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实践研究论文_王振东,王鹏程

新时期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实践研究论文_王振东,王鹏程

济南黄河河务局历城黄河河务局 山东济南 250108

摘要:在长期的发展之下,水利工程管理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比如维修养护队伍运行困难、维修养护费用不足、质量监管水平低,以及维修管理承包不规范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的正常运行。为此,以下就针对这些进行细说,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水利工程维护养护;管理

国民经济在不断发展,国家逐步加大建设水利工程的力度,因为它关系国计民生。如今,水利工程基本覆盖所有河流、灌区的主要关口。但重建轻管、忽视维修养护是重要问题,导致水利工程受到损害,必须加强管理。

1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的基本原则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就是对工程实施日常的维修、养护,局部改善、恢复、维持水利工程的原貌,保持水利工程原有的设计功能。所以要对水利工程实施经常性的防护、保养,及时处理表面、局部等损坏、缺陷,使工程保持完整、整洁,从而正常安全地运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要严格遵守几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预防为主,结合防护与维修,进行科学的分析,及时维护水利工程;二是使水利工程保持完好的状态,对损坏部分的维修要及时,保证工程运行的安全性;三是选择科学的技术方案与维修养护工艺,提高维修养护管理质量,尽可能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寿命;四是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要与国家的技术标准与规定相符。

2新時期水利工程中维修养护管理现状

2.1资料管理工作存在不足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制定化、规范化管理制度的支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容易受到各方因素的制约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缺乏保障,部门使用功能难以实际体现。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工作和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使水利工程项目无法展现出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资料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包括:工程图纸管理不够规范、施工技术要点不够明确、质量检测工作缺乏效率、维修养护资料内容不够齐全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而且导致多项质量监督审查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维修和养护效果不尽人意,使水利工程项目难以发挥出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2.2管理人员综合能力较差

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缺少相关专业技术员工,并且整体学历普遍较低,工作人员主要以退休人员为主,所以管理人员整体综合素质较差,导致管理工作缺少日常巡查等人员,最终造成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出现管理力度不够的情况。除此之外,维修管理团队存在专业能力差、基础不够稳定等风险,对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严重阻碍。

2.3缺少完善管理制度

在新时期下全面开展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必须依靠养护制度的管理。养护制度管理体系的完善构建,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当前,导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效果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包括:管理预案编制不合理、工程养护标准不统一、维修及养护资金不到位、维修设计方案与工程实际情况不符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使水利工程养护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3加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的措施

3.1实行灌区工程分级养护管理

积极探索灌区水利工程分级管养模式,并明确机构职责与分工,分类管理水利工程,优化维修养护流程,实行多元化的维修养护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照分类管理要求,灌区应区别实行三类管理模式,合理引入水利工程养护队的内部招投标竞争机制。具体可依据行政区域划分或堤段的长度确定养护队伍的个数,每隔养护队伍则要配备一名养护队长、一名水管单位职工,方便任务的分配及沟通;也可依据一公里配备养护人员一名的标准进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一般选择堤段方式,基本目标是保持堤顶平整,没有杂物、垃圾、违章建筑,基本要求则是坚持在雨后上提巡查水利工程,及时发现水事违法行为并制止,从而科学确定每公里堤段的养护队伍、管护经费标准;针对水利工程及时恢复标准段维修养护管理方式,目标在于保持设计标准,提供一倍于一般经费标准的保持段经费保障,使对应堤段的维修养护管理满足设计要求;针对水利工程建设标准段的维修养护管理方式,目标是恢复设计标准,将专项设计投资作为经费保障,依托专业的养护人员、施工队伍,集中养护水利工程,把它变成灌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的精品工程,在提高维修养护水平的同时顺利完成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流程与任务,养成良好的维修养护管理习惯。

3.2增加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机械

确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任务之后,机械的种类、数量以及效率决定着完成维修养护管理任务的情况。当下,各个维修养护单位已经配备部分机械,在维修养护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机械的数量和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且和上级要求配备的量的差距也很大,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要求,要大量人工辅助。所以为更好地完成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任务,要及时增加机械的数量、丰富机械的品种。具体可由维修养护单位按照任务需要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要求拨付资金,尽快配备急需的工程维修养护机械;也可通过银行贷款、职工入股、向社会团体与个人筹措资金等方式,自行购买常用的、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维修养护设备;对于在维修养护管理中偶尔才会使用的机械,就可进行租赁,快速扭转当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工作与机械不适应的被动局面。在使用维修养护机械时则要根据规定逐年折旧,且随着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单位不断发展壮大,其实力也越来越强,要逐步配齐机械,提高机械化作业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中的比重,提高维修养护管理的科技含量,并加强对机械的使用、保养、维修,增加使用机械的效率,真正实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机械化。

3.3完善维修养护质量管理体系

为保证水利工程质量,还应严格依据施工规范,选择新的施工工艺、材料,编制质量管理方案,保证各个维修养护施工工序的质量。而为提高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质量,应把责任落实到某个单位、个人,由监理单位加以控制,保证维修养护单位与质量监督机构的结合,共同保障维修养护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一是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单位要加强自我检查,在某个工程项目作业中可先由维修养护单位的工作人员、质检人员自行检查,形成检测记录表、质量评定表,自检合格后才能交给监理单位验收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二是监理单位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项目实施抽检,在验收工程的同时通过抽查检测,发现不合格的维修养护项目,要求相关单位返工,直到检测合格,再由监理单位填写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合格证,核定、评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的整体质量。三是水管单位也要加强检查,定期、不定期检查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的质量,及时验收维修养护管理项目,如果在验收环节发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四是专門的质量监督机构也要检查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管理,掌握维修养护整体质量情况,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水利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的状态。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下,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所提高。不过在此过程中,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从问题出发,只有加快养护机构的建设、规范管理、提高项目实施能力、加大维修队伍培训力度,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杨立明.新时期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探索[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9):129.

[2]刘忠岳.信息化技术在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2):78.

[3]李冬华.浅谈县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6(22):61.

论文作者:王振东,王鹏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新时期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实践研究论文_王振东,王鹏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