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奠基价值观教育三大仪式陪伴红领巾成长论文

传统文化奠基价值观教育 三大仪式陪伴红领巾成长

安徽省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 张 红 邓 帆 王玲玲

摘 要: 少先队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聚焦少先队工作的主责主业,以全员参与为理念,实践探索出一条以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入学礼、十岁礼、毕业礼三大仪式及其前移后续工作所进行的价值观教育之路,担负起培养堪当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职责和使命。

关键词: 少先队;典礼仪式;传统文化

合肥师范附属小学始建于1937年,目前有105个中队,在校队员4937人。在“启迪心灵 明亮人生”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以“放出光芒,把希望点亮”为校训,学校少先大队曾三次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誉称号,是安徽省首批拥有全国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的学校,在合肥市首家正式挂牌成立校级少工委。2018年,全国少工委会议及工作要点指出,要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少先队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中的独特作用。我校少先队积极行动,以传统文化奠基价值观教育,以仪式陪伴引导少先队成长,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励志、从小学习创造,努力培养堪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何让五千名队员全员参与入学礼知晓“温良恭俭让”,十岁礼感悟“仁义礼智信”,毕业礼明“天地君亲师”?如何让仪式文化贯穿附小学子六年成长?请大家一起走进在星星火炬下绽放的附小!

一、入学礼晓“温良恭俭让”——传统文化学做人,红色基因永传承

合肥师范附小希望培养的不仅仅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更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传承人。在新生刚刚进入校园时,大队部就牢牢抓住队前教育的契机,为预备队员策划了一场以“温良恭俭让”为主题的入学仪式,以中华传统美德引导预备队员向上向善。

“温良恭俭让”五字环节,层层推进:“温”倡导预备队员们从入校开始就待人温和,彬彬有礼;“良”倡导队员们心有榜样,向雷锋叔叔学习,日行一善,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恭”要求家长提炼家风家训,认真解读,并承诺以身作则;“俭”倡导队员勤俭节约,从午餐入手,开展“餐饮文明3+3活动”;“让”引导预备队员课间游戏、午间影院等场合要礼貌谦让。

震撼心灵的隆重仪式背后是细化的“前移后续”。例如:“温良恭俭让”里的“俭”字怎样让预备队员入脑入心?大队部先从高年级中队入手,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三节三爱"的号召,继承先辈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接着队员们集思益广,制定了“餐饮文明3+3养成教育”方案,包括校园和家庭餐饮礼仪两块,分别由讲究卫生、节俭文明和食相文雅三方面组成。在名辅导员工作室统一培训餐桌礼仪方法后,大队部利用网络建立家校餐饮文明教育联盟,健全评价机制,辅导员、家长志愿者携手进行持续30天朋友圈打卡宣传,自我督促。最后大队部慎重把关,从落实到位的集体中选出少先队小讲师,在典礼上向预备队员宣讲革命先辈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故事,给他们讲附小“午餐光盘”的要求,讲发生在身边的勤俭节约小楷模。典礼之后组成小队深入一年级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示范、评比、颁章……将“勤俭”行规好习惯,作为预备队员光荣加入少先队前被考察的重要部分。

聚焦主责主业,传承红色基因,入学礼引导预备队员从传承中懂得做人道理,践行习爷爷“从小学习做人”的教导。

红领巾小社团的队员们也有着不同的方式迎接毕业。戏曲社团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黄梅调;陶艺社团奔赴景德镇,传承中华传统工艺;皖疆手拉手,谱一曲民族团结之歌;足球社团活力绽放,红领巾小健将名不虚传;剪纸社团妙手生花,剪个队徽送给队组织……

二、十岁礼悟“仁义礼智信”——党团队紧衔接,立志奉献担责任

在社团、中队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毕业的同时,队员们创造性地策划“天地君亲师”主题毕业典礼。

1.奏响序曲——职业体验,红领巾畅想未来

根据队员们的诉求,他们自主策划职业体验活动,体验电商运营、播报员、引导员等近百个工作岗位。职业体验活动在帮助队员们培养职业理想,体会公民责任担当的同时,通过党员团员示范岗,使队员们感受优秀共青团员、共产党员身上绽放的光彩,并立志向他们学习,做社会主义接班人。我校少先队广泛争取社会各界来关心少先队员的成长,成立学校少工委。体验的岗位,多数是由我校的少工委委员们提供,他们积极搭建平台,为队员提供了绝佳的职业体验机会。

2.拉开帷幕——十岁典礼,集体温暖心向党

队员们的责任意识在此过程中显著增强,意识到自己就是国家的公民,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为学校为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于是,队员们在辅导员老师的协助下,撰写红领巾小提案,例如:多关心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希望在小学阶段开展军营体验活动,建议建设综合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心,用科技力量建筑“合肥梦”,进而实现中国梦……校少工委每年也会在少代会上对提案进行答复,重视队员们的心声,增强队员们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

3.后续活动——提案发布,争做民主小当家

职业体验归来,队员们准备了一场以“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十岁小成人礼,有体验、有实践,队员们有感而发,围绕“仁义礼智信”五大主题话收获。更坚定自己要成为一名优秀少先队员,将来努力成为一名共青团员、共产党员,服务人民,做出贡献的志向。

