2保障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保障一个城市系统稳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也关系到人在城市中的生活状况。在过往城市化建设中,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动植物种类单一,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而生态绿化工作的开展,能够营造接近于自然环境的园林绿地,为微生物、动物和植物提供舒适的栖息地,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避免人口增长和资源的高度消费带来的城市发展困境。园林绿化在丰富物种多样性的同时,确保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更加稳定,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从业人员质量意识淡薄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是因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不高,而出现这类问题是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施工队伍的招人没有合理的审核流程,大部分施工人员没有相关施工经验,没有相关的施工技术;后期施工单位缺乏对人员进行培训,导致他们缺乏质量意识;另外,一些施工单位没有细致划分工人的工作,这也是从业人员质量意识淡薄的原因。

3.2园林绿化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园林绿化工程相较于其他工程作业有施工难度低、施工环境相对安全、施工人员要求比低特点,这也决定园林绿化施工人员的入行门槛很低,职业素质高低不齐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到最后的施工质量。而当前的施工单位中,施工人员的个人素质普遍较低,对园林绿化的施工质量缺乏明确的认知。所以,在园林绿化工程中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3.3未能发挥工程管理的作用

园林绿化工程中,监理人员如果缺乏园林绿化的相关知识,对施工的大致流程不清楚,不能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直接导致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不高。甚至还有一些施工单位的监理人员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而临时聘用的,监理人员根本对工程质量没有任何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保证需要建立在有效的监理体系的基础上,这恰恰是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工程质量的初期审核就是通过监理人员完成的,而此时也是施工问题最容易解决的时候。

4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1增强绿化意识

很多城市居民还没有意识到园林绿化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此应该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宣传与普及,增强人们的绿化意识,促进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政府部门可以组织举办“城市绿化年”和“创建园林城市”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让人们对园林绿化和可持续发展加深了解。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应该转变发展理念,避免出现只顾经济效益、忽视生态保护的现象,制定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将园林绿化与城市规划相融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城市中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提升在绿色家园建设中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4.2遵循生态发展原则

在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应该严格遵循生态发展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实现城市环境的改善。为了保障园林绿化的公共性,需要提升城市公共地域中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满足城市居民的不同绿化需求。促进近郊区、远郊区和城区形成综合城市生态系统,发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涵养水源等功能。在过往园林绿化工作中,生态建设往往存在较强的孤立性,导致生态效益受到限制。因此,应该在园林绿化中形成网状结构,打造城乡一体化城市生态系统,有助于增强系统稳定性的同时,促进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以城市当地气候环境为基础,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搭配,在保障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科学设计绿色植物的空间结构,使其在防尘、防风、净化空气和防噪等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此同时,绿色植物的合理搭配,还要考虑其美观性,使其与周围建筑景观、生态景观等协调一致,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4.3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为了保障园林绿化工作的规范性,防止不法行为的出现,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相关部门应该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明确园林绿化的细则,对于过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以提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建立健全绿化管理的责任机制,提升合同管理的规范性与专业性,加大对不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积极宣传先进集体与个人的光荣事迹,并对其进行表彰和奖励,为园林绿化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榜样。城市居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城市环境的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4.4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园林绿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与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密切相关,只有从园林绿化的设计规划、施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才能够逐步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尤其是在新时期园林绿化的建设中,很多新技术与新工艺逐步得到应用,只有不断丰富工作人员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够促使新技术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建设单位应该主动对其进行专业培训,转变绿化理念的同时,提升其思想道德品质,在工作中落实岗位责任,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结束语

城市园林绿化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解决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诸多环境问题,为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园林绿化工作起步较晚,因此可持续发展意识较为淡薄,行业内部管理缺乏规范性与专业性。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政策与制度,对园林绿化工作加以约束。加强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引进,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化园林绿化人才,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房义强,郭芝卉.论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创新[J].现代园艺,2018(22):140-141.

[2]郭英.探讨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J].现代园艺,2018(22):196.

[3]田曦.城市园林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J].江西农业,2018(22):102.

[4]李永梅,李煜.城市园林绿化对大气污染防治功能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8,38(20):216.

论文作者:黄慧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_黄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