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对后期养护的影响论文_李婷婷

浅析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对后期养护的影响论文_李婷婷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园林管理局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11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景观逐渐成为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焦点,城市发展迅速,“钢筋混凝土森林”使城市硬线条化,大气污染、老城改造、氧气城市成为搜索频繁的字眼。为此,园林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散发蓬勃生机,成为城市的软曲线,成为海绵城市的基底色。园林建设包含各方面,园林施工就是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合理的园林施工管理,利用后期养护工作形成良性闭环。现结合在乌鲁木齐地区工作的一些经验,首先对本地园林施工的基础条件进行简要概述,其次对施工管理的现状分述,谈谈园林施工管理如何对后期养护形成影响,最后提出建议和策略,以期为园林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园林施工;施工管理;养护策略

近几年,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绿肺”理念深入人心,国家机构改革组建自然资源部,足以显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提到环境保护,人们会想起蓝天碧水、青山远眺,新鲜的空气和绿意盎然的城区环境,在这个时代是一种必需品。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园林植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地年降水量逐年缓慢增加但总降水相对较少,体感干燥不湿润;温度近十年间上升幅度不大,最热的是7、8月,最冷的是1月。春季每年姗姗来迟且无明显春夏交替变化,夏季热燥不闷湿,昼夜温差大,入秋后气温宜人舒爽,9月下旬冷空气进入,10月后昼夜温差极大,冬季期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冻寒漫长,因乌鲁木齐市三面环山,天山屏障导致冷空气滞留在盆地内;地势以南北最宽处约153千米,东西最长约190千米,北部为冲击平原利于城市发展建设;土壤PH高呈盐碱化,有机质含量低,替代绿化用土土质不良;全年日照时数保持在2200-3000小时之间。

由自然条件可见,降水量少、夏季湿度低、冬期长、土壤盐碱化是施工制约因素,光照时间长、夏秋气温宜人、北部地势平缓是局部优势,但气候本身并不存在正负影响,接下来详细结合上述要素,分述目前园林施工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

一、本地温度季相明显,冬期长。一年四季分明,春夏交接短暂,夏季温度相对内地并不高,园林施工工期从当年3月至11月。施工项目开工时间不同,地点分布不均匀。年底人工缺乏,导致施工年度末尾赶工期,有些施工单位在温度已经下降情况下,仍进行苗木种植,不利于苗木成活率。绿化工程是园林工程中重头部分,低成活率无法通过验收需要整改,无形中拉长施工时间,已完成量的损耗会影响最终景观效果。给后期养护带来困难和资金压力。

二、湿度处于低水平线,全年降水量少。乌鲁木齐的降水可以形容为毛毛雨,年平均相对湿度57%左右,夏季41%左右,园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病虫害的发生,多半和温度湿度相关,水源补给来自灌溉管线和人工水车,相对降水量大的城市,本地园林对水资源的需求高,势必增加施工和养护费用,因此施工管理中管线敷设和做好养护水车灌溉计划十分必要。

三、土壤盐碱化,改良成本高,园林施工大部分需更换种植土,增加施工成本,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肥力不足。基于城市发展北扩需要,逐渐往原农田区域延伸,加之近几年老城改造,城市景观改造提升,原土壤性质不适应园林种植需求的,必须改良土壤性质或更换种植土,增加施工和养护成本。

四、施工单位现场管控不具体,存在管理漏洞。进场前期至竣工验收,施工计划不完备,照搬网上施工条例,没有针对性地完成具体项目施工计划;施工中作业人员对图纸的解读不够准确,施工重点、难点没有提前指导,存在边干边解决的思想,预先准备不足。甲方检查出问题,才意识到图纸重要性。少数项目施工工序比较混乱,多点位同步作业,现场负责人不能及时在场监督把控,选苗和栽植也经常出现问题,后期清场不彻底,绿化垃圾影响景观,施工留下的隐患留存到养护期才爆发。

