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砼外墙裂缝产生原因分析与处理对策论文_施永安

地下室砼外墙裂缝产生原因分析与处理对策论文_施永安

施永安

身份证号码:34070219670207XXXX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砼地下室外墙裂缝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各工程主体的通力合作与积极配合,不能仅从某一方面加以控制,要科学合理地考虑各种存在的影响因素。只要设计合理,选用材料得当,确保施工质量,建筑物的裂缝是可以从根本上得到控制的。对于出现的裂缝,要查明原因,“对症下药”,综合治理,确保房屋的使用安全。

关键词:地下室;外墙裂缝;成因;处理措施

引言:

在地下室外墙施工中,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屡屡出现裂缝、渗漏等危害结构安全和使用的问题。需要我们根据工程现场施工条件及构件的特性做好配合比设计,确保砼浇筑密实,养护到位;必要时在设计方面采取措施,考虑现在纤维膨胀抗裂剂等防水外加剂对砼的组成材料及养护要求较高,在图纸会审时应提出改为掺化学纤维等。通过施工前的预控,过程中的监管,减少地下室外墙裂缝发生。

1 地下室外墙裂缝的特征

对于地下室砼外墙出现的开裂,由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沉降裂缝较为少见,这种裂缝多为是由沉降较小的一边向沉降较大的一边逐渐向上发展,裂缝多属深度或贯穿性裂缝,有的上部,有的在下部,一般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贯穿性沉陷裂缝,往往上下或左右有一定的错距,裂缝宽度与荷载大小及不均匀沉降值有关,而与温度变化关系不大。而现场出现的较多的裂缝较多为收缩及温度裂缝,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一般以竖向裂缝居多,多常在墙柱与墙身结合部位,如暗柱、壁柱等等刚度变化的地方、两个外墙柱间中部以及部分外墙转角部位,靠近外墙两端裂缝数量较少。在墙的两端则是向横墙呈45度向上的斜裂缝,从裂缝形状看,缝中间宽,两头尖,呈枣核形。第二,一般在模板拆除后不久可发现细微裂缝,个别在未拆模时便存在,裂缝宽度一般不大,大多在0.3mm以下,而且随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裂缝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也在发展变化,最后逐渐稳定。第三,地下室外墙暴露在大气中的时间越长,裂缝数量增加越多,但裂缝宽度变化不大。

2 地下室砼外墙裂缝形成的原因分析

地下室砼外墙在施工阶段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开裂。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砼在干燥收缩时受到钢筋、边界约束后拉裂而产生的。砼干燥收缩是指置于饱和空气中的砼因水分散失而引起的体积缩小变形。砼中的水和周围的空气处于某一平衡状态,如果周围介质空气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温度改变,砼就会产生干燥收缩。干燥收缩包括发生在开始阶段不可逆收缩和再潮湿后的体积膨胀,及后期干燥时发生的可逆收缩。同时影响砼的因素还有:水灰比、水化收缩程度、养护温度、含水量、构件厚度、体积和表面积之比、相对湿度、干燥速率、干燥时间等。而地下室砼外墙拆模后,但由于受到现场条件的限制,而只能采用浇水养护,因此可能会导致砼外墙的干燥及收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地下室砼外墙开裂通常发生在浇筑后15天内,裂缝主要集中在墙高1/2处向上下扩展,根部及顶部几乎没有,沿墙长每3-5m一道。当然,地下室砼外墙裂缝的原因还有很多,与地下室的平面形状、设计构造、外墙长度、配筋及施工条件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3 对出现裂缝的处理

3.1 表面处理法

表面处理法是针对小于0.2mm的细微裂缝采取的方法,利用弹性防水涂膜材料,聚合物水泥及渗透性防水剂等,涂刷在裂缝表面达到防水及耐久性目的。表面处理措施分骑缝涂复修补及全部涂抹修补。如果是稀而少的缝可以用骑缝涂复修补;而对于细而密的缝采取全部涂抹修补,对表面进行处理由于涂层较薄,涂层材料必须选择粘结力强且不易老化的材料。处理前先将表面用钢丝刷把表面用力刷毛,油污类刷干净,用水冲洗干净再凉干,用环氧胶泥等嵌补砼表面缺陷,最后再用选择的涂层材料涂抹均匀不漏刷。

