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向西开放交通互联互通发展基础、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

新疆向西开放交通互联互通发展基础、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

》经济研究

新疆向西开放交通互联互通发展基础、问题及对策探析

马延亮 李会芳*

摘 要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历史上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在向西开放格局下实现交通互联互通居于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新疆存在对外国际运输通道格局不合理、区内交通网络整体薄弱、连接内地交通廊道走向单一、枢纽节点功能不突出、口岸发展滞后、对产业布局发展与组织支撑不足等问题。对此,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实现向西开放交通互联互通,需要加快完善区域内综合交通网络,着力优化进出疆交通走廊布局,差异化推进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强化枢纽和口岸产业支撑能力,以乌鲁木齐为中心有效整合中欧班列。

关键词 新疆 丝绸之路经济带 核心区 交通 互联互通 问题 对策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地位更加凸显。完善新疆交通网络,强化与周边国家交通联系,提升枢纽与口岸的国际运输服务能力和产业支撑水平,对于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背景下新疆向西开放交通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休闲观光等第三产业促进农业“一产”、直接链接“三产”并带动“二产”。目前,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16家,农业经营面积1.3万hm2,年营业收入13.1亿元,带动农户20 346户,增收效果明显。

一、新疆向西开放交通互联互通现状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截至2018年底,新疆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8.9万千米,高速公路4800千米;铁路营运总里程达到5959千米,高速铁路达到718千米。北中南三大交通通道不断提升,国际道路运输监管与服务系统在全区15个口岸试点运行,中巴经济走廊布伦口至红其拉甫公路开工建设,中俄过境哈萨克斯坦的多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开通,中巴哈吉四国过境运输正式开通运行,新开通中哈、中吉国际道路4条客货运输线路,总数达111条。铁路建设稳步推进,南疆铁路至兰新铁路联络线建成,乌准铁路乌北至准东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库尔勒至格尔木铁路项目全线铺轨。新疆民用运输机场总数达21个,拥有240条国内航线和24条国际(地区)航线。初步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铁路为主骨架,公路为骨干,民航和管道相配合,东连甘肃、青海,南接西藏,西出中西亚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二)口岸设施进一步完善,国际运输能力和通关效率不断提升

目前,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17个。其中,航空口岸2个,陆路边境口岸15个。航空口岸有乌鲁木齐航空口岸、喀什航空口岸。陆路口岸中,按功能分,国际性多边口岸7个,对第三国人员、货物、交通工具开放,其余为双边口岸;按运输方式分,公路、铁路综合性口岸2个,分别为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其余为公路口岸;按国别方向分,中哈方向7个、中蒙方向4个、中吉方向2个、中巴方向1个、中塔方向1个。口岸基础设施逐年改善,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进一步推进,与邻国的通关效率不断提高。基本形成陆路航空齐备、公路铁路管输并举,东连祖国腹地通过南向通道直达中南半岛,西接中(西)亚直达欧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口岸立体开放新格局。

(三)国际陆路通道加快建设,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新疆与周边接壤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和巴基斯坦5国形成了互联互通的陆路运输通道,其中,中哈通道设施最为齐备,包括铁路、公路以及油气管道,其他国家主要是公路,与俄罗斯、阿富汗和印度仍未建立国际运输通道。

中哈国际运输通道。该通道是连接我国乃至东北亚与中亚和欧洲的主要陆路运输通道,以我国陆桥综合运输大通道为主轴,重点依托兰新铁路、精伊霍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国道G312、阿独输油管道等,在精河分支后,分别经阿拉山口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公路以及管道网相连接,进而连接中亚和欧洲地区。此外,在塔城、阿勒泰、伊犁等地州分别通过巴克图、吉木乃、都拉塔等口岸,形成多条与哈萨克斯坦路网相衔接的公路通道。

3.行业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日益成熟。我国汽车经销商的新车销售利润贡献空间已经在不断缩小,售后维修、金融保险、融资租赁、二手车置换等后市场业务的贡献占比提升明显,数据显示,自1999年到2016年,中国汽车经销商的售后业务利润占比已从13%跃升至39%。行业全生命周期价值链运营的观念和模式得到全面认可,客户忠诚度成为经销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保有客户资源的服务、维系与营销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CRM客户关系管理成为重中之重。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成为推动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管理的最佳工具。

关于“音乐产业”的兴起,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改革开放的深入,音乐形式不断丰富,音乐人才队伍逐渐壮大。以磁带为主的唱片销量突飞猛进,得到空前发展。20世纪末,互联网的普及使数字音乐崛地而起,并占据音乐产业的核心地位。此外,还延伸出许多相关产业,如音乐教育业、音乐生产业等。音乐产业不仅为经济和文化创造出财富,而且极大扩展了文化产业的领域。

