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管理的几个主要趋势_学校管理论文

未来学校管理的几个主要趋势_学校管理论文

学校管理未来发展若干主要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来发展论文,学校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管理问题作为影响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的重要因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未来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文化进一步碰撞和融合,将极大地改变人类自身及其周围的一切。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管理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本文就该问题作一些较为宏观的思考。

一、管理模式——个性化

个性化是未来学校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向之一。“个性”是指事物的特征,即一种事物区别于另一种事物的最集中的反映。学校管理模式个性化的含义是一所学校有别于其它学校管理模式的特色。具体内容包括:办学目标、办学体制、领导体制、管理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学校文化等方面,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体现出鲜明的个性,为实现培养目标个性化服务。

学校管理模式个性化是未来社会影响学校管理的因素多元化、复杂化的必然结果。管理活动有其特殊性,就是因果之间的不确定性,即在已知的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一所学校照搬另一所学校管理经验,不可能收到同样的效果。这是因为影响学校管理效果的因素太多,即使已知因素相同,但是还有许多无法预知的因素。实际上不存在两所构成要素完全相同的学校,即使其他因素是一致的,但是人的因素是不可能一样的,学校领导者、教师、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价值观、兴趣、心理品质等存在客观差异,而且人的因素还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管理主要是同人发生关系,对人进行管理,而人又是复杂、多变的,那么人的问题就成为管理活动因果之间关系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不能寄望寻求一种固定的、具普遍意义的管理模式去解决所有学校的管理问题,而最有效的途径是每一所学校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去寻找、创立一种适合本校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未来社会政治的变革、高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多种文化的融合和变迁,将形成更为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由于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竞争力的强弱,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又必须依靠教育,因此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那么影响学校管理的因素必然就会越复杂、多元,要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必须依学校成员特点以及环境的变化去确定、选择管理模式,也就是说,今后学校管理模式个性化倾向将进一步被强化。

学校管理模式个性化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学校发展特色化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客观趋势,特色学校需要个性化的管理模式作保证,可以说,没有个性化的管理就没有特色化学校,这是由管理活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学校特色化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的职业岗位不断涌现。社会分工越来越专门化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多样化,学校教育要有效服务于社会,必须满足社会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学校的人才培养,学校的发展必须走特色化之路。学校特色化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如果把教育系统视为具有生命的有机体,那么学校就是构成这个有机体的基本单位,学校办学各具特色、生机勃勃,教育整体才活力十足。学校办学千校一面,模式单一,只能造成“一潭死水”的局面,只有各校走特色化之路,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大好形势,各校的特色和竞争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学校特色化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是具有自身利益的办学实体,具有办学自主权,学校的发展应很大程度上自我负责。面对办学竞争,必须独树一帜,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化之路,才能有效地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并且赢得优势。学校特色化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学校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学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的,特色学校的发展为挖掘学生潜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形成了良好的氛围。总之,学校特色化与学校管理模式个性化是联系在一起的。

二、管理价值取向——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学校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向之二。学校管理确立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意味着一切管理工作都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体现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和为了人的指导思想。具体来讲,对学生来说,要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最好的发展,同时满足社会需要;对教职工来说,要满足他们多层次的需求,特别是满足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

以人为中心,体现了教育的根本利益。教育的任务是按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教育活动,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学校教育并没有体现教育的本性,而追求的是教育本性以外的目标,以致学校管理工作也偏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例如,现阶段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的“唯分数论”的价值取向,形成应试教育模式,把教育的任务仅仅定位为取得考试高分,学校管理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的。其实,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生发展虽然有联系,但是分数并不能包括学生发展的全部内容,甚至可以说分数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外在的东西,形式的东西。“唯分数论”以追求分数为目的,而不是以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从而给教育带来极大的危害,许多学校重智轻德,重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上课满堂灌,搞题海战术,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结果学生成为“考试机器”,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全面、扎实的素质,这与教育的根本利益是相违背的。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们会面临多种挑战,它不仅要求人们具有全面的知识,而且要具备全面的素质,学校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和学会生存,这正体现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学校管理工作也必然以此作为着眼点。

以人为中心,是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的需要。未来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影响学校办学效益和水平的诸因素中,人(学校领导集体和教职工队伍)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因素,诸如投入、校舍、教学设备、学校发展目标和方向及各种信息资源等固然也重要,但与人的因素相比,则处于次要地位。我们要知道,办学经费要人来统筹掌握,校舍、设备要人去运用,学校规划、目标要人去制定,管理的任务、措施要人去落实,各种信息需要人去分析处理,而且只有人把这些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实践也证明,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保证。所以,要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水平,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并且要把它放在首要位置。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学校管理中,以人为中心成为了一种主导的价值取向,具体来说将呈现以下发展态势:第一,教职工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教职工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管理,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第二,更多关心、爱护教职工。教职工的需要是多种类、多层次的,如事业上的需要,生活上的需要,情感上的需要等,学校的任务是想方设法满足教职工的需要,做到关心每一个人,关注每一个人的价值和贡献。第三,重视培训,提高教职工素质。知识剧增是未来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文化变迁又使得学校教育的对象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传递者必须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这种变化,很显然,教师的培训就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使教师成为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技术、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人。

