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理论设计与实际工程实施差异性优化对策研究论文_魏金辉

幕墙理论设计与实际工程实施差异性优化对策研究论文_魏金辉

上海宸合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201800

摘要:幕墙作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直接影响到建筑视觉效果及使用者舒适性。幕墙在设计环节起到及其重要性,对后续施工有很大影响。因幕墙设计过于理论化,使得施工难度大,质量监督难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在加强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配合施工工艺及现场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幕墙设计理念;施工质量;改进方向

引言

幕墙设计应满足建筑幕墙规范的前提下,还需考虑现场施工工艺,现场环境,运输等外部因素,从而设计出适合当前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既能施工简单又能提高施工质量。

1 幕墙设计理念

幕墙设计应满足以下四点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安全、经济、功能、美观。

1.1 安全:

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保证安全,针对性考虑幕墙体系的结构安全性、施工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幕墙构造设计结合国内外相关规范标准以及相关技术要求综合考虑结构稳定性及安全性,保证抗震安全,并引入合理的措施保证消防安全和防雷安全。

1.2 经济:

在满足建筑安全性要求及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要求做到材料和能源使用最小化,通过反复优化和精密计算确定幕墙自身结构型材用量及幕墙支撑钢结构用钢量。

1.3 功能:

幕墙设计在满足自身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追求升华,例如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提升节能效率。同时,幕墙功能也服务于建筑功能,根据建筑功能要求结合美学要求,对幕墙选材及构造进行优化设计。

1.4 美观:

在追求美观的同时,首先尊重并且重视建筑的整体设计,幕墙设计在于完善幕墙的建筑功能及效果,使之与建筑及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及建筑本身的品质。

在满足幕墙基本设计理念同时,应考虑实际施工中会出现的隐藏问题。以下列举为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 长沙市泊富国际幕墙屋顶游泳池为改造项目

长沙市泊富国际幕墙屋顶游泳池为改造项目,总幕墙面积1500平方,为屋顶游泳池改造项目,建筑顶标高为31.35米,底标高为22米。主要幕墙系统有全玻附加玻璃肋幕墙、半隐框架式玻璃幕墙、铝板幕墙、点式玻璃采光顶等。

在此项目中笔者担任主设计师,根据建筑师及业主要求设计方案图与沟通,深化施工图及现场技术支持等工作。

在施工期间安装全玻附加璃玻璃肋系统中个别几个玻璃肋破碎,根据多方检查核实主要原因产生于不锈钢夹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玻璃分格尺寸:宽2400mm 高2550mm;

玻璃肋高度:6.9米

面玻璃:12Low-E +12A+12mm全超白钢化中空玻璃;

玻璃肋:15+2.28PVB+15mm全超白夹胶钢化玻璃

主体连接:采用上部吊挂式下部做U槽玻璃入槽落地形式中间用不锈钢夹具与立面玻璃连接,玻璃分格处内侧做玻璃肋,玻璃肋用吊挂式顶部开孔连接至不锈钢夹板再焊接支钢龙骨。

针对上述问题做出以下分析:

1)由于玻璃开孔时,两片玻璃为大小孔,且夹胶过程中,两片玻璃孔位不同心。

由此导致的第一个不利因素:开孔部位的集中力只作用在一片玻璃孔壁上。在结构计算中考虑此不利因素,计算时在只考虑一片玻璃孔壁受局部承压时,符合受力要求,且与实际受力情况相同。

由此导致的第二个不利因素:螺栓联合受力时,螺栓孔受力工况与理论结构计算工况不同,个别螺栓孔集中应力过大,使玻璃肋破损。

分析上述不利因素,提出如下优化建议:在夹胶玻璃孔与螺栓的缝隙中注入“喜利得HY70胶粘剂”,密实玻璃孔与螺栓之间的缝隙。注入的胶可转移夹胶玻璃与螺栓之间的横向力,使两片玻璃的孔壁联合承受螺栓产生的局部应力。并且使实际的螺栓孔受力工况与理论结构计算工况相同。减小由于玻璃在开孔与夹胶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