检查中,工作人员重点对各单位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用电保护装置、电线私接乱搭以及食品生产、楼道乱堆乱放、电动车安全充电等方面进行了检查。督促各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规定,解决安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一是交通枢纽节点城镇层次和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产业支撑能力薄弱。乌鲁木齐作为我国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不足,伊犁、库尔勒和喀什等区域性枢纽功能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交通枢纽节点城镇的产业支撑能力薄弱,枢纽发展的源生性动力不足。二是交通枢纽站发展缓慢,组织能力有待提高。尽管中欧班列大都通过新疆,但都是“过而不落”,未能形成有效的功能整合、服务拓展和价格链延伸。三是口岸基础设施落后,跨境要素整合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多数口岸仅停留在传统的“通关”服务层面,综合运输服务能力不足严重影响通关效率。

中蒙国际运输通道。中蒙之间的通道分别通过老爷庙、乌拉斯台、塔克什肯和红山嘴等口岸实现了公路连通。这些口岸基本都是季节性口岸,衔接的公路水平总体不高,通道通过能力相对有限。中蒙铁路国内段富蕴至青河至塔克什肯口岸、三塘湖至老爷庙铁路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尚未列入国家有关规划。

中塔国际运输通道。中塔之间只有一条通过卡拉苏口岸的公路通道。卡拉苏属于“后移式”高原口岸,与境内周边城镇距离较远,仅靠国道G314与塔什库尔干县以及喀什市等地相连,道路条件一般,口岸与国门之前为山区二级公路,通行能力尚可。塔方对接的公路条件较差。

二、新疆向西开放交通互联互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一)国际运输通道格局不合理,缺乏大容量运输渠道

新疆是我国陆路连通中亚以及欧洲的重要枢纽,在国际交通互联互通方面战略地位凸显。但新疆尚未形成多国别、多方向、多通道的“内联外通、内通外畅”国际陆路运输通道格局,大容量运输通道总体欠缺。既有运输通道过于聚集,特别是大能力铁路通道走向单一,仅与哈萨克斯坦有铁路相连。与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蒙古等地相连的主要为公路通道,其中许多是季节性开放通道,总体容量有限。仅有乌鲁木齐和喀什两个国际性机场,但国际航线航班密度不足(仅为全国机场密度的47.7%),难以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际客运发展需要。

(二)区域内综合交通网络整体薄弱,南北疆差异明显

根据国家“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西北北部出海运输大通道和陆桥运输大通道连接新疆和内地,但连接区域集中在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主西藏之间没有直通性的综合运输通道。目前,进出疆运输通道数量少,仅有兰新铁路通道、哈密至额济纳铁路通道,以及G30线和G7线高速公路,与内地交通联系能力和机动性不足,进出疆的人员物资流动过度依赖兰新通道(即陆桥通道),导致兰新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等重要干线运力紧张,影响着进出疆运输效率。

(三)联通内地的交通廊道走向单一,总体能力不足

按照国土面积计算,新疆铁路网密度35.7千米/万平方千米,公路密度1117.2千米/万平方千米,高速公路密度27.5千米/万平方千米,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8%、23%、20%,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与新疆资源禀赋条件、产业发展方向以及核心区交通枢纽中心建设要求不相适应。路网规模不足,结构不合理,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十分有限。南北疆交通通道联系薄弱,缺乏直通型综合运输通道,至今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跨天山便捷的铁路通道。

(1)针对酒店业人员流失现状,首先要认清行业的特性,掌握行业的特性,减少不利因素,加强人文关怀,完善薪酬与福利制度,健全员工的保障体系,让企业员工有归属性,有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期望,从而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

(四)枢纽和口岸发展滞后,产业支撑和服务能力不强

中巴国际运输通道。该通道是“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的国际运输通道,规划有铁路、公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现已建成通过红其拉甫口岸连接中巴的喀喇昆仑国际公路,境内通过G314与喀什以及新疆公路网相连,境外通过喀喇昆仑国际公路与巴基斯坦公路网相连。目前,中巴公路(国内段)改扩建项目基本完成,巴方境内公路改线方案推进缓慢。此外,中巴输油气管道加紧推进,中巴铁路前期工作也正在积极推进。

中吉国际运输通道。该通道为公路通道,分别通过吐尔尕特和伊尔克什坦口岸与吉尔吉斯斯坦公路网连接。吐尔尕特和伊尔克什坦均为“后移式”口岸,并与境内中心城市喀什之间已实现高速公路连接,与国门之间为二级公路连接,路况和通行能力较好。吉方对接的公路等级较差,影响跨境运输通过能力。中吉乌铁路已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但需外交渠道协调推进,前期工作进展缓慢。