五、同一项目区存在不同建设单位,作业轮次不明确。项目整体统筹不足、配合度不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绿化作业涉及面多,绿化建设与道路建设、管理、征迁、电力、路灯等单位存在沟通不及时的问题,由于项目区各实施单位配合度不高,导致项目推进过程中,施工现场无法移交。电力、燃气和路灯临时开挖占用,导致园林绿化区域反复被开挖,进度受阻、工期延长、成本增大,造成养护难度。

综上可见,园林施工管理贯穿整个施工的过程,在施工前期准备、施工中的重点难点的把控,转养护后降低养护成本、养护中整体的运行维护都是非常重要。下面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

一、设计方案需合理切实,科学布局。

虽然本地区的园林设计水平逐步上升,但苦于地区自然条件限制,设计难出新,植物设计表现泛泛。观察近几年的设计方案,多半是概念设计出现亮点,图纸会审阶段却由于各种原因被取消,比如设计不符合现场情况,或因施工成本负担,资金无法保证,或因施工难度大等。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经济实用而且切合本地特色的设计方案,导致园林施工景观效果不佳,填鸭式施工,更直接增加园林后期养护难度。这就需要甲方和设计做好沟通,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保证景观效果和施工质量,对可能出现的设计亮点,尽可能保留。在单项绿化工程中,对现场实际情况勘察清楚,保证设计出符合本地气候,满足道路、公园、街旁绿地等不同绿块性质的植物配置。

二、园林施工前期充足准备,做好现场管理督查。

在前期招标时,个别施工单位不是本土企业,对本地气候不了解,各个阶段施工计划不完善、不详细,甲方单位则需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计划及时上报沟通。包括人员的配备、技术力量支持、现场机械使用和运输方案、施工安全管理等等。准备充足才能按时进场开工,按计划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三、园林施工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

乌鲁木齐本地园林施工基础施工次序为现场清表-土方开挖、回填种植土-灌溉管线敷设-植物种植等,其余照明工程、园路工程等同步进行。现场清表和土方开挖时,应注意摸清项目区域下各类管线,避让天然气、电力电缆、给排水管道等,避免造成错挖,耽误工期。回填种植土应重视土质,不能使用团粒过大、石块过多、有机质含量低的土。个别施工单位因赶工期,随便找土质一般的种植土,后期苗木成活率低,养护难度大,甚至还需重新返工。施工管理人员应把控土质,及时与监理负责人对接,保质保量完成回填。灌溉管线的敷设是绿化工程的基本,一般新建项目需要新增管线,而改造项目则要利用好原有灌溉管线,以节约成本。管线设计也应全覆盖、短距离为主,取水源点就近处,喷灌方式以不同类别绿地设置,做到不漏一处、不多一处。现场管理需要在工人开挖、地埋时注意开挖深度,冬季防冻。以便为养护节约更换管线成本,提供高质量、品牌管线,延长使用期。同时,争取做好水车灌溉计划,在管线出现问题时能及时补上。植物栽植阶段,应注意选苗严格落实两证一签检查,入冬前防寒准备,做好绑扎、涂白和冬灌措施,防治冻害和病虫害。园林施工应做好进场清场、离场清场的工作,全部施工完毕应人走场清,垃圾全无。在施工中遇到突发情况应判断轻重缓急,变更施工次序以求整体效果。

四、园林施工人员管理到位,定期考核。针对施工单位人员普遍素质较低,对图纸理解不透彻,应组织定期学习,吃透图纸术语和技术要点。个别施工单位工人在种植植物时甚至不知道种的什么。只有了解植物习性,施工时才能熟能生巧,做出景观效果佳、成活率高的园林工程。施工时应做好安全培训,防患未然。出台相应施工和养护考核标准,在施工全过程监管到位,从开工到竣工实行随机抽查倒扣分制度,严重违反制度的参与新项目招投标时应予以否定。

参考文献:

[1]段绍明.浅析园林施工与养护的有机结合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

[2]杨冬梅.浅析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J].现代园艺,2018(4)

[3]刘燕,冯小英.浅析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及养护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4(9)

论文作者:李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浅析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对后期养护的影响论文_李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