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戏剧史的几点思考_戏剧论文

关于中国戏剧史的几点思考_戏剧论文

《中国剧场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剧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549(2002)02-0092-05

人类各种文明都有特定的载体,同时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剧场作为戏剧的载体,既是 戏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艺术的一部分。它负载着戏剧的艺术形态、观演关 系,乃至人文精神。

戏剧,英语称Theatre,源于希腊文Theasthai,即动词“看”。Theatre包含戏剧、演 剧场所、剧院、剧团、观众、剧本、戏剧效果、戏剧性等多种含义,甚至还可以指讲堂 、实验室、电影院之类。或称Drama,则指某一出戏剧、剧本、戏剧事件、戏剧场面、 戏剧性等。在中国,Drama指话剧。因此,Theatre的词义内涵比Drama大得多,几乎包 容整个戏剧范畴。在西方,称Theatre的戏剧史包括场上演出,称Drama的戏剧史则侧重 于剧本文学。

对剧场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古来强调“文以载道”,文学为大道,技艺 为小道。对戏剧的重视在“文”不在“技”、在“文”不在“艺”。这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有关戏剧的研究多集中于剧本文学,旁涉与戏剧相关的对话、修辞、美文和诗词 曲赋,中外皆然。例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中国自《诗经》以来的乐论、曲 律等等。

将戏剧的研究从案头文本拓展到演员的场上表演,中国始于17世纪,以清代初年李渔( 1610—1689)的《闲情偶寄》(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为标志。西方则以文艺复兴以 后德国莱辛(1729—1781)的《汉堡剧评》为标志。

19世纪欧洲,社会化的平民戏剧昌盛,出现了与古典主义相对抗的浪漫主义戏剧和现 实主义戏剧两大流派。理论家们开始对戏剧本质进行研讨,一方面在内容上强调社会人 文价值的“性格展示”、“意志冲突”、“命运激变”,另一方面强调观众的作用。例 如法国戏剧理论家萨赛在1876年指出:“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认为戏剧的本质在于 通过一系列与观众约定俗成的“假定性”,使之获得“真实的幻觉”,以达到审美的目 的。

戏剧从文学层面拓展到演员、观众、舞台、剧场的全方位研究始于19世纪、20世纪之 交。其时,欧洲剧场的舞台结构、布景、灯光照明等设备大为流行,专业化分工愈加细 密,“综合戏剧”的观念风靡一时。理论界以戏剧为本体,相应地出现了非现实主义和 反文学化的倾向,并逐渐形成“戏剧学”学科。

据载,最早阐述“戏剧学”概念的是德国学者普罗尔斯(Robert Proelless)《关于戏 剧学的问答》(1899)一文。随即,赫尔曼(Max Hermann)发表以文献学方法研究戏剧史 的《剧场艺术论》(1902),指导刊行戏剧史研究丛书40卷,从而奠定了戏剧学研究的理 论基础。在他的著作中,毫不含糊地把舞台艺术从戏剧文学中独立出来。几乎同时,另 一位学者廷格(Hugo Dinger)发表《作为科学的戏剧学》(1904),从美学的角度论述戏 剧学体系,主张把戏剧与文学截然区别,看成是有独立观念的规范学科。20世纪上半叶 ,在有关戏剧本体的讨论中,有学者认为:演出是戏剧的前提,剧本只是戏剧艺术的一 个要素,其作用犹如音乐中的乐谱。戏剧的本质是剧作者、演员、观众“三位一体”的 表演艺术。更有学者运用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的方法,将戏剧作 为文化现象加以研究。代表性著作如海格曼(Carl Hegemenn)的《舞台导演论》(1916) 、《近代舞台艺术》(1921),巴布(JuliusRab)的《舞台评论》(1908)、《戏剧社会学 》(1931)等。与此同时,欧美大学纷纷开设戏剧课程,设置戏剧系或表演艺术系,建立 演剧创作室。如:美国自1903年起开设戏剧课程,1940年戏剧教育已为大多数大学所接 受,60年代全美约有1500所大学开设戏剧课程。[1]

19世纪以来,关于戏剧的要素,先后有二要素(演员、观众)、三要素(剧本、演员、观 众)、四要素(剧本、演员、观众、剧场)的说法——如日本戏剧家河志登志夫《戏剧概 论》(1978)就作“四要素”说。“剧场”作为要素的提出,显然与剧场技术的发展、以 及它在戏剧演出中越来越重要有关。

“戏剧不同于剧本文学”、“戏剧以演出为宗旨”、“戏剧是相对独立的艺术形态” ,这些观点当今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以至于1986年中文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戏剧文学”条作如下表述:

