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管理体系--对知识经济带来的图书馆管理的思考(三)_图书馆论文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管理体系--对知识经济带来的图书馆管理的思考(三)_图书馆论文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管理体系——知识经济带给图书馆管理的思考之三(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知识经济论文,之三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管理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5 创建双翼齐飞体系

知识具有两种形态,一是文献内容,二是思想内容。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和知识传播的中心,应该使以上知识的两种形态都较为丰富地展示出来,使知识的双翼在图书馆齐飞。

从文献内容的知识形态而言,目前图书馆存在着采访什么、如何采访的问题。文献采访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础。目前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都面临购书经费不足的问题,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一些图书馆中,大量文献资料沉睡在那里无人问津。这里向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我们所采访的文献是否合适,二是我们的馆藏宣传与借阅方式是否到位、是否方便。如果再进一步的话,那么即使所采访的书借阅利用者不少,我们也不能因此满足,因为图书馆有其各自的文献采访政策,现有的文献是否符合采访政策呢?同时,图书馆还担负着引导读者的责任,如果大家都在看武打小说,而我们的采访者也乐此不疲,文献内容的知识形态就会失之偏颇,知识传播的功能就会削弱,图书馆的品位就会降低。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音像文献、缩微文献和机读文献日益增加,成为文献内容知识形态的重要方面,其比重会越来越大。对于这些文献,图书馆采访人员决不可等闲视之,应予以更多的关注。此外,如何根据读者用户的需求不断调整图书馆的采访政策也应该成为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从思想内容的知识形态而言,目前图书馆存在着提高认识和拓展形态的问题。所谓提高认识,就是说在图书馆界,对于文献内容的知识形态认识比较深刻,行动也比较到位;而对于思想内容的知识形态认识不足,这一点从一些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实践中思想内容的知识形态很少便可得出结论。图书馆被誉为读者的终身学校、文化中心、信息枢纽、市民第二起居室、知识喷泉,具有保存人类文化知识、传播知识信息、进行文化教育、开发智力资源等项功能,这些都涉及到思想内容的知识形态。思想内容的知识形态是一篇大文章,在这方面每一个图书馆都是大有可为的,而提高认识是做这篇大文章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实际上,许多图书馆在思想内容的知识形态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对于图书馆的业务生长和功能开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将思想内容的知识形态进一步拓展。上海图书馆的“妇女之窗”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该窗采用虚实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书刊展示、文献检索、主题展览、学术交流、讲座论坛、教育培训、中外交流、参观访问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与有的区县图书馆建立了服务网络,从而荣获了“上海市妇女发展实事奖”。

6 创建数字网络体系

自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全美信息基础设施”之后,“信息高速公路”一词在全球便不胫而走;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发表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年度报告之后, “知识经济”一词更是风靡一时; 1998年1月, 美国副总统戈尔在一次讲演中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新概念。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以信息技术为首的高新技术的应用在不断扩大。在图书馆界,1995年5月,美、英、法、日、德、加、 意等七国成立了全球数字式图书馆集团,并以因特网为载体,在21世纪初推出全球数字式图书馆。1997年,“中国国家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其内容为建立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以及深圳图书馆等五馆协作互为补充的中国国家数字式图书馆原型,并通过遍布全国的数字通讯网,向全国乃至全球提供示范性中国国家数字式图书馆服务。显然,要将图书馆中静止的信息转化为网络化的信息,其关键是创建图书馆的数字网络体系。这也是关系到图书馆未来能否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创建图书馆数字网络体系中目前急待解决的是统筹规划、标准化与规范化的问题;而各馆中的文献资源基础建设(如整理编目和各类数据库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各馆中所存在的各自为政、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标准各异的局面必须改变,否则,创建图书馆数字网络体系将会面临很大的问题。

7 创建共建共享体系

知识经济的一大特征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它所带来的文化的趋同、信息的网络化、自然资源的全球化、资源利用的综合化等趋势正在影响着整个世界。由于全世界每年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世界上任何一个图书馆都巳无法将新出现的文献信息一网打尽,也难以由某一个图书馆承担将历史文献全部数字化的重任。为了建立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框架,其重要一点就是要创建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体系。这一体系的创建既要在整个图书馆行业中确立文献信息资源的系统观念和人人均可享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理念,同时更要由政府部门进行行政干预和宏观协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体现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方便读者、服务社会的宗旨。中国图书馆界在创建共建共享体系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但力度都不大。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的合并以及北京图书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的合作协议,为创建图书馆的共建共享体系走出了一条新路。1998年11月,北京图书馆向全国图书馆界发出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倡议,并提出了12条具体操作方法,如果我们将这些倡议付诸实施的话,那么,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8 创建公共关系体系

图书馆是一个社会文化机构,它每天都要为数量众多的读者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服务质量如何、广大公众与图书馆的关系如何都十分重要;同时,图书馆又是一个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它的生存与发展与政府部门、新闻机构、科研教育机构、社会团体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图书馆内外创建公共关系体系对于图书馆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图书馆创建公共关系体系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来着手。

从图书馆的内部而言,创建公共关系体系要注意建立图书馆的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上海图书馆行业在1998年下半年推出的上海市公共图书馆行业规范服务达标活动中曾提出了图书馆规范服务达标的总要求,即: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着装统一,挂牌上岗;文明接待,借阅迅速;文字规范,有问必答;设施完好,环境整洁。以上40字的总体要求涉及到了以上所要建立的公共关系三大系统。如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就是属于理念识别范畴;着装统一、挂牌上岗、文字规范、环境整洁就是属于视觉识别范畴;文明接待、借阅迅速、有问必答、设施完好就是属于行为识别范畴。同时,在图书馆内部还要重视做好图书馆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图书馆员的培训列入议事日程;建立图书馆员参与的管理机制和馆内信息交流机制等。

从图书馆的外部而言,创建公共关系体系要特别注意与广大公众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为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合作、支持、理解、关心的外部氛围,从而赢得天时、地利、人和。每个图书馆的外部公众不尽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即读者用户关系、政府部门关系、新闻机构关系、社区关系、业务协作者关系等。其中读者用户的公众群体对图书馆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读者用户对图书馆的服务十分满意,这些纳税人就会主动关心支持图书馆的发展,为图书馆来呼吁,政府投资也较易获得批准。因此,图书馆的发展不是坐等政府与社会来增加投资,而应通过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来争取支持与关心。很难想象一个服务质量不高、信息传递效果并不明显的图书馆在争取社会支持方面能够得到多少响应。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图书馆也要主动为其服务,并进行必要的图书馆功能与作用的宣传,以争取其更多的了解、理解与支持。媒体的作用在知识经济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图书馆要定期与媒体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从而通过媒体的传播来扩大图书馆的影响,提高图书馆的地位。此外,社区关系和业务协作者关系等也不可轻视,要采取各种途径与方法,创造友好合作的关系。

建立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知识经济的到来为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我们应把握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但这种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努力、去创建、去奋斗。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主题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对于当代图书馆的发展而言,这句歌词同样适用。

标签:;  ;  ;  ;  ;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管理体系--对知识经济带来的图书馆管理的思考(三)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