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有施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也就赋予了纪检监察工作的更新以及更高的要求和历史使命。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国有施工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促进国有施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这就成为我国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创新分析
一、创新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必要性
(一)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必然需要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的明确的政治立场,是人民的伟大任务。最近几年,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反腐败形式依然严峻复杂,而施工行业仍然是腐败的问题和不正之风的高发区,且对社会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二)是更好加强对各级重要岗位权力的监督、预防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的需要
随着国有施工企业的市场化步伐加快,项目的分散,各级企业的管理人员的权利也相对集中,而管理经营决策更加注重经济利益的追求,并且随着管理人员在得到的授权更大,往往会导致权力扩张和权力滥用,从而增加道德风险。特别是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中,企业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也处于一个不完善的过程。如果不能保持严格的监督和强硬的约束,权力滥用和机会主义就很会很容易发生。
(三)是更好加强内部控制、强化约束机制、实现依法经营的需要
对于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善制度和健全的内部控制的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并且内部监督资源整合也需要一个过程。对纪检监察组织而言,不仅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职能部门,让其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也能不断推进相关内部控制部门的规章制度建立,通过整合资源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水平。
二、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及现状
(一)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1、企业经营行为的竞争性,使纪检监察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
目前,当市场竞争的平等、规范、开放等法律法规尚不健全,难免会出现一些负面的东西。对于国有施工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之时,就很容易产生小集团主义和个人主义现象,然而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干部人事管理中,就会很轻易的产生权力斗争和不正当手段竞争。对企业经营行为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纪检监察工作的难度也加大了。
2、科技进步发展,使纪检监察工作有更高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而信息化管理的程度也就越来越高,施工行业腐败的手段和方法呈现出多样化、隐蔽化的趋势,发现和核实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然而腐败手段的变幻无常,让纪检监察的工作很难进行展开,这对纪检检查工作和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现状
1、主要工作职责弱化
从运行情况来看,部分国有施工企业的纪检监察部门未能充分行使监督执纪问责的主要业务职能。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责任变成了主体责任,组织协调部门变成了牵头负责部门,相反,查办违纪违规案件工作职能没有完全实施和体现,执纪监督问责职能没有得到更好的彰显。
2、监督管理职能泛化
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是监督部门、执纪问责部门,履行职能的特有手段是有别于其他部门的重要特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却被混同于一般的管理部门,监管不分问题尤为突出。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物资采购、合同审核、工程招投标等业务工作,员工招聘竞聘晋升、职工考试竞赛等工作也要求纪检检查部门现场监督、维护工作纪律,成了职能部门具体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有的在流程上还被给予最终把控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监督职能被滥用,导致再监督职责的缺失,影响了纪检监察部门实际职能的发挥,监督管理工作无法细化和深化,从而直接影响了施工企业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创新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在思想观念上进行创新
工作的执行力度主要的取决于思想的认识,然而创新理念也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创新的基础。国有企业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在面对当前形式的变化之时,必须要思想统一、敢于创新和思想认识的提高,从而就对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首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对于坚持实施求的思量路线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主动的解脱那些想法不在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适合,并利用开发,全面辩证的观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工作的有效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其次,通过服务大局得以保障发展。然而每一项工作和每一项措施都会对改革创新和企业反腐败现象有利,进而也能其保证可持续发展。再次,纪检干部要严格执法,加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纪检监察干部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采取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纪律要求,来担负起党和企业赋予的监督执纪问责重任,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高效性。
(二)在融合方式上进行创新
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的工作方法创新必须以提高效能,服务生产经营为中心,要主动深入施工现场第一线、深入经营活动,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作用。要大胆实践创新,促使纪检监察工作从侧重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注重从行业源头治理和预防腐败,加大打击力度;促使纪检监察工作从廉政监督为主向廉政监督与效能监察及企业管理相结合转变,推行工程项目价值创造与党风廉政建设双责任制,建设高效、廉洁、平安工程,全面提高纪检监察的工作水平。
(三)在工作机制上进行创新
首先,要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的方针,从而对工作的力度要在源头上加大治理,更要从体制、机制和流程上,从权力、金钱,人员和物资等方面,通过进行改革从而找到相对应措施的根本原因,继续深化源头防治腐败工作。还要抓住选人用人、决策用权、资金支付等重要的部门、关键的人才和重要的环节,要不断的建立和完善体制,注重实施。其次,要充分发挥纪委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组织协调作用,在深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的协调机制和工作程序的建立和研究上,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预防腐败。第三,要建立纪检监察工作的整体运行机制,建立组织,形成上下协调、左右协调、内外协调的工作机制。而在工作中,还需要把握好现在和未来、并突出重点及进行全面推进,典型的栽培与面上推广的关系,使纪检监察工作能够进行科学安排、规范管理以及高效运行。
(四)在教育内容上进行创新
加强教育是新形势下预防和控制腐败的重要基础。使得施工企业的流动性大、施工现场的环境艰苦和的施工项目的分散,并在客观上对于管理、宣传和教育的难度增大了。纪检监察教育的工作必须与企业施工管理以及生产经营相结合,并且还开展了与项目管理、生产经营相适应的教育活动,最终使教育工作能够真正的深入人心。
(五)在监督管理上进行创新
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施工企业点多、面广、人散,管理难度大,在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抛弃旧有的管控方式和思维模式,增强网络信息化的运用,将施工单位的各项管理推向网络,实现管理标准化、信息化,让每一项管理流程都能做到管理留痕,最终实现权力运行阳光透明,保证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公平、公正、透明。
结语
总之,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国有施工企业纪检检查工作也存在着许多的新问题,这不仅是机会也还是挑战,值得受到高度重视。通过建立完善的纪检监察工作体制和相应的制度,就能使纪检监察充分的发挥其作用,从而使国有施工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欢礼.新形势下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分析[J].企业文化旬刊,2015(1).
[2]马前刚,邱波.新形势下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J].企业导报,2010(10):35-36.
[3]刘强.新形势下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分析[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2):00275-00275.
论文作者:储德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施工企业论文; 纪检监察论文; 纪检监察工作论文; 工作论文; 部门论文; 企业论文; 内部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