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电业局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电力能源的稳定和安全供应,为了满足电力需求,电业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也应该应时而变,迎合当下社会潮流。近些年来:电业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运行在技术变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弊端也是存在的。展望未来,为了保证电力能源的稳固发展,研究其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成为为了当前一项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问题;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用电量急剧增长。在此背景下,做好线损管理不但可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线损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利于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找出当前线损管理工作的不足,并加以整改,确保线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的综述
线损指的是以热能形式散发的能量损失,是电能在电力网传送、分配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线损在线损管理中又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管理线损是指在线损管理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电能损失,主要体现在我们的线损管理体系和人员责任心上。技术线损是指电能在输送和分配过程中设备和导线上产生的热损耗,主要体现在我们的电网规划和设备选型上。因此在线损管理中,我们应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2线损问题发生的原因
发展速度滞后性比较强,发展速度缓慢、难以使得用户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提出的用电需求得以满足是现阶段我国电力管理领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中的一个主要矛盾。电能在我国水资源领域当中占据的地位较为重要,市场中呈现出来的供需矛盾比较大。逐步提升的实际需求和配电系统本身较为缓慢的发展速度之间呈现出来的矛盾逐步激化,因此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中的相关人士应当予以线损问题充分的重视。具体构成结构设置不是十分的科学合理。在以往的配电网络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及时的开展规划和设计工作,从而也就会使得我国范围之内的大多数配电线路呈现出来一种无序的态势,各个主干之上的分支结构比较多,线路的长度比较大,与此同时应用到的线路的粗细也不是十分的正常,从而也就会使得线路当中的电阻呈现出来一种逐步增大的趋势,那么电流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自然也就会形成较为严重的损耗问题。除此之外,高压线路分布不是十分的合理,和电网负荷的核心位置之间的距离比较远,那么供电距离自然也就比较远,从而也就会在某些层面上使得电能损失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3现阶段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线损管理工作意识有待提高
输配电工程的线损管理工作,需要正确地认知工作的重要性,以保证所采取的解决措施科学合理,对线损管理问题予以解决,同时也是供电企业应重点考虑的内容。根据现阶段电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在智能电网全面建设的背景下,特别是电力企业的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而在管理线损问题方面,有效对策的采取并深入分析线损原因十分关键,同时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这同样是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3.2线损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时间补偿,所以,线损管理机制的系统性并不明显,特别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电力行业输配点工程管理问题频繁发生,最常见的就是违章用电以及错误收费等。所不给予线损问题应有的重视,不仅会使得电能浪费更加严重,同时也会对国内经济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措施分析
4.1加强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意识
电力企业的相关领导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和认识线损问题的严重性和线损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他们对线损管理的关注和重视,提高人员的线损管理意识和用电安全意识,并加强线损管理工作的领导支持,使线损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系统化,从而更好的降低线损问题的发生。
4.2建立健全的线损管理制度
企业要建立并完善线损管理制度,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使管理机制健全。因为不成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建立健全的线损管理制度尤为重要。主要方法是成立主要领导组成的管理小组。在对工作的分配中,可以将具体工作分配给每个人,并且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监督,实行奖惩制度,赏罚分明。另外,要对管理队伍进行素质建设,使他们的线路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主要可以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让每一位管理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都可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所有任务。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还可以加入计算机技术,比如可以运行网络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通过计算机运行监测系统和绘制详细的线路图,可以运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完善管理中可能存在的环节,从而减少管理不当出现的线路损失。
4.3完善和优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网络设置
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管理中,要充分考虑线路、设备运行的经济合理性,在保证线路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合理计算投资与线路损耗的关系,优化线路布局和设备选型,保证线路损耗最小化,有效降低技术线损。因此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线路设备的升级改造整治工作,实现降损目标,还要重点在输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中,科学合理进行线路布局,要根据负荷性质结构及分布情况合理分配、调整负荷接带,优化输配电设备负荷率。将变电站设置在负荷中心处并将高压线路深入负荷中心,缩短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实现“小容量、密布点、线路半径短”的目标。对线路中的负荷较重的配电网进行升压改造,提升配电网供电能力,减小电流,降低线损。
4.4应用智能电表和抄表系统,减少计量损失
智能电表是电力系统中具有多种智能化功能的智能终端,与传统电表相比,智能电表不但具有传统电表电量计量的功能,还能有效防止盗电现象,有效完成对用户端的控制和数据的传输,帮助管理人员了解电网的运行和线损情况,适时调整供电技术,从而有效提高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电网管理水平。
4.5加强线损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
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线损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培训,定期举办知识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措施,进一步丰富线损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强化管理人员的电网安全意识和线损管理意识,增加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从而使线损管理人员能够过更加及时的发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存在的漏洞、偷电等用电安全隐患,减少线损的发生,进而有效确保电网工程的安全、顺利、稳定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线损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节省电力资源,降低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而在输配电工程当中,对线损的有效控制,贯彻并落实线损科学化管理已经逐渐成为电力行业的目标与发展方向。但是,现阶段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问题依旧非常严重,所以必须要综合衡量输配电工程实际情况,对线损管理环节予以全面整合,进而对线损隐患予以严格控制,节省电力成本,增强线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聂安琪,王成. 刍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148.
[2]刘建庆. 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线损管理要点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8):200.
论文作者:于福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线损论文; 输配电论文; 线路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