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论文_孙海漪,周红宇,张金慧

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论文_孙海漪,周红宇,张金慧

孙海漪 周红宇 张金慧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负性心理主要表现有焦虑、急躁、恐惧、忧虑、丧失信心、愤怒、期望过高等,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的情绪处于良好的状态,纠正不良情绪,改变不良行为,促进患者病情康复产,以轻松的心情出院。结论:各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已广泛运用于心理护理中,护士可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适宜的方法。其中支持疗法最为常角。其次,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护士也经常参与实施。

【关键词】住院患者;心理特点;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152-02

病人一旦住院,原有的生活规律常被打乱。生活节律的破坏往往成为一种极为强烈的信号,冲击着病人的内心世界。住院病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而多变的,但是从临床上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来看,病人的心理过程有其共同的规律性。因此,心理护理方法的实施,要遵循其普遍原则。护理程序的安排,方法的选择都要符合病人心理的动态变化和规律性的要求。

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住院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23~82岁,平均年龄46岁;文化水平:大专以上20例,高中学历60例,初中以及以下40例。心理表现:其中焦虑70例,急躁61例,恐惧72例,忧虑56例,丧失信心3例,愤怒2例。

2.心理特点

病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产生,既受客观事物即疾病性质、机体状态的影响,又与病人对疾病的主观认识和态度有关。人对疾病的体验是一种自我体验。这种体验的强烈程度取决于病人的认知能力和个性特征等。

一般来说,对疾病和手术有较正确的认识、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或者术前痛苦较大并有接受手术愿望者,病后或术后的心理反应较轻。尤其是长期被病痛纠缠折磨,多种非手术治疗无效,又担心继续拖延可能使病情恶化时,术后会觉得“放下了包袱,轻松了许多”。而那些病程短,自觉症状轻微或影响外貌的手术,常会引起明显的心理变化,有的病人由于对身体感觉缺乏正确的认识,常做出错误的解释[1]。此时,护士通过交谈来提高病人的认知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性格特征对病人的心理反应也有很大的影响。性格开朗、坚强者,对疾病所致痛苦的耐受性较强,对医院生活的适应较快,遵医行为较好;性格懦弱者则易出现情绪消沉、抑郁,对病痛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较差,而依赖性却较强。所以,护士掌握病人的个性特征是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心理护理

3.1 支持性心理护理

支持性心理护理是护士运用语言这个工具,通过护患沟通来消除病人的心理紊乱,提高病人对精神刺激的防御能力,重建心理平衡的一种护理方法。心理支持的许多具体方法和措施是相互关联的,而且相互之间没有固定的顺序,其中任何一种方法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应用。

3.1.1保证:具有心理问题的病人常将其心理活动隐匿起来,在自我评价时,只见失败和不幸,忽略了个人的价值和能力,由此导致焦虑和痛苦。护士可反复向病人保证,他的问题并非如他想象那么不可救药,一些疑虑是一种正常情绪的激化,完全可以理解。反复保证,病人的紧张情绪就会缓解[2]。但是,这些保证须切合实际,如果是一些缺乏根据的话语,常使病人失去信赖感而使保证无效。保证的目的是为病人创造一种希望和积极期待的气氛,切忌任何方式的欺骗和愚弄。

3.1.2解释:解释的重点放在病人必须与之抗争的日常的实际问题上。解释的目的不在于加深病人的自我理解,而在于让病人弄清楚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的性质及怎样努力去解决,以此来提高病人应付生活的能力。对慢性病人必须让他们了解自己目前处境的性质,以及头脑中滋生着的那些不现实的幻想的性质,并让他们认清医疗及技术对疾病治疗的局限性。护士要向病人阐明其病症的特点,服药的理由,旧病复发的原因,尤其让病人认识到情绪波动与疾病的密切关系。经过适当的解释之后,使病人以更好的心理状态去接受事实,即使有长期缺陷,也要尽可能以最佳生活方式生活下去。护士解释时所用语言要通俗易懂,使病人易于接受。

