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影像工艺传承方式的研究论文_马萱玮 贺钰翔 刘铸松

传统影像工艺传承方式的研究论文_马萱玮 贺钰翔 刘铸松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暗房工艺 互联网 传承方式

一、暗房工艺与互联联网结合的传承方式

据CES 2017消息:继Kodak柯达宣布部分胶片品牌复产可能之后,另一个胶片大牌ADOX也公布了自家的胶片专门店计划。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影像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繁荣,传统暗房工艺技术再次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手机摄影成为摄影最普遍的方式之一。新技术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传统影像工艺的传承问题。对于传统暗房工艺的传承方式的研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是非常合适而且实用的。对于传统暗房工艺,普通大众接触到的机会很少,因此,人们对于传统暗房的工作流程,特点并不是十分了解,目前市场上有相关的书籍介绍,但是文字性的介绍并不能直观的反应出工作原理,而单纯的视频记录也有其弊端,观者不能对于每一步骤有清晰地认识,对于有疑问的部分也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而互联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传统工艺很好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或者利用C++语言制作出一个App用来对大众进行传统文化的知识普及,为那些无法用单纯的文字和视频展示的传统工艺提供另一种传播的手段和途径。

由于暗房操作的步骤。要求之多,目前市面上有小型简易的暗房设备,对于胶片摄影爱好者,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工具。在线下制作的过程中,为了更加全面的让观者了解暗房工艺,甚至为观者提供接触暗房的机会。可将app中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真正的暗房技术在线。第二部分为简易暗房的操作步骤。第一部分的主要功能为:知识普及,增加人们对传统工艺的了解和兴趣。第二部分的作用为:在掌握了第一部分暗房技术的相关知识后,结合第二步部分的教程,步骤,找到一种可以自己尝试体验的方式,对暗房工艺做更深层次的探索。在拍摄介绍暗房环境的基础上,使用Unity3D软件,模拟暗房环境,尽可能构建真实的3D环境,如同VR游戏一般的效果,让操作者通过触碰,实现空间上的拉近和换景等功能。采用二维三维结合的方式进行内容上的介绍和普及,让操作者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传统暗房工艺,在掌握了相关内容的基础上,

在线下通过视频、照片、文字、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对传统暗房的工艺流程做整理,介绍。线上利用微信小程序,或app的形式,将线下整理的材料加工完善,放置到网络上,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传统暗房的工艺流程,及洗相的基本操作,通过最直观简洁的方式进行传统知识普及,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们关注传统暗房的相关信息,使传统工艺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消失殆荆

传统工艺凝聚了文化的智慧,简单的工艺中体现的审美价值相比于商业价值显得更为重要,传统工艺从某些角度来说更是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传统影像工艺,也是保护优秀的文化资源。如今,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很多传统工艺由于保护传承方式的不当,或者是外来技术文化的冲击,已经不复存在。对于传统影像工艺的传承,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否则随着数码摄影,手机摄影的普及,胶片摄影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以至于到最后摄影的基础都被丢掉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除了拓宽传承方式以外,更需要通过基础文化教育来增强年轻人对传统工艺的理解,加强对传统工艺继承人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探索传承方式的过程中,同时还要注意:创新不代表标新立异、摒弃传统,而是要在保证传统工艺的精髓和本质的前提下推陈出新,找到更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正处在互联网时代,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催生传统技艺的改良、创新和发展,可以切实让传统影像工艺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提升传统工艺自身的适应力、竞争力、吸引力。

二、传承传统工艺的意义

传统影像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摄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种传统工艺的发展,壮大,传承都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很多传统工艺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很多传统工艺在传承的过程中面临着被同化,被包装的问题,甚至有些已经丧失了本来的内容。对于传统工艺的传承,应该把握好其内涵与精髓,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征进行传播,而非摒弃一切,追随潮流。

促进传统工艺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要采用客观有效的方式,从而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保护。除了书籍记载,博物馆、文化馆保存等方式,更应该考虑如何拓宽传承方式。选择以暗房工艺为研究对象,就是考虑到该传承方式的特殊性,单纯的文字记载,或者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并不能让人们充分的了解传统暗房工艺究竟是什么,唯有更多的普通大众对一项传统工艺的关注度提高,这项工艺传承发展的可能性才能更大。

互联网传播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性。因此,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方式,可以突破以往传承方式的局限性,结合数字时代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运用数字化的方法与理论,以传统暗房影像制作工艺为例,探求影像工艺传承过程中的阻碍因素、思考其未来发展要求及传统暗房的数字化传承模式。进而将传承模式普及到中国传统技艺的不同领域,使传统文艺逐渐融入到数字时代的浪潮中。从而完美地实现传统技艺的传播及传承,使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历久弥新。互联网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去学习知识,而且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无论是传统的工艺还是当代的创新,他能最大限度的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帮助更多的人们掌握了解一项传统工艺。互联网在传递信息的速度快的特点也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信息,这无疑给信息交流和商贸活动提供了快速的通道。

传统工艺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传承过程中除了对于技术的传承,我们更应该关注在技术背后文化层次的内涵,进而提高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呼吁更多的人要继承传统,在创新中不忘传统文化,增强中国人对文化归属感和文化价值的追求。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并在文化传承中加入现代科技和创意,对于传统工艺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互联网时代,除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多影响人们的还有开放性精神。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将传统工艺融入其中,更是用开放性的心态解决问题,让用户除了自己学习,还可以进行交流,经验分享,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伴随当今社会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驱动当今社会变革的不仅仅是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了,无所不在的网络,数据, "互联网+"不仅仅使互联网加入了更广泛的计算、数据、知识,还推动了知识的创新和发展,并且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结合时代特征,让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提供技术支持,这样不仅技艺得到了有效传承,同时还为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论文作者:马萱玮 贺钰翔 刘铸松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传统影像工艺传承方式的研究论文_马萱玮 贺钰翔 刘铸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