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亚洲及太平洋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思考_国际金融中心论文

上海金融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亚洲及太平洋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思考_国际金融中心论文

上海金融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亚太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中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业论文,上海论文,亚太论文,进程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由于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世界上独领风骚,亚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业也获得了高速的发展。引人注目的是,除东京与纽约、伦敦三足鼎立外,香港和新加坡的国际金融业务也走在世界前列。亚太国家和地区为发展本国(地区)经济, 都在积极推进金融中心建设。 在1992年中央政府确立了上海创建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之后,上海金融业在改革开放及上海地方经济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双重推动下,也取得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高速增长。金融市场容量的扩张及其辐射功能的增强,全国性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建立及金融机构的多样化等,已构建起上海金融中心的基本框架。在迈向21世纪的进程中,伴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和持续增长,上海金融中心的目标和模式也逐步明晰起来。当然,作为成长中的金融中心,上海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无论是市场的容量、功能,还是金融工具的品种、流动性等,同东京、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但应当看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趋势下,亚太经济与金融一体化也是大势所趋,这不仅为上海金融业的发展及与国际金融界的接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是国际,特别是亚太金融界发展及与国际金融界的接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是国际,特别是亚太金融界在合作、分工的基础上,考虑亚太经济、金融一体化实质性进程的时候了。本文的探讨正是按照这样一条主线展开的。

一、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差距及制约因素

九十年代上海金融业的发展的确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相对于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而言,不过是仅仅迈出了第一步。与东京、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容量、流动性等方面的差距都是巨大的,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因素。

1.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差距

金融中心的市场体系是由许多不同市场层次构成的一个复杂综合体,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① 货币市场的差距

发达国家的货币市场一般交易品种十分丰富,这些品种包括票据贴现、同业拆借、大额存单(CD)、商业本票(CP)、短期国债(TB)、短期政府证券(FB)、银行承兑汇票(BA)等。前二种构成同业市场,后五种构成公开性市场。进入8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的发展使衍生工具日益增多,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张,品种日趋丰富多样。与发达国家相比,上海货币市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运作不规范,一些金融工具缺乏流动性;品种单一,金融衍生工具尚未得到应用;各市场处于相互隔离状态,各市场的利率缺乏联系;利率缺乏弹性,对经济的影响甚微。同时,上海货币市场的规模在全国还不具有压倒优势。上海货币市场在全国所占份额估计更低些,与东京货币市场在日本全国所占份额相比,其差距一目了然。

② 资本市场的差距

与国际其它资本市场相比,中国的证券市场规模极为有限,1995年中国股票时价总值占GNP的比率只有8%。企业债券占GNP的比率为3%。当前主要问题是,中国资本市场还没有摆脱信贷计划、官方利率管制和国营企业无风险融资等非市场化因素的制约。就资本市场本身而言,由于占大多数的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资本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目的还没有达到。

上述两方面的比较说明,上海金融市场无论在规模、辐射范围,还是在金融工具质量上、市场规范化方面都离发达金融市场的目标存在巨大的差距,它表明,上海金融中心的成长需要经过一个循序而进的过程。

2.上海金融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① 货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离不开一个发达的、统一规范的货币市场。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货币市场的形成一般领先于资本市场,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条件,只有当货币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资本市场才能有长足的发展。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资本市场发展较快,货币市场发展不足的格局。这一格局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其最主要的体现是中央银行间接调控不足,在现有货币市场的规模下,中央银行难以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金融市场的区域分割与利率刚性就成为了信贷计划控制和计划利率的一种必然表现。

② 资本市场功能不全

资源配置功能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资本向回报率高的行业流动,使资本由存量变为流量,达到改善资源配置的目的。但目前由于在股权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的是不能上市流通的国有股(1994年9月,沪深两市分别为67.1%和60.73%),这样,过去形成的传统资产分布结构,很容易被原封不动地复制过来,“瓶颈”产业并未能得到多少改善,另一方面,一些经营管理不善及“夕阳产业”的上市公司又很难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产重组。

