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媒介整合与传媒业的未来_媒介策划论文

国际观察:媒体融合与传媒业的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媒业论文,未来论文,媒体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传媒业在文化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在互联网进入云计算、大数据的时代,传统媒体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以报纸为例,近年来一些国际著名的大报都遇到危机,世界上发行历史最长的报纸、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英里克斯邮报》2007年正式停刊,并转为单一的“纯网络版”继续运转。知名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自2009年4月起停止平面报纸的印刷,仅在网络上发行。2010年9月8日,《纽约时报》主席和发行人苏兹伯格在伦敦宣布:“我们最终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停止《纽约时报》的印刷,日期待定。”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电视的收视率也在迅速下降,电视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它已不再是家庭的核心与荣耀。它的面前大多只有一些中老年人在守着,因为互联网的浩瀚信息更加吸引年轻一代。那么,传统的传媒业怎么办?唯一的出路是加入到媒体融合的大潮流中。

      

      什么是媒体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但此后,先是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介形式开始向数字媒介转变,所有的传播技术都快速地融合成了数字形式,互联网逐渐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融合。此后,网络技术的推动,又使得媒介融合得以脱胎换骨,形成了网络报纸、电子杂志、网络广播、播客、网络电视等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并最终使得媒介融合成为建构媒介化社会的核心力量之一。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等;而广义的“媒体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也就是说,“媒体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近年来,在国内,媒体融合尚处于雏形阶段,但也显示出广阔的扩展空间。最常见的是报纸与网络的融合。今天,国内大大小小的报纸几乎都有各自的网站、电子版。在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中,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各平面媒体,与奥一网、南方网、南方报业网、南都网等多个网站优势互补,对奥运赛况进行滚动式播报,让读者切身体验奥运脉搏,充分体现出报网整合互动的优势。电视与网络的融合也蔚然成风。据统计,新浪网已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几十家有影响的电视台开展了合作。国内知名的光线传媒是一家娱乐内容的生产商,以往主要依靠的是电视渠道推送产品。2010年,光线传媒与新浪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新浪推出“光线娱乐频道”。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合作不仅是新浪提供平台,光线提供内容的一次单向合作,而是一次双方全面互动,互为开放的一次合作。光线每天的各种热点娱乐人物及事件报道,每日制作6小时的电视节目,每年上百场大型活动,以及每年十部以上的电影资源,新浪将以“战略合作伙伴”身份,通过图文新闻、视频点播直播、微博互动等手段第一时间对活动及事件进行全网宣传报道,受众参与的全程网络互动环节将会同时体现在光线的后续节目制作中,并以视频的形式与电视同步呈现给观众全面、立体的循环互动,将为娱乐节目制作方及受众同时带来全新的体验,让受众真正感受到“新信息时代”的快速、全面,尤其是互动参与的美妙享受。光线总裁王长田表示,合作并非是简单地把电视内容放入互联网,而是着眼于为互联网量身定做内容,让光线的视频内容从宣传到播出的渠道更加立体化,形成全面有效的信息循环。

      媒体融合发展的更高层次是全媒体化——媒体全方位、立体化融合。全媒体化,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不少报业集团或报社从2008年起,打出“全媒体”概念,并在这一概念下加大力度向新媒体领域进军,纷纷提出“全覆盖、多终端”,这反映了纸媒在媒体融合时代的进取之心与进取之举。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通过2008年奥运会的运作实践,提出自己要做一份“有声有色、24小时不间断的报纸”;又如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提出要由“报纸社”转型为“报道社”。以往报纸的广告语,多是定位在自己的品质和社会职责,如《南方都市报》的广告语是“办中国最好的报纸”,而今天又添加上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南都,无处不在”。很多报业集团都建立了全媒体数字化平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创建的“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比较具有代表性,在这一全媒体数字平台中,集团记者采集的同一个内容包含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素材,进入全媒体数据库。利用待编稿库,不同媒体、部门可以很方便地一起完成选题策划,人员本属于不同部门,但在统一选题中要统一行动,分工协作,如包括多媒体采访和资料准备工作等。成都传媒集团以成都商报社为核心,组建了多媒体集群,并设立了媒体融合工作室,统一调配采访、报道力量,使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资源初步实现了共享。

      

      “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加法。有的媒体说,“我现在是全媒体了,我有报纸、网络、手机报”,但媒体融合不是多种媒体传播形式的简单叠加,而是融合在同一个平台上。比如说报道公审薄熙来,报纸上只能用一个版,但是在全媒体的平台上,比如手机终端、PC也可以看,一点击就是一个专题,关于薄熙来这个人,有图片、文字系列,这是所有报纸不具备的,把网络的特点加进去了。过去一个记者采访一篇新闻,只写文字就可以了,现在还要提供图片。报纸以全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又跟自己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结合起来。只有把自己全媒体的所有手段融合在同一个界面上,这才是真正的“媒体融合”。所以媒体融合最终是要考验一个媒体集团怎么把多媒体的手段融合在同一个平台。

      传统媒体实现媒体融合,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观念的革命,是要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创新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利用新的思维拓展新闻写作的内涵和外延;是要通过新媒体跳出自己的媒介限制,吸引更多的读者,创造更大的价值。更进一步说,媒体融合是为了生产更多严谨、客观、丰富的新闻产品,引领社会主流价值和判断。全媒体之新,不仅是内容之新、形式之新,更是观念之新。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不仅是把报纸的内容搬到网络、平板电脑和手机上,而是应聚合多种信息元素、综合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新媒介技术搭建平台,向受众提供最现场化、最易理解、最易获取的新媒体产品。所以说,传统媒体通过媒体融合真正进入全媒体时代,还有一段艰辛的探索历程要走。

标签:;  ;  ;  ;  ;  ;  

国际观察:媒介整合与传媒业的未来_媒介策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