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议论文教学的一些基本知识_文学论文

了解议论文教学的一些基本知识_文学论文

了解一点议论文教学的基本知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议论文论文,基本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学阶段语文课标教材中的议论文作品寥寥落落,难觅踪影,给人以恍若隔世的感觉。全国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议论文或者以“议论”为主的课文,加起来不足30篇,表现出教材编写中的一种严重失衡与滞后现象,有些版本的教材甚至连一篇议论文课文都难以发现。与之相应的,是议论文阅读教学研究的薄弱,键入“小学语文议论文阅读教学”的关键词查询中国知网,居然查不到有关的学术论文。

      2011年版的新课标也在小学语文议论文教学面前表现出谨慎的态度。在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的阐释中,指出了“阅读叙事性作品”“阅读诗歌”“阅读说明性文章”的教学要求,甚至还指出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的教学要求,但对“议论文”的教学要求却只字未提。

      小学语文教材中少有议论文课文的原因:一是缺少对小学学段与初中学段在语文教学上顺利衔接的关注;二是没有关注到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广大小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三是陈旧的教学观点、习惯与做法的影响。由此也使小学第二学段、第三学段阅读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综合性受到了影响。但从小学生需要接受读写训练及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全面发展两个方面来看,我们仍然要非常关注并研究小学阶段的议论文读写教学。

      一、要了解小学议论文教学的基本状况

      1.从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的要求与标准来看,课标提出了“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一具有共性的阅读教学要求,此中当然也包括议论文的教学。

      2.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已经自然地出现了议论文课文,如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中就出现了规范的精短议论文《说勤奋》,小学五年级出现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陶校长的演讲》《读书莫放拦路虎》等一批议论文课文;人教版六年级教材选用了规范的长篇议论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西师大版教材六年级有胡适的演讲《毕业赠言》、有毕淑敏的美文《我很重要》;冀教版六年级有美文《成长靠你们自己》《壮哉少年游》;沪教版六年级教材中还出现了难度很大的文言文议论文《为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

      3.小学生的习作训练中,“读后感”是必不可少的一类。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七”中安排了“写读后感”的作文训练;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六”中设计了“写一篇读后感”的训练;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训练是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写出真实的感受和理解;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语文乐园七”在习作训练中这样安排道: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有那么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曾经深深地打动过你的心。何不把这种美妙的感觉记录下来呢?写读后感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4.从初中学段的阅读训练要求来看,课标明确地提出了“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的教学要求;但“初中”有时也包括“六年级”。沪教版语文教材、鲁教版语文教材,就是着眼于四年制的教学而编写的。

      以上基本状况告诉我们,在“具有议论文读写训练的教学素养”的要求面前,小学语文教师无法回避。

      二、要了解语文教师应有的知识储备内容

      研究小学议论文的阅读教学,要十分关注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没有这些储备,就没有教学所需要的学科教学知识,就张口难言,就是门外汉,就无法进行或胜任与“议论文”有关的读写教学指导。

      我们需要知晓的一些基本的知识有:

      1.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表达主观判断、阐发见解、宣示主张、论证事理的文章,是以理服人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写成的各类文章的总称。

      2.议论文,从表达的目的来看,有立论文与驳论文之分。从议论的对象看,文章或表达对事理的见解,或评论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或辩驳不同的观点。从文章的体式看,有政论、评论、宣言、声明、报告、演讲、按语、杂文、学术论文、科普论文、读后感等。

      3.每一次成功的议论都包含一些必不可少的因素,人们就把这些因素叫做议论的要素。议论的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即所要表达的观点。这个观点行之于文,就是论点。在论证的过程中,有时将论点有层次地分解为两个或几个观点进行阐释,它们就是“分论点”。

      论据,是证明观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统计数据等。作为论据的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公认的事理等。

      论证,就是组织材料证明观点的论说过程,论证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严密的逻辑性,是论证展开的基本要求。

      4.中小学阶段的议论文读写教学,可重点关注如下三种体式:(1)阐释体,这是按特定的目的或要求对某种事理、观点或问题进行阐述和论证的文章。(2)评论体,这是对特定事物、特定言行进行评价的文章,如时事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学评论、体育评论等。(3)引申体,即狭义的“读后感”。这也是根据特定材料写成的论说文,但主要不是对特定对象的分析与评价,而只是把材料作为一个引子,借题发挥。