③ 直接金融所占比例过低

长期以来,中国采取的是间接金融体制。1984年拟定的金融改革方案也确定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方针, 造成直接金融所占比例过低, 据1994年数据,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额的9.8%。同时, 在直接融资中企业债券和股票只占很小比例,而国债和金融机构债券占了较大份额,据估计,1995年企业债券和股票所占比重不足10%,与此形成鲜明对照是城镇居民所持金融资产的约70%为银行存款。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④ 利率刚性

此外,利率刚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由于目前基本上采取的是中央政府调控的固定利率,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它无法充分反映市场上资金供求情况,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难以处于均衡状态。这种情况使中国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无法实现风险——收益组合理论中的互补性和替代性,金融资本的收益率水平相差悬殊。正是这种原因造成了上海金融市场波动频繁,“拆借热”、“债券热”与“股票热”交替出现。

二、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模式与操作重点

金融学界一般认为现代国际金融中心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实力型的,即通过自己本身的经济实力,包括广阔的腹地市场,而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第二类是政策型的,即利用特别优惠的税收,或完全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吸引国际金融业务,从而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第三类是地缘经济型的,即依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包括国际金融交易的时差利用等条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当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三种类型并不是截然分离的。如国际公认的伦敦、纽约、东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是第一、三种类型的结合,既是综合实力型的,也得益于各处于全球地缘经济的三分点;法兰克福、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则是第二、三种类型的结合,既是政策型的,都采用了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也得益于其独特的经济地理位置。

上海在三、四十年代,曾经是远东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从历史和现实的条件分析,上海创建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将是第一、二种类型的综合,即上海应当象伦敦、纽约、东京那样,依靠自身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实力,以及广阔的腹地市场,同时作为21世纪后起的国际金融中心,还要运用充分而有效的金融政策,给予特别推动。

参照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和上海经济发展的实践,上海创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模式是:第一,金融操作平台,即在中央宏观金融政策的决策中心(中央银行)设在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前提条件下,全国宏观金融政策的操作平台放在上海,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金融政策的运作。

第二,资金导入中介,即在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长江流域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国际资本的导入和国际金融的中介服务作用。

第三,内外金融分离,即在全国开展国内金融业务的同时,逐步开拓国际金融业务,并实行分离管制。在国内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等业务方面予国内金融机构以比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而在离岸金融等国际业务方面予国外金融机构以比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如果以2010年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基本架为进程表,“九五”期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应该是:

1.上海要首先成为长江流域的金融中心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问题主要表现在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从全国来看,在整个长江流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条件最好,长江这条黄金水道是沟通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天然大动脉。在八十年代,当外资进入沿海地区时,人际关系代替了信用关系,港资流入广东地区,台资进军福建,日资投入东北地区,南朝鲜投资胶东半岛。这种对应关系反映出血缘和历史传统成为外资流入的主要媒介。而九十年代开发长江流域时,上述传统的人际信用关系已不复存在或不足以发挥作用,银行信用是外资投入的主要媒体,因此只能利用金融手段促使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要素和外国投资在区域内的移动、组合。而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的金融中心,正可以大有作为。

2.大力发展上海的证券市场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资本市场的发展将有利于银行将资产负债比例调整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水平。从居民的角度看,在高水平的通胀率下,资本市场的投资将为个人的金融资产提供适当的运营场所。增加中国企业在B股市场的上市量,并允许外国基金投资B股市场。目前,人民币已在经常项目下实现可兑换。因此上海应该对于三资企业开放A 股市场。鉴于上海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在高新技术领域所具有的优势,上海的股票市场应该为风险投资提供种种便利。特别是在B股市场上, 风险投资应带动中国产业结构改革,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3.积极拓展投资与信托业务

开放信托投资业务不仅可以将一部分居民存款的储蓄风险(目前表现为国家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转化为居民个体的投资风险还可能培养货币、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改变目前资本市场投机色彩浓郁的局面。同时还有利于配合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利用信托投资有效地解决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问题。