三、实现新疆向西开放交通互联互通的建议

(一)加快完善区域内综合交通网络

以大能力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以及民航为重点,加快构建“四廊四轴四层级枢纽”两环闭合互联型的综合交通网主骨架,尽快形成国家全面向西开放的运输大动脉。重点推进南疆铁路建设,加快若羌至和田、库尔勒至格尔木铁路建设,着力推进库尔勒至阿克苏至喀什铁路提速扩能改造,积极推动落实富蕴至塔克什肯口岸铁路、阿勒泰至布尔津至吉木乃铁路、三塘湖至老爷庙铁路、阿勒泰至吉克普林铁路、将军庙至哈密(三塘湖、淖毛湖)至柳沟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将乌鲁木齐至奎屯至霍尔果斯口岸高速铁路纳入国家调整铁路网规划,尽快启动前期工作。适时启动伊宁至阿克苏、奎屯至库车铁路等连接南北疆的跨天山铁路建设。加快区域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完善支线和通勤机场布局。

(二)着力优化进出疆交通走廊布局

依托国家“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新疆重点铁路、公路、民航和管道建设,进一步向西延伸优化调整,尽快形成新疆与西南、内蒙古以及西藏等地多渠道交通格局。重点推进库尔勒经格尔木至成都铁路建设,形成川疆运输新通道。加快建设阿勒泰至富蕴至准东、哈密至额济纳铁路,形成蒙疆运输新通道。尽早开展和田经阿里至日喀则铁路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形成新藏运输新通道。积极扩展新疆主要机场至华东、华北、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直达直通航线航班,构筑连接内地的空中走廊。加快完善新疆油气管网布局,继续推进连接内地的管道建设。

(三)差异化推进国际运输通道建设

区分重点方向与一般方向,差异化推进国际陆路运输通道建设。重点推进中巴运输通道建设,尽快贯通中巴公路,加快推进中巴铁路建设,近期重点建设境内喀什至红其拉甫段铁路,做好境外段铁路多方向联通方案储备(包括红其拉甫达坂方案、瓦罕走廊方案等),形成“多点、多线”联通中巴的大能力铁路通道,加强与巴方铁路网以及港口等衔接,加快建成我国通往印度洋出海大通道。积极推进中阿、中塔运输通道建设。稳步推进中吉铁路和公路建设,适时推动中吉铁路延伸至乌兹别克斯坦,形成中吉乌通道。系统性研究塔城连接哈萨克斯坦东北部、阿勒泰连接俄罗斯中部和蒙古西部的铁路新通道建设问题,做好境内段连接主要口岸铁路的前期工作。

(四)强化枢纽和口岸产业支撑能力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要求,优化新疆综合交通枢纽节点的定位和布局,打造乌鲁木齐、喀什面向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向西开放前沿的国际辐射和资源要素整合能力。加快哈密、库尔勒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积极推进和田、塔城和若羌等区域性枢纽建设,加强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红其拉甫等重要口岸的开放性枢纽功能。优化火车站、物流园区等客货运输站场的空间布局,按照“城市综合体”、“产业综合体”发展理念,拓展枢纽站场的服务功能。加大口岸基础设施供给,提高人员、物资跨境流动的便利性与安全性。创新运输发展方式和组织模式,加快构建国内一体化、国际便利化运输服务体系,为向西开放战略下产业“走出去”发展提供有效的运输组织和服务支撑。

(五)以乌鲁木齐为中心有效整合中欧班列

依托新疆交通区位优势,加快乌鲁木齐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集结由丝绸之路经济带北、中、南、西南四个通道经新疆运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货物,将其按去向编组成班列发往目的地,同时具备集装箱作业、公铁换装、仓储、报关报检、货运代理等物流功能。强化资源整合,优化运行组织,依托乌鲁木齐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有效集结整合中欧班列,周边相关海关监管、保税、物流、仓储等配套设施协调配合,真正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且具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欧班列”国际品牌。

参考文献:

[1]周江华. 构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枢纽中心对策研究[D]. 新疆农业大学,2016.

[2]黄晓燕, 秦放鸣.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基础、挑战与路径[J]. 改革与战略,2018(2).

[3]肖昭升. 新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枢纽中心战略思[J]. 综合运输,2015(S1).

[4]李晓玲. 新疆大通道布局向西开放[J]. 大陆桥视野,2013(10).

[5]樊晶磊.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新疆对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政策研究[D]. 石河子大学,2016.

[6]王宁.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新疆边境口岸发展研究[D]. 新疆大学,2016.

[7]王宏丽. 内涵·困境·突破: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新疆方略[J]. 实事求是,2016(4).

*[作者简介] 马延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访问学者;李会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中国图书分类号 F5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741(2019)04-0062-03

〔责任编辑:石梦华〕

标签:;  ;  ;  ;  ;  ;  ;  ;  

新疆向西开放交通互联互通发展基础、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