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口不断增加,资源也逐渐缺乏,人类面临着挑战,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绿色建筑也是可持续发展,减轻气体排放,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设计注重对可持续建筑材料的使用,绿色建筑设计考虑减少自然资源消耗,从绿色建筑设计出发,探索建筑设计思路,思考绿色建筑设计与实用技术是将可持续发展引进建筑行业,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空间。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生态
引言
绿色建筑理念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只是局限简单立体式绿色设计、屋顶花园等建造样式,并逐渐向工程项目建设融入。比如,前期阶段资源优化整合与应用,有效保护周围生态环境,同时还降低污染及节能减排,以此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分析
1.1重要性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建造过程中产生了污染环境、高能耗、破坏生态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人类共识并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各个新建项目,从立项选址、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全建造过程中。绿色建筑设计在应用过程中可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确保建筑施工及后续使用过程中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绿色设计理念将可再生资源利用最大化,综合考虑建筑所在地自然条件,通过科学合理利用,减少空调、采暖设施过度使用,使建筑充分融入到周边环境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立完善的给排水系统。绿色建筑功能复杂、造价较高,在设计之初应加强绿色建筑理念应用,从建筑所在地的自然气候、人文、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出发,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
1.2绿色建筑设计与实用技术原则
1.2.1绿色建筑设计与实用技术
绿色建筑相关理论在国内仍有待于发展,随着建筑行业不断进步,绿色建筑在建筑行业中仍发展不够充分,在能源紧缺,降低建筑消耗的时代背景下,绿色建筑相关研究极为迫切。其次,绿色建筑设计与实用技术中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缺乏绿色建筑的系统研究,缺乏绿色建筑的实际案例,在实践中,需要考虑地域气候特点,提高建筑节能保温效果,减少建筑垃圾,从而推动绿色建筑体系下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周边生态环境[1]。引导产业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探索适合绿色建筑设计。
1.2.2注重环境保护
为了满足建筑设计与实用技术的需求,建设绿色、舒适的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设计是城市建筑的重要组织部分,城市绿色建筑设计也对城市居民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减轻环境压力,采用的绿色建筑设计需要结合地区特征,建设绿色生态环境,提高人的舒适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绿色建筑更注重城市关系,在坚持绿色建筑的理念下,需要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减少室内使用面积,提高整个空间的公共性。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技术的应用措施
2.1节水系统优化设计
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水循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比如回收废水以及雨水,并且利用合适的水处理设施构建住宅区水系统的供给、排放、贮存以及处理和回收利用等循环模式,其中主要包括污水、自来水、消防用水以及雨水和市政再生水等。雨水以及中水回收利用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节能用水,尤其是节约利用地下水资源;同时,采用雨水渗入手段对地下水进行保护,以此来促进雨水循环利用。在节水设计过程中,应当根据用水场合条件,利用变频恒压供水以及水源热泵和中水处理等设备和技术手段,不仅可以确保节能效果,而且也可以节约运营管理成本。一,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在建筑住区设计时,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集中的雨水和回收的中水可以用于绿化浇灌以及清洗等,通过优化设计生态岛以及滤化带,可以实现自我滤化之目的;同时,利用人工土壤渗入和净化方法,有效处理再生水,而且有利于水质的改善。
2.2减少成本投放,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为节约成本,在进行绿色建筑物建造时充分利用建筑资源及周边环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起到节能环保作用;还要相对应减少污染物排放,并运用高科技技术对污染物进行排污前处理和清理,从而起到保护周边环境作用。另外,提高设计和施工过程装配率,也可起到整合资源、节省建造成本和周期的作用,符合国家当前倡导的建筑产业政策。建筑建造过程中需消耗大量资源,若使用可降解、可回收建筑材料将会减轻环境压力、节约大量资源,主要由于可降解材料能在不污染环境前提下自行降解,如传统颜料含有挥发性物质,对室内环境影响很大,天然颜料就能避免类似问题出现,使用更为健康、环保。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可考虑使用可替代自然资源耗竭型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依赖,如利用回收金属制造钢结构构件,可适应不同气候,还能减少林木资源消耗。如外墙保温材料应减少对岩棉等无机矿物质使用,多使用经过改性有机保温材料,或采取以自保温砌块为主、外保温解决冷桥为辅的围护结构保温体系。
2.3建设需要遵循当地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
绿色建筑设计中,应着重考虑融于当地自然环境。一是要尽可能“就地取材”,避免建筑材料铺张浪费,降低社会能源消耗占比,地方性建筑材料也与当地自然环境具有先天融合度并易于表达当地文化特色;二是要尽可能“因地制宜”,与现状地理环境融于一体,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干扰,并顺应当地主导风向、雨水、气温等气候特点采取适当建筑形式及绿色建筑措施。绿色建筑设计中,还应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将历史文化元素渗透到绿色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展现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的使用”为中心的,人的精神层面需求也是人们对绿色建筑基本需求之一。当地历史文化会使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安全感,比如徽派建筑中“四水归堂”建筑形式,从功能上主要有“采光”“遮阳”和“吹拔”作用,同时也能产生“小楼一夜听春雨”的诗境。这个天井不大,若是大了,便是北方四合院了。此时,绿色建筑设计思维就须全面围绕天井展开,而不是视而不见或改变天井尺度甚至是封闭天井。
2.4建筑建造过程中,要注意资源回收利用
在绿色建筑建造中,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减少建筑成本。而减少建筑成本最有效方法就是资源回收利用。依靠可再生能源脱离电网实现独立运行,零能耗绿色建筑不仅节约能源,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利用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建筑提供能源,虽然这种建筑前期投入较大,但整体节能性、可持续性较高,运营成本较低,而且能为日后类似项目建设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结语
总之,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差距很大,可持续发展是在人类发展与环境资源矛盾中提出来的,对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生态规律发展中注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绿色建筑设计与实用技术是一种新的生态价值观,逐步成为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付瑞驰.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优化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2]雷涛.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方面的问题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3).
[3]张婷婷.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应用探究[J].建筑知识,2017(14):3-4.
论文作者:王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过程中论文; 资源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设计理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