3.1.3指导:指导是直接劝导。一些心理紊乱的病人无力应付应激事件,只会用躯体症状来表达情绪上和社交中的困难,易于产生自毁冲动,故指导的目的是提高病人应付应激事件的能力。这不仅仅是帮助病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重要的是教给病人知道如何认识和判断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并知道如何找出解决这些难题的方法以及如何在必要时寻求帮助。指导的重点应该放在具体生活问题上。对于劝导无效的病人,则需要用说服的方法。护士的态度必须由劝导方式转变为坚决的方式,如责成病人做出一项明确的决定等。

3.1.4鼓励:鼓励是一种常识性手段,只有当护士明确其鼓励目的时,才能有效的使用它。大多数慢性病人需要定期给予鼓励。当鼓励与病人治疗的阶段相联系时其效果会更佳。所以护士要在适当的时候选用,而不是泛泛使用。通过鼓励可以抵制病人的自卑情绪,增强自尊,促使病人勇敢地采取他曾犹豫不决或惧怕的某些措施。护士可以根据需要和环境以多种形式对病人进行鼓励,如通过护士的医学知识充分发挥评论的威力;通过热情和乐观来表达其自信心[3];利用病人的任何进步来进行正强化等。护士在鼓励病人时,方法要适当,不现实的鼓励,或让病人去追求他不可能达到的目标,结果会适得其反。一般鼓励病人迈出一小步,循序渐进,成功的几率就会增加,每一次成功的经验都会增强自信心并成为不断进步的动力。

3.1.5疏泄:疏泄法是护士创造条件,诱导或启发病人将内心的被抑制的感受发泄出来,从而获得一种轻松感。诱导病人疏泄时要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对病人表示同情,获取病人的信赖感,能容纳病人的情绪发泄,为病人的隐私保密,设身处地地为病人排忧解难。

3.2 放松训练在心理护理中的运用

放松训练是通过主观想象和客观措施,使人达到宁静和肌肉松弛的一种方法。现代松弛训练主要作为一种减轻焦虑的行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广泛用于心理训练中。护士可常用以下3种方法。

3.2.1呼吸松弛训练 采用稳定的、缓慢的深呼吸的方法,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病人恐惧或减轻焦虑反应。

3.2.2想象松弛疗法 当病人产生恐惧心理时,可以诱导病人想象自己将要得到最美好的生活体验和进入最愉快的情境,如想象躺在阳光和煦的大海边聆听海涛声。对一些神经类型较强,外向性格的病人也可以在有护士守候在身旁时,由他想象自己将要遭受最危险或最恐怖的险境(昏倒、遭受生命威胁等),体验这些险境,并自觉忍受,保持心理平衡和坚持1~2h,一直到恐怖焦虑情绪减轻或消失。

3.2.3肌肉松弛训练 是最常用的方法。护士首先要求病人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并维持一段时间(5~10s)直至感到肌肉出现轻微不适为止,然后放松紧张的肌肉,让病人体验肌肉紧张和松弛的不同自我感受[4]。目前广泛采用“放松指令”的录音,一般由病人自我训练。每次训练20~30min,每日1~2次,15~20次为一疗程,以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弛状态为合格。

4.讨论

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是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交谈指导病人适应环境变化和疾病带来的压力,提高病人的应对能力和认知水平,促进病人与亲友之间的沟通,帮助病人争取社会支持,以稳定的心理状态接受诊治,以积极的心境促进康复。目前,各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已广泛运用于心理护理中,护士可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适宜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焦晖.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J].现代护理,2008(23):119.

[2]陈凤春,等.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J].临床护理,2008,8,5(8):1030-1031.

[3]杜娟.住院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01):72-73.

[4]底翠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8, 3(27):171-172

论文作者:孙海漪,周红宇,张金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论文_孙海漪,周红宇,张金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