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王小庆

江油市903医院儿科 四川 绵阳 621700

【摘要】目的:探究对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予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4年5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患儿84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接受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症状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症状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患有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予以护理干预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可广泛用于临床护理的过程中。

【关键词】护理干预;重症病毒性;脑炎;心肌炎

【中图分类号】R37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211-01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病毒浸入脑实质进而引发的颅内炎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障碍、发热、意识模糊以及关节障碍等[1-2]。该疾病发病急、多发病于婴幼儿群体,并且通常为重症病毒性脑炎[3]。本文通过对患有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予以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4年5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患儿84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儿为20例,女性患儿为22例,年龄在2.5岁到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1±0.4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儿为22例,女性患儿为20例,年龄在2.5岁到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0.3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且其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别,存在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具体详情见讨论。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的症状恢复情况。其中包括:意识障碍、昏迷时间、肢体障碍以及颅内神经系统障碍。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针对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则以( )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的症状恢复情况:实验组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症状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如表1所示。

3讨论

病毒性脑炎主要是由于病毒性所引起的中枢神经感染,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虫媒病毒以及常见性传染病毒所引起的[4]。病毒性脑炎疾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炎症状,病症严重可能直接导致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几率[5]。

护理干预主要是通过病情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从患儿的心理以及生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缓解患儿的不良心理情绪,有效加快患儿病症的恢复时间,具体包括:①基础护理。患儿在接受住院治疗前,医护人员需要与患儿家属耐心交流,并详细讲解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的治疗过程以及护理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促进患儿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过程,进一步加快患儿病症的恢复时间。②病情护理。患儿在接受住院治疗期间,需要卧床休息,使得患儿头部保持略微抬高的状态,医护人员需要帮助患儿勤翻身、勤清洁,避免患儿在静养期间出现压疮,密切观察患儿的各项身体体征,以及神经系统的变化情况,若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模糊、躁动不安或者是反复呕吐的现象,医护人员需要详细监测水肿以及颅内压情况;若出现血压升高、呼吸不规律或者是反应迟钝等现象,需要及时监测患儿是否出现脑疝情况,医护人员在密切观察患儿各项体征变化的同时,并详细记录下病情变化情况,若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③饮食护理。医护人员需要确保患儿每日营养的摄入量,严格规定患儿每日摄入清淡以及易于消化的半流食食物,患儿应该采取少量多餐的进食原则,利于减轻患儿胃胀的不良症状,避免出现呕吐,若患儿出现反复呕吐症状,医护人员应该适当给予静脉注射干预,平衡患儿体内的水电解质,防止患儿出现误吸和窒息的现象,必要时应该插入胃管,采用鼻饲营养液的方法。④用药护理。患儿每日定时进行鼻导管吸氧,若患儿在此期间出现情绪躁动时,需要适当给予患儿镇定药剂,若患儿出现心力衰竭,应该使用利尿剂进行干预治疗,患儿在接受静脉注射期间,应该严格控制静脉注射的速度,避免发生肺水肿。⑤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在患病期间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该积极与患儿进行沟通和交流,详细了解患儿的心理情况,鼓励患儿表达内心情绪的同时,缓解患儿内心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可以通过采取做游戏或者是讲故事的方式,舒缓患儿由于患病而导致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让患儿能够深刻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和爱护。

结语:

综上所述,对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予以护理干预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广泛用于临床护理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叶敬花,廖建湘,肖志田等.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临床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06):1284-1286.

[2]杨玲玉.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06):178-179.

[3]刘毅.对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1):72-73.

[4]金桂芝.小儿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损伤的心理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8):237-238.

[5]徐海英.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9):185-186.

论文作者:王小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9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王小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