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_申淑文,, 谈金霞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_申淑文,, 谈金霞

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 申淑文 谈金霞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经验。结果:42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生命体征平稳,血糖稳定。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分秒必争的抢救,护士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师,积极配合医师抢救,加强心理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恐惧焦虑心理,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观察 护理

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体内的胰岛素严重缺乏,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以严重高糖、脱水、高酮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1],系内科常见急症之一。致使血中葡萄糖不能被组织利用,从而加速了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这样大量酮体便在体内产生,血酮升高,尿酮排除增多。若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血酮浓度持续升高,超过体内酸碱平衡调节能力,则血pH值下降,造成酮症酸中毒。故需严密观察病情及护理。

1临床观察1.1 一般资料 我科收治4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男25例,女17例,年龄28~75岁,平均51.5岁,其中1型糖尿病6例,2型糖尿病36例,病程2~22年,均符合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发病诱因:自行减量或中断胰岛素治疗24例,饮食不当10例,合并感染8例。实验室检查,尿糖++~++++,尿酮+~++++,血糖(20.6±6.8)mmol/L。

1临床观察

1.1注意观察神志、意识等神经功能:因酸中毒时脑缺氧以及失水,血液粘稠度增加,渗透性增高,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出现表情淡漠,意识迟钝,嗜睡以至昏迷。如出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则表现上肢或下肢两侧对称性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套和手套,伴麻木感、灼热、针刺感等。临床表现为逐渐出现疲乏软弱,极度口渴,厌食,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表现为心率加快、脉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等。

1.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体温升高,易并发各种急慢性感染,如疖、痈、肺结核、胆道感染等,并易引起败血症。如果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影响微循环功能可导致体温下降。脉搏细弱。呼吸加快加深,呈潮式呼吸,呼气时有酮味(烂苹果样气味)。由于酸中毒引起微循环功能失常,随着失水加重出现脱水,尿量减少,皮肤干燥无弹性,眼球下陷。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故应经常测量血压。

1.3观察血糖、血酮的变化:糖尿病酮症中毒患者初入院时,实验检查,血糖明显升高,血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降低,血酮增高,尿糖强阳性,尿酮阳性,血白细胞增高等。经过胰岛素治疗后,应随时抽血检查血糖或用血糖测定仪检测,以了解血糖情况,防止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发生。达到观察饮食及药物治疗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记录24小时出入量:记录每日进水量,饮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输液量,每日排出量,粪便量和尿量,呕吐物等,防止严重失水。

2护理

2.1.确诊酮症酸中毒后,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使体内消耗能量达最低水平,以减少脂肪、蛋白质分解。应立即配合抢救治疗。做好基础护理:准确记录出入量,根据病情、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仔细观察患者神志变化,并及时抽血送检血糖、酮体、电解质及二氧化碳结合力等。

2.2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纠正酮症症状。遵医嘱运用正规胰岛素。小剂量胰岛素应用时抽吸剂量要正确,以减少低血糖、低血钾、脑水肿的发生。注射胰岛素时要严格无菌操作,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因为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目的是防止皮下组织萎缩及增厚而导致胰岛素吸收不良。每次抽吸胰岛素剂量要准确。饮食较差、血糖又高的情况下,最好用5%的葡萄糖250-500ml加胰岛素静脉点滴,输液速度要合适,以保持24小时液体入量。

2.2预防感染必须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每日用中性香皂和温水洗澡,避免皮肤抓伤、刺激、弧形剪指、趾甲,不要将指、趾甲剪得很深,穿合脚舒适的鞋子。糖尿病患者易生疖痈,女性患者应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勤换内衣裤,勤洗澡,如发生疖痈应及时处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如皮肤受伤后,处理方法: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干燥消毒的油纱布包扎伤口,注意不要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皮肤瘙痒可给予局部用药。.血管病变的护理滁按糖尿病一般护理外,根据不同部位或器官的血管病变进行护理。

2.3肌肉运动可以促进葡萄糖利用,除有严重并发症者外,每日活动锻炼非常重要,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可以降低胰岛素分泌,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降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同时运动可以减轻体重或保持体重,但运动量也应相对稳定,以便使入量及消耗能量平衡。一般由热身运动逐渐开始,运动后休息5-10分钟为宜。若运动量增加,可适当增加饮食量。

2.4饮食:饮食护理禁食,待昏迷缓解后改糖尿病半流质或糖尿病饮食。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饮食控制是一项基础治疗。根据治疗需要定时定量进餐,进餐时间与胰岛注射时间要配合,否则进餐提前或推后,可引起低血糖或高血糖反应。若出现发抖、眩晕、虚弱、盗汗、饥饿等低血糖反应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喝糖水或吃糖果、点心等,同时调整每日胰岛素用量,若病人感到无饱足感,可食用低糖高纤维蔬菜,蔬菜最好反复煮过2-3次,可降低糖量。生吃瓜果类一般含糖量均高,要控制食用量。市面上专为糖尿病人出售的不含糖饮料,可以多饮,因为水可以降低高渗状态。

2.6心理护理:俗话说“百病好医,心病难医”。由于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许多患者难以坚持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导致反复住院治疗,心理负担很重。有些表现出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谈。因此,护士必须经常深入病房与患者沟通,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用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赢得病人的信任。在行健康宣教时尽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用简单易懂通俗的语言,使病人尽可能多的掌握疾病知识,让患者知道通过注意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和锻炼身体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做好保健指导,使患者或家属掌握有关糖尿病治疗的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结果42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生命体征平稳,血糖稳定。

4 小结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分秒必争的抢救,护士必须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的血钾变化,积极消除诱因,迅速纠正酮症及酮症酸中毒外,还应及时监测血糖、尿糖、血酮体、尿酮体等,定期复查电解质,随时了解和掌握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师,积极配合医师抢救,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可以预防的并发症[3],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恐惧焦虑心理,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7.

2付晓英,张菱,付杰英,等主编.糖尿病综合管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78.

论文作者:申淑文,, 谈金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  ;  ;  ;  ;  ;  ;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_申淑文,, 谈金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