在中国,投资银行业务还几乎是一个空白。但是企业所有制改革和银行债务的消解都迫切地需要组建高水平的投资银行来解决。开放投资银行业务将有助于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有助于加速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体制改革,并化解企业和银行的债务。

4.将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引驻上海的浦东地区

上海应为跨地区的企业集团在上海设立财务公司提供特殊便利。企业集团以财务公司的形式在进行内部资金管理的同时,还可以利用上海的货币、资本市场进行资金的调度、调剂、投资和管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上海才会对国际财团更具吸引力。

5.有限制地开放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

外资银行的适度引进,可以打破国内金融业的高度垄断,在融资技术的革新方面起到示范的作用。国内金融机构竞争力的提高与向外资银行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速度是成正比的。在上海的9 家外资银行已被允许开展人民币业务,要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其业务范围和深度。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对国内同类的金融机构,同步加强对同类业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业务创新的要求。

6.加速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

进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制度,并授权上海市进行有关国内国际金融业务试点的立法工作。在浦东地区设立离岸金融市场,以呼应来自亚太周边国家和地区同类金融业务的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将长江流域地区的境外融资业务直接吸引到中国境内进行,另一方面也为国内和国外的跨国公司在长江流域的财务管理提供运营场所。

三、亚太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中上海金融业务发展的趋势

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将是一个逐级递进、阶段性发展的过程。一方面金融制度的变革过程是一个延续的过程,现有金融制度即是过去制度的延续和变革,又在相当程度上规定着未来的走势和选择空间。另一方面,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又是同中国乃至亚太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相伴随的,国际国内资本流动及对外贸易、产业依存度的加深是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础。

1.上海金融业发展的制度趋势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一直被认为是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步骤之一,但是在现有条件下,近90%左右的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主要来自于国有专业银行,而且大量亏损的国有企业更是靠银行贷款支撑的。真正的商业化就意味着对一部分国有企业“撒手不管”,但这个手的确不容易“撒”。据估计,仅国有企业改制将“优化”出3000万剩余劳动力,每年生活保障基金保守的估计也要近1000亿元,显然如此巨大的金额是社会一时尚难以承受的。另一种可能的选择方案是:在基本维持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目前运行格局的同时,进一步发展直接金融市场,鼓励地方、民营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及其生产要素的逐步自由流动与重新组合,直接金融市场与地方、民营金融机构可以分流相当部分的国有企业资金需求,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资金来源单纯依赖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刚性结构。在此背景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将面临金融竞争态势,随着竞争的展开,政策性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分化也将日趋明显,最终将使原专业银行走向商业化,而一部分银行则可转化为真正的政策性银行。这种方案的要点是要按照优化资金分析效率的目标,规范直接金融市场及地方、民营金融的行为,以防止出现新的资源配置与效率的损失。这将成为中国及上海金融业发展的制度趋势。正因为如此,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抑或与亚太和国际金融发展的接轨,将是一个逐步磨合的渐进的过程。

2.上海金融业发展的国际分工合作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特别是亚太经济的日益融合,上海金融业发展越来越具有国际化趋势,成为亚太乃至国际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香港回归祖国以后,中国在世界和亚太金融体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方面是由于香港本身所具有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所决定的。1996年,香港有持牌银行182家,有限制牌照银行62家, 接受存款公司124家,银行总资产达到79060亿港元,存贷款总额分别达到24333亿和39133亿港元。目前,香港的上市公司已有620家, 上市品种1460多种,总市值高达4650多亿港元,居全球股市第四位。其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发展也居世界前列。加上国际化程度高、网点密度大,服务水准一流的特点,香港已成为世界和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另一方面也是由中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所决定的。上海金融业的发展应当而且可以得益于这种发展背景。然而,上海金融业在国际和亚太金融体系中,尚处于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金融业务以人民币为主,经营范围也主要限于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中国内陆地区。也就是说,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将经历一种从国内金融中心到国际金融中心逐步发展的趋势。

标签:;  ;  ;  ;  ;  ;  ;  ;  

上海金融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亚洲及太平洋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思考_国际金融中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