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程林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程林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 441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有必要加强工程施工的有效管理。精细化管理相较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可以显著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因此发挥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对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当前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要点,希望为工程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近年来精细化施工活动不断推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要在施工各要素中推动精细化管理。考虑到各项管理指标和管理内容的差异,为了提高效率,就需要从综合化、系统化入手完善现有管理机制。同时,每名工作人员都需要明确个人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实现工程整体的精细化管理。

1在施工管理中推行精细化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精细化管理可以使施工计划得以优化。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项目负责人可以从更多细节入手,分析各项管理制度、流程和措施等是否科学、高效、可行。并且在实践中通过精细化管理能够及时发现细节问题,随时调整和改进管理制度、流程和措施,优化计划。

第二,精细化管理能够使工程的成本大大降低。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设备、物资、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会更清楚明了,可以极大程度地使资源的配置得以优化,从而规避浪费,降低建设成本和支出,显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三,能够使工程的质量得以明显提升。采用精细化的施工管理方式,可以使责任更加清楚明了,让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具有很强的激励和刺激作用。从而有效地避免管理失败,实现每个环节预期的管理目标,最终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材料设备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与施工所用的材料设备的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关联性。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应情况决定了工程整体的质量和完成效率。目前,许多工程项目在施工中都缺乏对工程材料进行程序规范的精细化管理,一些超额采购、错误采购甚至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工地现场,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障。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一系列机械设备的支持,若施工单位不重视设备的管理,可能造成设备的停车、维修甚至安全隐患,严重时会引发安全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阻碍工程的正常进度,直接影响施工的顺利完成。

2.2施工人员素质过低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仍旧是劳动力密集型模式,存在大量未经系统培训的农民工,他们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擅长体力劳动,能吃苦,不怕脏、不怕累,但他们无法胜任标准化、规范化建筑施工。他们缺乏质量控制意识,没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长,重复劳动任务重,不会新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误操作、低水平操作情况屡见不鲜。

2.3缺乏完善的建筑施工监督管理体系

建筑结构形式、材料、功能和规模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变化,因此施工单位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体系。现阶段,我国的建设任务不断增加,建设难度不断提高,对施工管理工作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精细化、现代化施工管理体系的支撑。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缺乏系统性的组织架构,无法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施工现场总平面的布置、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操作监管等各方面缺乏细致的管理流程和措施方法,导致管理粗糙,工作无法高效开展,施工现场混乱。

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应用策略

3.1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方式

精细化施工管理应结合建筑工程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实际要求。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应首先审核并确认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在材料管理的过程中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利用BIM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注意综合分析各种施工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提高管理的水平;在材料的储运管理中结合物资运筹理论、物联网技术及计算机集采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实施达到科学保管;科学的进行材料参数的分析,设定最佳仓储容量,降低材料存储成本;在材料的综合管理中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为前提进行管理。在质量、成本、进度、安全、合同及信息管理工作中,以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让企业做到24h有监控,避免意外的发生。在材料应用的阶段,组建完善的限额领料系统和自动监控系统,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施工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落实精细化风险管理模式是重点,进行多方案的比选、精准布控、实时监控是精细化管理的落脚点。

只有确保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才能实现各项工作的有机衔接,人员也才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在后续工作中质量也能更加稳定。以智能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来实现我们要对施工过程全方位、全过程的持续改进,从而深刻理解工作目标,把握好工作职责,及时纠偏。

3.2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

建筑工程的特点是系统性、复杂性和专业性。在精细化施工管理计划的编制中,首先是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好施工方案。技术管理人员要结合施工图纸的合理性,与设计师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以便解决或改善可能出现的细节问题。技术人员针对可能遇到的难题及质量控制的要点,还需要与各方共同协商,必要时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来解决相关的问题。而对于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如桩基、深基坑、高大模板、大体积混凝土、垂直运输、冬雨季施工等,还需要制定特殊的精细化施工方案。

3.3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加以重视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一方面要制订详实、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执法,除了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更要避免管理上的缺陷;还要加强对各施工环节的安全检查,做到日常巡检、周检、旬检与各种专项检查相结合;做好全体员工安全教育工作,做到日常培训与专项考核培训相结合。另一方面,为了完善和优化管理目标和责任,项目管理人员需要签署相关的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书。做到所有问题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定标准、定措施,并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确保每个工作流程都能符合计划要求。通过精细化管理,达到优良文明工地标准。

3.4精细化管理在施工验收环节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处于竣工阶段时,精细化管理应当注重以下几点:①各职能管理部门要对各方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物资材料、设备、构配件、机械、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等的物资使用情况,进行认真的对比核算,相互印证,最终统计出精确的施工成本;②严格按照规定完成竣工验收文件的收集与整理,结合BIM技术形成最终的符合实际运营维护状态的模型,交予主管单位和业主使用,以达到运维阶段的精准控制,精确管理;③管理人员要发现并总结精细化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形成精细化施工管理的程序文件和管理手册,为将来PDCA持续改进创造条件。

结语

总之,对建设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是确保施工质量、成本、进度、安全、合同及信息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施工管理的必然趋势,因此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和模型应用于施工管理是完全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程林.襄阳四中迁建项目BIM技术应用[N].湖北工建报.2018

[2]黄荣权.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福建建材,2019(01)

[3]程林,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的应用[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

论文作者:程林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  ;  ;  ;  ;  ;  ;  ;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程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