“戏剧文学一词含有一种矛盾:文学意味着写下来的东西,戏剧意味着演出的东西。 一出戏需要所有参与者——作者、演员、观众等接受舞台活动及其艺术常规,正如运动 员和观众要接受运动规则一样。”

这里明确包含有剧作者(剧本)、演员、观众、舞台(剧场)四个要素。文中所称“舞台 活动及其艺术常规”,就是苏俄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戏剧是舞台上“有规 则的自由行动”。

同一条目中还特别提到舞台设计对戏剧的影响:

“基本的剧场形式有三种:1.表演场设在观众座席中央的剧场;2.开放式剧场舞台, 大多数大的国家戏院均有,如中国、日本、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等;3.19世纪末的画框 式舞台。19世纪中叶,可以使剧场的灯光变暗时,舞台幻觉便完全产生,对戏剧也有影 响。”

舞台设计是在剧场形态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戏剧情境的需要,甚至可以改变剧场形 态。二战后,多元的西方戏剧除了传统的镜框式舞台以外,还出现了中心式舞台、伸出 式舞台、旋转式舞台、升降式舞台、环绕式舞台,同时带来了形形色色的传统剧场、露 天剧场、多功能剧场、移动剧场、组合式演艺中心等等。

于是,剧场学成为戏剧学的一个分支。剧场以及剧场中的舞台,是连接演员与观众的 媒介,是戏剧的载体。在历史存留的演剧场所的遗址和遗形物上,可以窥见作为人类文 化一部分的戏剧的变革发展轨迹,同时为当今戏剧及剧场建设带来启迪。

中国剧场史的第一部专著出现在1936年,即先父周贻白(1900—1977)撰写的《中国剧 场史》(商务印书馆)。在这本10万字左右的小册子里,他采用Theatre的概念,旁征博 引文献资料,以中国传统的剧场形态(剧场、舞台、上下场门、后台)为契机,同时阐述 了剧团的组织(剧团、脚色、装扮、砌末、音乐)和戏剧的出演(唱词、说白、表情、武 技、开场与散场)。先父是戏曲演员出身,20—40年代主要从事话剧和电影创作,对戏 剧的场上演出尤为重要。正是这种Theatre的观念,使他在日后的《中国戏剧史》(中华 书局,1953年)研究中强调:

“戏剧素有综合艺术之称。……往昔论剧者,审音斟律,辨章析句,所论几皆为曲而 非剧。实则曲为文体之一,因其应用于剧,乃名剧曲。……盖戏剧本为上演而设,非奏 之场上不为功,不比其他文体,仅供案头欣赏而已足。是则场上重于案头,不言而喻。 ”

实践往往超前于理论。其实,在20世纪初,上海、北京等大都市已有当时较为先进的 西式剧场的引进。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建成的上海“新舞台”,即参照欧洲、日本 剧场模式,平面为椭圆形;观众席三层,设包厢;镜框式舞台,台面上增设转台。民国 二年(1913)建成的北京“第一舞台”,座席亦为三层,有包厢,可容2000—3000名观众 ;舞台进深20余米,设转台。当时的“新式舞台”主要演出京剧,也不排斥其他戏剧形 式。随后,以机械、电光为依托的“五彩布景”、“机关布景”渐渐在剧院内兴起。

由于战争的原因,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新式戏院没有很快发展起来。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戏曲、话剧、歌舞、电影等观赏艺术的发展和普及没有停滞。 作为建筑艺术,剧场建设的技术含量增强,科学化的专业分工更加细密。剧场的设计和 建设业已纳入公共建筑设施,由建筑工程部门承担,文化部门则承担日常的经营管理。 现代化剧场和剧场艺术的发展体现着建设系统与文化系统的交融。

1960年12月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集体完成的《中国会堂剧场建筑》,是中国剧场史研 究的又一部力作。与此同时完成并印行的又有《2300座剧场设计总结》、《剧院建筑设 计手册(初稿)》、《剧院中的声学问题》等著作。这些著作通过文献查索、广泛调查、 实践纪录,系统、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剧场建筑发展的历史足迹。与此同时,舞台美术在 戏剧院校内形成专业,一系列带有创造性的、风格多样的舞台美术设计在话剧、歌剧、 舞剧、戏曲剧坛上诞生,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剧场和舞台观念。不过,囿于当时特定的 文化环境和学术环境,剧场史和剧场艺术的研究并没有深入展开。

80年代以来,社会政治经济和各个领域改革开放,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国际大趋势逐步 接轨。特别是90年代,文化旅游经济受到政府的鼓励重视,剧场和舞台的观赏艺术千姿 百态。具有先进声、光、电、机设施的现代化大剧场纷纷建立,包括大、中、小型电视 演播室和各种临时性演剧、演艺场所在内的“剧场”形态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