三、管理手段——非理性化倾向

非理性化倾向是未来学校管理发展主要趋向之三。学校管理手段非理性化倾向是指在学校管理活动中,除发挥严密的组织机构、计划和严格的规章制度等的管理作用外,特别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突出意志、感情、情绪、心态、形象等在管理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潜在的自尊、自信、自控、自强的意识,通过群体的共感与共识,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

学校管理手段非理性化倾向是被管理者的主体意识在现代社会中不断觉醒的结果。被管理者的主体意识与人的依附性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的依附性减少,自主性增强,被管理者的主体意识随之强烈。在生产力水平不高,就业不充分,物质供应贫乏的时代,人们工作的最重要目的是为了养家活口,解决生存问题,最担心的是失去工作,这个时候,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依附性是最大的,因此,管理者只把被管理者看作工具的附属物,被管理者没有也不需要有主观能动性,管理者只会运用严格控制、严厉奖惩等理性的管理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改善以及被管理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的选择性增多了,自主能力增强,主体意识日益强烈,人们工作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要,更重要是获得成功感和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希望更多地受尊重、关心,并且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因此,在管理者看来,被管理者不再被动接受管理,而且处处体现自主精神,管理手段必须据此而加以调整。传统的单一理性管理不再是管理的全部内容,人的价值观、意志、情感、心态等非理性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管理者更多地通过理想的培育、感情的交流、形象的感召、情绪的感染和心理的共鸣等来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形成的基础性因素,未来社会教育更为人们所重视,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作为高素质人才的教师,其主体意识更为突出,更应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管理作用。

学校管理手段非理性化倾向还由非理性因素对人行为的特别影响作用所决定。理性因素,如定量指标、规章制度等,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以服从和奖惩等为基础的,方式直接但效果短暂,而且缺乏灵活性和创造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理性抹煞人性,对于被管理者来说,它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在被管理者主体意识日益强烈的现代社会,单一的理性管理手段极易使被管理者产生逆反心理。非理性因素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以共识和情感等为基础的,方式间接但效果较长久,对被管理者来说,它是一种自律的内在力量。在这种情况下,被管理者才会把外部的约束变为自觉的行动。因为被管理者认为自己是组织中的一员,具有共同利益,对组织有浓厚的情感,组织的要求应该自觉去遵守。

由此可知,重视非理性因素是未来学校管理的一种趋向。学校领导者将更注重师生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学校成员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努力创造条件满足师生员工生活、工作、学习等的需要,营造平等、团结、进取的组织氛围。

四、管理组织和人员——专业化

专业化是学校管理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向之四。学校管理组织、人员专业化是指学校更多地由独立于学校所有者以外的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同时,校长和教师直接对学校实施管理,减少对学校运作不必要的外来干预。其目的是使学校发展更好遵从教育教学规律,提高办学的水平和效益。

分工专业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分工有利于明确工作责任、权力和利益,有利于提高工作熟练程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必须调动社会各种资源来扩大教育规模,不仅政府要分级办学,企业、社会团体、个人也参与办学。目前,普遍存在学校所有权与管理权合二为一的情况,办学者对学校具有绝对管治权,不仅大政方针要管,就连学校内部很细小的事情也要管,校长和教师没有充分的人权、财权、处事权等,不能自主地决定学校内部事务。这种状况不利于学校办出水平和特色。现代学校运作需要具有充分的自主权。现代社会、未来社会瞬息万变,作为教育体系基本细胞的学校,要具有自主权才能及时作出决策,适应变化万千的外部环境。学校是培养人才、发展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专门场所,它区别于社会其他部门,是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学校运作有其自身的规律,而只有依据客观规律,学校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学校运作规律认识最深、掌握最彻底的莫过校长、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过多、过细以及其他办学者对学校实行“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大大降低了学校管理的专业水平,使校长和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处于从属地位,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增强学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是必然的趋势。如下的情况将是可以预见的:第一,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制定政策、规划、评估、督导以及为学校提供服务上,把学校应该拥有的权力归还给学校;第二,学校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分开,在学校管理突出校长的地位,尊重教师的意见,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第三,形成一定数量的学校管理公司,对学校实行专业管理。学校管理公司以承包经营方式与办学者签定合同,公司在一定年限内获得学校的自主经营管理权,并且派出校长、教师具体管理学校,办学者只是提供一定的经费以及检查合同的覆行情况,不直接干预学校的内部运转。管理公司的另一功能是担当咨询顾问角色,为有需要的学校提供咨询服务,诸如学校发展模式策划,管理措施制定,人员选聘等问题,管理公司的专业人士会提出有关意见或建议。

未来社会是复杂多变的,从今天看明天毕竟清晰度有限,同样,对未来学校管理发展的预测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是要遵循一定规律,对未来的研究可算是对客观规律的进一步探索,以便充分发挥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标签:;  ;  ;  ;  ;  

未来学校管理的几个主要趋势_学校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