2)全玻璃幕墙系统中,在不锈钢夹具与玻璃肋之间使用“AB青红胶”与不锈钢螺栓联合受力,在第一条意见整改的同时,检测已安装的不锈钢夹具与玻璃肋之间使用的“AB青红胶”,是否按厂家规定的要求进行使用。对未达到使用要求的部位,进行整改,并确保打胶质量及可靠性。

3)有关玻璃肋稳定性及伸缩量的问题。

玻璃肋采用上端吊挂,下端入槽的结构方式,并在玻璃底端与槽底之间,预留足够的空间。此方案有如下优点:①保证玻璃肋在温度作用下的伸缩空间。玻璃肋在温度作用的伸缩量为9mm左右,设计时在玻璃底端与槽底之间预留20mm的空隙。完全满足伸缩要求。②确保了其受力模型为拉弯构件,避免了压弯构件产生结构失稳的问题。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基本上解决了玻璃肋破碎的问题。

3中国银行信息中心(上海)二期项目幕墙分包工程

中国银行信息中心(上海)二期项目幕墙分包工程由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开发建设,总幕墙面积56100平方。幕墙设计范围包括档案中心、单证中心、研修院、综合楼共四个单体组成,最高建筑高度55米,总幕墙造价为1.3亿。主要幕墙系统有明框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开敞式石材幕墙,铝合金百叶,雨棚等。

在此项目中笔者担任部件设计师,深化施工图、绘制加工细目及现场技术支持等工作。

经多次下雨后,幕墙出现多处漏水情况。在结合施工图及现场考查找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经过现场勘察及淋水实验,分析得出漏水根源在于以下几点:

1)石材柱竖框层间伸缩缝处没打好胶,水从竖框腔体进入室内。因用于石材钢架连接,竖框型材开出几个墙体且此墙体没有插芯,在伸缩缝处打胶容易从型材墙体滑落,而且石材是开放式系统,水从伸缩缝直接渗进室内。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因石材柱竖框间伸缩缝比较大,直接打胶粘不牢容易掉进腔体里,所以石材柱竖框腔体内先贴双面贴后打上发泡剂,等发泡剂凝固后割掉漏出部位,然后周圈打胶保证打胶厚度起到防水作用

2)明框玻璃幕墙和竖明横隐半隐框玻璃幕墙中,安装玻璃时先用小段临时压板固定后玻璃周圈打胶,等胶固化后拆掉小段压板再补打密封胶。因安装工人在临时压板处打胶时没按施工要求打胶或者干脆不打胶,导致水从此缝隙直接进入室内漏水。因渗进的水在玻璃内侧腔体里一直往下流淌,室内漏水很难判断具体的漏水点,是否是漏水点周围漏还是从顶部流下来的,必须大面积拆压板找漏水点,看似简单的问题修补起来困难工作量又大。

针对上述问题对现场质检员及施工安装工人进行统一培训,施工前再次强调要点及现场技术交底外,在设计上做了方案调整。标准明框幕墙为玻璃与型材支座间打胶后玻璃压板与玻璃间压胶条,胶条是可见的密封胶是在内侧隐藏的。现改为玻璃压板和玻璃间使用短胶条后胶条边部打密封胶,使密封胶为可视部分胶条为隐藏部分。此方案可以免去临时压板的工序,打胶质量可以一目了然,既节省材料又减少工序,容易检查漏水点好修补等优点。

4 结论与建议

幕墙设计不能仅限于图纸上,应主动对现场施工进行了解和学习。理论仅仅是理论,多了解现场施工工艺及现场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不能过于理论化。幕墙施工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困扰的问题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之一,各岗位都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从设计角度出发,也应提高图纸质量,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这是我们要改进的部分,也是提高自身能力和竞争力的一种方向。

参考文献:

[1]邓志嵘.幕墙设计对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影响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4):112-113.

[2]汪鹏翔.探讨建筑幕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6,(06):25+27.

[3]古铁山.建筑幕墙设计分析[J].建筑知识,2016,36(07):5-6+11.

[4]陈忠平.建筑幕墙设计的重点与看法[J].门窗,2016,(07):9+11.

论文作者:魏金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  ;  ;  ;  ;  ;  ;  ;  

幕墙理论设计与实际工程实施差异性优化对策研究论文_魏金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