3.2 压力灌浆处理

采取高压灌浆法是利用空气压缩机将配置好的环氧浆液.聚合物水泥浆灌入裂缝深部,达到使结构恢复至整体性,防水及耐久性的效果。高压灌浆适用于缝隙宽度≥0.3mm深度较深或者贯穿性裂缝内部的修补处理。

3.3 用填充法处理

对较大裂缝及接缝可用胶凝性砂浆和油灰等嵌缝材料进行堵塞处理。先把裂缝凿成V型上大下小槽,再用钢丝刷刷干净,用水冲干净自然表干,再刷一道素水泥浆,用不低于P.O42.5级水泥,配制成1:1水泥砂浆认真嵌填,当有水时用快凝结水泥修复,修复宽度缝的两侧各放宽100mm范围,做防水附加层以加强防水效果。

4 地下室砼外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4.1 材料选择

控制水泥的用量,合适的水泥种类应为中低热的。对C30级别的砼,水泥用量控制在250kg/m3以内较为合理,C40级别的砼,水泥用量在320kg/m3以内较为合理。合适比例的粗细骨料可减少砼的水泥用量和用水量,从而充分的降低水化热,同时应该适当的添加抗裂剂和外加剂。

4.2 工程设计

加大砼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有效防止外墙裂缝,提高外墙配筋率也是有效途径之一。减少建筑物偏心倾斜,尽量使建筑“形心”和“重心”的位置相重合。基础设计应与地上部位结构相协调,减小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由于墙体裂缝通常是竖向的,所以应充分利用墙体的横向分布筋;外墙钢筋尽量采用细直径、间距密的形式,配筋最好双层双向,于角部处设置放射筋,预留洞口四周设置加强筋,在外侧放置水平钢筋,尽量减小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在保护层厚度较大的情况下,可设置“细而密”的抗裂钢筋。

4.3 工程施工

浇筑砼的速度不宜快,应充分提高密实性、降低砼总孔隙率和减少干缩值。对于提高砼抗渗性和强度,可以采用二次振捣的形式。浇筑砼的时间可以选择在气温较低时分(比如傍晚),加强保温养护对补偿收缩砼的膨胀作用也具有效果。热传导系数低的胶合板可以用来作为外墙模板,在浇筑前应浇水充分湿透模板,在浇筑后可以采用自动喷淋管进行自动给水养护。

4.4 养护方面

地下室外墙浇筑以后,为了减少升温阶段的内外温差,防止产生表面裂缝,应对砼进行适当的保潮养护,防止砼表面脱水产生干缩裂缝;为了使水泥顺利进行水化,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和延缓砼的水化热降温速度,防止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和温度裂缝,应加强对砼进行保湿和保温养护。保潮养护应在砼墙面应全面积覆盖麻袋,定人定时洒水保湿,防止水分快速蒸发,使砼表面始终保持湿润。同时应注意,浇水的水温与砼表面温度之差不应超过15℃。夏季应尽量使用蓄水池的水,防止因温差而导致砼墙体裂缝。夏天±0.000楼板施工完后,地下室形成封闭箱体,室内外温差很大,应随时测温调整温度,防止温度裂缝发生。保潮养护的时间一般不少于半个月,重要结构不少于1个月。保温养护时可采用2~3层草袋或草垫之类的保温材料进行覆盖养护。施工中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很重要,例如采用带模养护、推迟拆模时间等方法都对防止裂缝产生有很大的作用。

结束语:

地下室外墙裂缝普遍存在,裂缝产生导致地下室渗漏影响正常使用。为了控制地下室外墙砼裂缝的产生,应从设计施工两方面入手,采取施工技术措施减少砼收缩变形,提高外墙抗裂能力,能够有效地控制地下室外墙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郑波.浅析地下室外墙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

[2]徐军.地下室外墙裂缝的成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01)

[3]白建保.浅议地下室外墙裂缝成因和处理措施[J].建筑工人.2016(08)

论文作者:施永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地下室砼外墙裂缝产生原因分析与处理对策论文_施永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