三、毕业礼明“天地君亲师”——好队员在行动,共同拥抱新时代

队员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来迎接毕业季。有的以中队为单位,开展中队特色活动,如快乐的小种子中队开展“红领巾小创客”活动,巧手DIY制作各种手工制品。小脚印中队、青竹中队开展“红领巾小健将”活动,举办足球联赛增强友谊。绿叶中队、丑小鸭中队开展“红领巾小主人”活动,鼓励队员做社区小帮客,微行践大爱。绿叶中队、奋进中队等开展“红领巾小书虫”活动,传播红色经典,书香浸润心田。小帆船中队开展“红领巾小百灵”……在中队集体中已经生活学习了六年的队员们,集思广益,让特色活动为毕业季添彩,让青春之美在新时代光辉下绽放。

“亲”:亲情似海,含辛茹苦,附小学队不忘孝敬双亲父母。队员与父母深情相拥,为父母子女的缘分表示珍惜。

1.动感中队,毕业季“红”起来

临近毕业,附小队员经过六年启蒙教育的熏陶,自信从容中透露出对母校的眷恋,对少先队组织的热爱,队员们积极行动,拥抱新时代。

2.红领巾小社团,获得感“秀”出来

虽然现阶段我国面对老年化和无障碍建筑设施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出台了相关的养老设施标准和养老规范,但是个别条文不适用于全部的养老机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养老机构的管理运营也不完善,尤其针对老年人的软性需求无法满足,因此老年人在使用建筑设施过程中无法理解设计人员的目的。

3.毕业典礼,先锋旗帜“飘”起来

十岁,正是队员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我校少先队通过一场十岁小成人礼仪式,加强队员对共青团、共产党的向往,感受作为公民的一份责任和义务,从小立志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天”:天之高远,任凭展翅,附小学子当有鸿鹄之志。典礼开始向队员们介绍一批批从附小走出去的杰出校友正不断挑起重任,成为国家栋梁,时刻提醒附小队员要富有责任。

“地”:地之厚德,存乎大义,附小队员感念党之恩情。少先队员们满怀感激之情,向出席活动的各级领导以及交警、建设工人、学校的保安保洁、餐厅工作人员敬献鲜花和感恩卡。

“君”:君之忠诚,忧国忧民,附小队员不忘崛起中华之使命。队员们回忆自己附小的幸福瞬间,增强“把离别放一边,把责任扛在双肩”的时代责任感。

2018年6月23 日上午开幕式,开幕式由呼伦贝尔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田振江教授主持。呼伦贝尔学院外国语学院书记金鑫鑫教授和内蒙古大研会会长马占祥教授致欢迎词,各省大研会会长周玉忠教授,董广才教授,李正栓教授,李力教授代表致词,呼伦贝尔学院校方代表陈绍英主任致贺词,论坛常务理事王玫教授提请大家审议通过了2018 NALLTS组委会和学术委员会名单,共有19位专家学者分别担任论坛名誉主席、主席、副主席和执行副主席,有25位各高校外语学院领导成员当选为论坛组委会常务理事。

立体几何中的识图、画图等基本技能在有关工业生产、工程制图、建筑施工、机械制造等工作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识图、画图是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的核心知识与重要技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高度重视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重视审题与解题后的总结、反思,形成良好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思维水平,提升数学素养.

摘 要:新工科建设对工程人才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以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势必面临革新。针对现有课程体系存在课程少、没有体现专业需求等问题,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重构分专业、分层次的课程新体系,为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服务。

“师”:师恩难忘,春风化雨,附小队员誓让母校以己为傲。党员教师鼓励队员再接再厉,早日加入共青团,让“先锋”成为一种习惯。

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投入一定资金支持,帮助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和文化交流项目,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引导村民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特别是对传统节庆日的保护,如傩舞、寺庙灯会、龙舟竞渡、轻乐吹奏等,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营造节庆日文化氛围,维护流坑村传统文化环境。

除了三大成长仪式,升旗仪式、颁章仪式、开学典礼、节日盛典……合肥师范附小少先队以仪式文化为载体,串连起六年少先队组织里的成长历程。合师附小少先队代代相传,多年坚守,依然让少先队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的作用成为可能。培养了一批批“明理会创造,大气有担当”的优秀队员,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叶舒文,这位抗争病魔的小斗士,传递爱心小天使在病愈后重返附小,成为葫芦丝演奏家,带领大家在社区赈灾义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苏雨晨,多次为新疆队员当徽文化导游,为皮山地震组织义捐,鼓励只有小学文化的妈妈一起做志愿者,成长为全国美德少年,2015年全国少代会上受到习爷爷的亲切接见。张欣冉将所获得的一万元奖学金捐给母校,成立了启明星基金会,奖励给那些有担当,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队员……附小队员正以自己的行动反哺母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已落地生根,开出绚丽的希望之花。这种文化坚守,也让附小少先队的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在实践活动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

合肥师范附小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合师附小的少先队活动,也不是少数人的活动。五千名队员,家庭层次、个体差异无论多么不同,在整个少先队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都以全员参与为理念,让每个队员同在星星火炬下绽放光芒,合肥师范附小少先队,也将继续培养更多堪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学设计一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把握文章表现人物的艺术手法和品味文章形象、生动、酣畅淋漓的语言,这是将《贝多芬百年祭》视为“例文”,强调文本学习是对一个个词句以及整篇文字所体现的词法、句法、章法等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的学习。

标签:;  ;  ;  ;  

传统文化奠基价值观教育三大仪式陪伴红领巾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