在戏剧史学术领域里,演剧场所成为重要的一环,再次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尤其随着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和《中国戏曲志》等项目的启动,数以千万计的传 统演剧场所在全国性调查中被记录下来,研究成果纷纷面世。这方面的专著有《宋金元 戏剧文物图论》(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1987)、《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廖 奔,1989)、《京都古戏楼》(周华斌,1993)、《北京老戏园子》(侯希三,1996)、《 中国戏台》(高琦华,1996)、《中国古代剧场史》(廖奔,1997)、《清代以来的北京剧 场》(李畅,1998)、《绍兴古戏台》(谢涌涛、高军,2000)等。相关的学术论文难以计 数。

在世界剧场史上,中国古典演剧场所源远流长,文物众多,形态丰富,遍布朝野,自 成系统。除了前戏剧时期原始状态和原生态的宗教性坛场、礼乐台、乐舞百戏场、游艺 棚之外,宋代的瓦舍勾栏是都市商业性剧场成熟的标志,后来演化为茶园、会馆、戏园 等公众演剧场所。乡村则遍布高台广场的神庙戏楼,又与民间节令习俗相联系,盛行临 时性的草台。土绅、商贾、乃至宫廷帝王贵族间,由宴乐习俗而通行堂会式的厅堂演剧 ,皇家园林和王府贵族的宅院里甚至专设豪华程度不等的戏楼。适应戏曲班社流动演出 的传统,所有这些演剧场所基本上都是一方空场、上下灵活。由此造就了戏曲时空的假 定性、动作的虚拟性、表演的技艺性、叙事的连贯性、造型的唯美、夸张、装饰以及诗 、歌、舞、白、唱、念、做、打等一系列独特的、自成体系的戏剧语言。数千年来,中 华大地上绵延不绝的演艺场所和演剧场所星罗棋布。植根于古老文明的中国戏曲是东方 戏剧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世界戏剧史和人类文化艺术史之瑰宝。

尽管有关中国剧场史的著作出了不少,但是研究方法多以文献文物为依据,限于“古 代”和“戏曲”的范畴,重在考述由宋代到清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对戏曲成熟以前的 “前戏剧”剧坛和20世纪以来因戏剧形态变化而带来的剧场变革关注不够。就“戏剧” 大范畴而言,未免有所局限。

上世纪30年代先父《中国剧场史》曾言:“中国的戏剧,无疑地源出歌舞。即以现在 的戏剧形式,也还未脱离歌舞的范围。然则在未有戏剧之前,歌舞演出的地方,便当是 戏剧演出的前身了。”那么演剧场所理当往前追溯,以明其渊源。又称:“上海正式剧 场之建筑(按,指清末的新式戏院),据今尚不满百年。最初‘以市屋平地为台’,想见 其草率,以后虽有戏馆之专门建造,但仍仿京式。今则参合欧、美剧场之建筑,电影场 与剧场已无明显的分别了。”显然已看到传统剧场受到的冲击和正在出现的变革。

1999年出版的李道增、付英杰著《西方戏剧·剧场史》也说:

“自从1899年制成了第一部故事片《智擒盗宝贼》以后,电影不再是歌舞杂耍表演的 附加节目了,它变成一种大众化娱乐形式在电影院内放映,并迅速扩展到欧美各大城市 。1912年《君欲何往》一片首次证明这种新的手段可表现华丽的大场面,这对舞台剧富 丽堂皇的演出是致命的一击。随后,大量的戏剧观众逐渐被夺走。……

“二战以后,电视的迅速发展对戏剧业更是雪上加霜。……(英国)到60年代末,95%的 居民家庭都已拥有电视机……。与此同时,戏剧的演出费用却猛涨,1944—1960年期间 ,美国的演出费用飞快地增长,票价也随之翻倍。百老汇剧场加快了战前已开始了的衰 退步伐,1949年—1950年达到最低点,只有59出新戏上演。英国1956年—1968年也有80 多家外省的剧院被迫关闭,其他许多剧院也只好搞多种经营,如放电影、开赌场和搞业 余演出。这样,观众每周到剧场看一次戏的习惯变成了在家看电视。”

于是,大量的传统“剧场”渐渐演化为多功能的影剧院和演艺场所,值得引起学者们 的关注。

鉴于此,笔者与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副馆长朱联群先生合作,遴选20世纪以来与剧场 史有关的代表性论文和论著片断,编为“中国剧场史论”。全书分为四编:总论;原始 祭坛与宗教坛场;古典舞台与传统剧场;近代戏园与现代剧场。与本书相关者,另有《 中国剧场史资料总目》和《中国剧场图史》。希望能对学术界的同仁们有所启示和帮助 。

2002-02-19

标签:;  ;  ;  ;  ;  ;  ;  

关于中国戏剧史的几点思考_戏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