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论文_李文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论文_李文一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教育体育局 743000

摘 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创新教育载体,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品德教育 应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力量,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标识,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也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瑰宝。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任何一种现代文明,都必须从传统中吸取营养才能获得长足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为其提供重要的思想来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思想道德教育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中学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素质、道德品质、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只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学阶段思想品德教育中,才能充分发挥中学生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为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中学生德育教育之中,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也就是说,要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让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渗入到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举措。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和途径,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德摄智的文化,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以德感化、教化、心理感化为主导的教育方法,以及所形成的伦理心理模式,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可借鉴性的有效方法。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修己安人、推己及人的教育方式,将心比心的教育实践都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主客体之间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尤其是能改变主体对客体的态度,尊重其主体性的发挥。中学思想品德要将传统优秀文化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践履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教育,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包容精神,贵和持中、崇尚礼仪的中庸之道,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汲取“天人合一”的人文追求,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做人处事原则教育,尊师重道,尊老爱幼,“义利”教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培养中学生的宽容心胸和孝道教育、遵纪守法的行为规范教育,使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修齐治平,国家为先”的理想教育,树立国家责任感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其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等。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中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学校要创新思想品德教育载体,利用传统节日的内涵,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凝聚力和认同感。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应用的原则和方法

一般来讲,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如下几种教育原则和方法:一是教育注重言传身教的原则。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以身试教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二是道德教育与内心自省相统一的方法。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心理教化的积极作用,“内省”、“慎独”的人身修养以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道德修养方式,为我们当代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心理教化方面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借鉴。三是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方法。中国古代教育家大多认为德育要高于智育,一个人首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知识只有用于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祥浩 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J].东南大学学报,2008,(5)。

[2]李小蓬 论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功效[J].科技创新导报,2009。

论文作者:李文一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论文_李文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