      5.在摆事实进行论证的时候,用数量众多的简例证明论点或分论点的用例方法叫做“集中用例”,用详细叙述的几个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证明论点的用例方法叫做“并列用例”。在讲道理进行论证时,有一种常用的方法叫做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一种说理的手段,运用这种论证方法,能够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观点。

      6.一般的议论文有四种不同的思路形式:(1)总体分说式,如《谈骨气》,论证部分采用的是多方面展开的并列思路;(2)正反对比式,如《纪念白求恩》,运用正反对照的方法,充分而有力地论证观点;(3)逐层深入式,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运用的是单向纵深展开的递进思路;(4)由此及彼式,如《滴水穿石的启示》,由“滴水穿石”引入,重点议论“持之以恒”的作用。

      7.在中小学生议论文写作训练中,有一种特别的说法叫做“一事一议”。即对一件事、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种表现或一个概念、观点进行议论分析。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基本写法,一般是以简洁精炼的文笔,先要言不烦地介绍事件或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然后围绕一个要点、一个中心进行议论。“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写作训练,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功训练。

      三、要了解小学议论文读写教学的基本指向

      除了要了解背景、认字识词、文意概括、修辞方法辨析、课文读后感悟这些“通用”的阅读训练之外,对于小学议论文的教学,我们还需要在关注其文体特点的基础之上,突出如下四个方面的基本教学指向。

      (一)落实知识教育

      这是议论文读写教学中的最基础而又最显本质特点的教学要求。知识教育的重要作用就是使学生增加知识、形成语感、形成文感,逐步养成观察、判断、分析、鉴赏的能力。如《说勤奋》一课,我们可以利用课文顺势地、有选择地进行有关“立论”“论题”“论点”“论证”“事实论据”“并列用例”“选例经典”“用例角度”“开篇设问”“古今顺序”“总分结构”“叙议结合”等知识教育,让学生既积累知识,又提升分析能力。

      (二)训练分析能力

      即利用课文训练学生的阅读分析技能。如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片段: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这里可以设计的技能训练内容有:课文情感朗读、尝试“添加”论点、进行层次分析、用例特点阐释、文段美点赏析、补充事实论据等,这都是学生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能够表现出阅读训练的正确方向。

      (三)强调背诵积累

      加强对美文美段的利用,加强学生的课堂积累,是高效阅读教学的策略之一,这种策略也特别适用于议论文的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议论文课文不多,应该愈加引起我们在背诵积累方面的重视。

      如,下面的课文片段,都是极好的课中读背材料: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的所能。”

      (玛丽·居里《我的信念》)

      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提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地方……

      没有人能代替我,就像我不能代替别人。

      (毕淑敏《我很重要》)

      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背诵积累训练,是惠及所有学生的、让学生的受益面达到最大的训练,远比空洞零碎的讨论强得多。

      (四)指导写作方法

      小学阶段的议论文写作训练,最重要的是读后感。读后感是一种材料作文,是一种引申性作文。指导小学生写好读后感,在教师的教学技能方面,首要的要求是用好例文。要给学生提供规范简洁的例文,指导学生体味、提炼例文中读后之感的写法,包括拟题、开头方法、结尾方法、行文、展开的一般形式等。

      在体式方面,主要是指导学生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

      一是要训练学生表述所读材料的技巧。训练点要落实到两个方面:(1)浓缩内容,简洁叙述,交代清楚;(2)叙述材料时要配合自己“感点”的需要,材料叙述完毕,“感想”应能水到渠成地引发出来。

      二是要训练学生流畅表达的技巧。训练的内容可落实到:(1)文章内容要简明。一篇读后感只集中地谈一个方面的感想,不东扯西拉、横生枝节。要抓住最能够使自己联系实际、进行阐发的感受来进行阐释。(2)基本思路要到位。“起”要引,“承”要议,“转”要联,“合”要结。此结构是基本结构,在写作中,可以适当加以变化、组合。(3)感点确立要灵活。通过“感”,陈说一种认识;通过“感”,证明一个观点;通过“感”,发表一种评议;通过“感”,表达一种情感;通过“感”,批评一类现象。

      三是要训练学生对开篇所引材料进行照应的技巧。在论说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及开篇主题,至少在结尾时要注意照应,防止给人一种文气隔断之感。

标签:;  ;  ;  

了解议论文教学的一些基本知识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