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网自动化是对配电网上的所有设备进行实时远方监控以及协调的集成系统。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是指多种现代高科技在配电网自动化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等。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在多个方面都有迅速的发展,比如高压网路、发电厂等等。然而在配电网上是相当落后的。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配电网供电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想要提高配电网供电质量,必须要进一步推进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建设。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在电力公司生产运行过程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主要由变电站、发电厂、配电网和电力用户4个方面组成。其中,变电站主要是通过变电系统来控制电压,进而使电压促进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发电厂主要作用是将自然界中的风力、煤炭、水等能源转化为电能。配电网主要负责电能的运输,通过配电系统将电能输送到电力用户中,保障电力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电能输送的安全性和持续性。电力用户则是电能的使用者和消费者。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系统逐渐趋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主要是指将计算机系统安装在电力系统核心位置,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监督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从而达到电力系统管理自动化的目的。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于变电站、发电厂和配电网3个方面。其中,电力系统将其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变电站二次设备的重组和优化方面;在发电厂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运行单元、以太网和控制单元;在配电网中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运行过程中对参数的检测和采集上。目前,对着电力系统中数据的增加,其操作程序也逐渐复杂化,使得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难以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整合,大大降低了电能资源的利用率,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电力公司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为了满足电力用户各方面的需求,对电力系用及其自动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和调整,能够有效提高电力公司的工作效率,从而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配电自动化在配电应用中的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则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处于瘫痪的状态,无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要极为注重配电自动化的安全性原则,不但要对用用电用户负责,而且要对整个社会负责。
2.2与时俱进原则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配电自动化管理方面也需要跟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创新自动化管理的步伐中,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电力能源需求,因为配电自动化技术对自身的自动化技术要求偏高,所以在配电自动化管理的原则中需要遵守“与时俱进原则”,这样可以保证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同时也可以保证提供给用户更好的供电服务。
2.3可靠性原则
在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很有必要保证整个系统运行起来的“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用户用电的可靠性。选择保质保量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服务,才能对整个配电网的管理部分进行合理分配,为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添加一份保障。
2.4实事求是原则
在配电自动化设备的选取上,需要考虑到我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现状,进行自动化设备的选取。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严谨盲目地对国外技术、设备照搬照抄,追求稳步发展,充分发挥出自动化设备在配电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的运用
3.1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自动化反馈技术
变电站站点经过利用自动化反馈技术就会在整体上增强联系,而且因为在系统中经常会出现故障,对此就可以利用电力信息采集的方式进行避免,而且实现了反馈的目的,就会降低影响自动化技术使用的效果。而且在结合硬件的设施的过程中,实现软件的使用,就会在收集得到的数据过程中更加准确以及得到优化。当对故障位置进行检查时,结合停电检修中通过不同的检修方式,可以对用户实现电网故障检修效率的提升,而且最终实现提高电网质量的目的。
3.2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自动化调度技术
根据整体性地分析整体分布之后,在自动化调度中,就应该全面性地分析电源负载,结合自动化调度可以在配置的过程中实现电力的均匀分配,而且可以准确地分析电网的负载,对此就会提升调度运行效果,应该注意的事项还包括,当设计整体程序时,为了更加优化电网调度,需要对时钟硬件自动化体系进行重视。
3.3实现馈线自动化
配电网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对此就要将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在运行配电网中,主要进行的自动化就是指在线路的使用中可以自主实现自主化,对此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对其进行检测,而且出现问题的地方也可以及时地维修,通过隔离的方式,以免故障电路出现混乱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出现大面积停电,当进行检测时,就需要全面地对数据进行检测,可以实现用户的便捷使用,对此平台也会得到优化,使用的过程中更加方便。
4配电网自动化的具体实施方案
4.1自动重合分段器方案
这种方案的特征是当事故发生的时候,自动重合器会按照故障出现的时间进行判断。因此,设置时间时,需要确保变电站内部的断路器要全部断开,并且由线路断路器延长时间进行断开。当线路断路器和变电站内都断开后,应该重新合上变电站内的断路器,进而确保电源侧向负荷侧送电稳定。此外,当故障点上的开关再次合上的时候,站内的断路器会又一次断开,以便于保证第二次送电成功。
4.2馈线自动化方案
这种方案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计算机集中监控模式与远方监控混合模式。前者,这种模式有单独的控制中心,运作模式是馈线把从终端收集到的信息传递给主站,这样只要配电网线路发生故障的时候,主站就会结合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判断,从而排除故障而使供电功能得到恢复。后者,这种模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自动化开关、断路器以及智能型负荷开关。不仅具有准确排除故障的功能,而且可以接收远方监控的信息,进而主动参与到网络优化调整中。
4.3自动重合器方案
这种方案是由两个电源连接的环网划分成有限段数,每段线路由相邻的两端重合器对其做出保护。只要配电网故障出现时,就会及时由上一级的重合器先将故障断开,尽量防止因变电站断开而导致的分合。并且当配电网的任何一段发生故障时,故障段两端的重合器就会同时断开,进而起到隔离故障的作用。这样在出现故障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及时排除故障,提升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总之,电力企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市场中不可缺少的支柱产业,对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具有直接性的影响作用。近年来,虽然电力企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但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量越来越大,电力系统接收和处理的信息数据也越来越多,因此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通过提高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明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并通过一系列的发展措施,满足电力用户对供电的需求,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持续性,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樊炜.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19):149.
[2]张春艳.关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220.
论文作者:杨杰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故障论文; 技术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用户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