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建筑项目现场施工应对危险源的防范措施论文_康兰兰

简析建筑项目现场施工应对危险源的防范措施论文_康兰兰

中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作为整体性的管理模式,能够进一步夯实施工现场管理力度,应对各类危险源问题,并进一步控制好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以期达到安全生产、安全施工目的。针对于此,文章主要以建筑项目现场施工应对危险源的防范措施为研究对象,结合影响建筑项目现场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进一步说明现阶段建筑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指明加强危险源防范管理的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分析;危险源;防范对策;

前言: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始终是建筑工程必须予以重点执行的管理工作,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并付诸实践,确保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安全、合理。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建筑项目现场施工会受到人为因素、技术因素以及材料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隐患问题,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最主要的是,现场施工涉及到的危险源因素众多,如若不严加管理,很容易出现严重的质量隐患问题,甚至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事故。为进一步夯实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好各类危险源,施工人员必须强化自身的工作职能,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1 建筑项目现场施工出现隐患问题的主要原因

1.1 人为原因

现场施工人员始终是确保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合理的主导因素。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人员是开展一切施工活动的主导力量。如果施工人员职业素质欠缺,那么现场施工势必会出现隐患问题。举个例子来说,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项目实际完成施工步骤,如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现场施工工作等,以便更好地优化施工流程与夯实施工质量。但是结合实际来看,多数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尚未达到规定标准,违章操作现象频发,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2]。

1.2 技术原因

良好的施工技术始终是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合理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优化施工流程,夯实主体结构安全程度,防止后续使用出现隐患问题。在具体应用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必须结合工程实际,针对建筑工程易出现的隐患问题,做好施工技术优化工作,最大限度地确保工程主体安全。

1.3 材料原因

达标的施工材料始终是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合理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材料监管不严成为建筑工程常常出现的工程管理问题,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材料核查人员与材料采购人员对于材料安全性方面显得尤为不足。采购人员为了节省施工成本,多会采购价格低廉的施工材料,并未立足于工程实际,加剧了施工隐患程度[3]。

2 建筑项目现场施工危险源问题分析

2.1 高处坠落问题

高处坠落往往发生于施工人员高处施工阶段。由于受到施工人员判断失误或者周遭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坠落事故的频频发生。一般来说,高处坠落问题概率较高,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不在少数,不容小觑。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以洞口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为主的高处坠落事故出现频繁,必须加以重视。

2.2 机械伤害问题

机械伤害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已经成为近些年建筑工程频发的事故类型,属于比较常见的伤害事故问题。所谓的机械伤害事故主要是指机械设备转动部分、工具以及夹具等设备与人体直接接触,因接触不良或者设备本身老化问题严重,而引起一系列碰撞、夹击等形式的安全问题。一般来说,施工现场涉及到的工序流程较为复杂,尤其在钢筋下料、木料锯刨以及混凝土搅拌、振捣过程中,运用到的机械设备众多,稍有不慎,很容易出现隐患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触电伤害问题

触电伤害问题主要是因为电伤与电击问题造成的安全问题。其中,电伤主要是指因电流经过机械过滤作用而对操作者的人体造成轻微伤害,如表皮受伤等。当电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时候,所造成的电伤问题并不会危及人体。电击与电伤相比要严重得多,电击多因为电流直接介入人体内部,导致人体内部器官受到伤害,后果严重。

2.4 危险品问题

建筑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往往需要满足金属焊接、切割等工艺的需求,会选择应用高危材料,如乙炔瓶、氧气瓶、TNT 炸药和雷管等易燃易爆材料。如果这些材料并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存放以及处理,很容易出现隐患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大型爆炸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员损失与经济损失。针对于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易燃易爆材料的应用工作与安置工作,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3 施工现场施工应对危险源问题的防范对策

3.1 规范施工人员个人行为,确保现场施工安全、合理

(1)提升施工人员职业素质,切实提升施工人员操作水平与安全意识。提升施工人员职业素质可以从开展安全培训活动开始,加强每道工序的操作规范性与安全性,让施工人员明确操作技能要求与要点。培训期间可以适当加强人员对施工项目危险源的识别力度,明确危险源触发条件及具体控制措施,做好日常危险源控制工作,确保工程主体安全。

(2)实施岗位操作标准化模式,加强现场施工安全性与合理性。结合各个施工阶段与不同工种的实际特征,及时下发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章程以及作业指导文件,将各项安全管控措施与现场质量管理内容贯彻与落实到现场每一个施工人员当中。与此同时,施工企业需要对岗位操作标准化模式进行合理改进与完善,确保各项操作规程得以有效落实。

(3)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安全。针对上述建筑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本人建议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可以先从切实做好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着手,夯实工程质量安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可以结合现行的规范要求,贯彻及落实现场质量管控责任,将各项管理内容融入日常施工当中,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建设安全。

3.2 根据各类危险源特点,制定安全、合理的管理措施

如果想切实做好建筑项目现场施工危险源的控制工作,就必须做好详细的应急计划与应急组织,以及增设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设施。针对于此,施工现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专业化的救援队伍,如抢险抢修队、治安队等。且最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构建科学、完善的危险源控制管理制度体系,主要是指在对危险源进行识别与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构建危险源管理规章体系,如安全生产内容体系、危险作业审批体系等。

(2)贯彻与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定期做好安全检查工作。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日常检查施工现场、企业领导不定期检查等。

(3)强化对危险源日常管理控制力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要求督查人员应该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工作,按照规定的规章流程进行作业指导,控制好各类危险源点,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3.3 做好施工技术与材料的管理工作,确保施工主体安全

针对上述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缺乏合理性的问题,本人建议现场施工人员应该对预知危险源进行合理管控。以施工材料为例,对于部分高危材料应该做好妥善保管,避免出现折损或者受潮情况。在施工技术的选择方面,必须深入施工现场,明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结束语:总而言之,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良好的现场管理模式与内容是确保现场施工质量安全、合理的基础前提,同时也是确保工程主体质量安全、合理的基础保障,必须予以重点执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唯有切实夯实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力量与管理经验,才能够有效控制现场施工中存在的各类危险源问题,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信通过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势必会夯实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为工程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论文作者:康兰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  ;  ;  ;  ;  ;  ;  ;  

简析建筑项目现场施工应对危险源的防范措施论文_康兰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