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泪囊炎患者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石婕

慢性泪囊炎患者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石婕

(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眼科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前后临床护理。方法:对4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准备,术后临床观察与精心的护理。结果:40例患者术后冲洗泪道通畅无分泌物;39 例泪囊区皮肤愈合好,平整,无红肿;1例因瘢痕体质切口有轻微瘢痕增生。结论:泪囊炎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患者自觉溢泪症状改善或消失,疼痛减轻,获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209-02

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泪液滞留于泪囊内,引起细菌大量繁殖,导致感染。临床上以慢性泪囊炎较为常见,急性泪囊炎常因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而来。慢性泪囊炎以溢泪为主要症状,检查发现结膜充血、内眦部位的皮肤浸渍、糜烂、粗糙肥厚及湿疹。泪囊区囊样隆起,用手指压迫或行泪道冲洗,有大量黏液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反流出。分泌物培养可找到化脓性细菌[1]。由于分泌物大量潴留,泪囊扩张,可形成泪囊黏液囊肿。选取临床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0例临床治疗手术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40 例(4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其中男10 例,女30例;年龄 16岁~77岁,平均年龄 40±3.5岁;左眼16例,右眼24例;患者溢泪流脓时间1个月~25年,平均8±2.5年。X线泪道造影检查可了解泪囊大小及阻塞部位。

1.2 方法

经皮肤径路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术中开通入造骨孔,将泪囊和中鼻道黏膜吻合,使泪液经吻合孔流入中鼻道。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由鼻内径路行手术,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术后处理简单、恢复快、面部不留瘢痕等优点。急性泪囊炎的治疗主要是抗炎症治疗,局部、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待脓肿形成后,再做切开排脓或行手术治疗。

2.护理

2.1 慢性期护理

指导正确滴眼药,每次滴眼药前,先用手指按压泪囊区或行泪道冲洗,排空泪囊内的分泌物后,再滴抗生素眼药水,每日4~6次。冲洗泪道选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行泪道冲洗,每周1~2次。冲洗时根据冲洗液体流向判断泪道阻塞部位:冲洗无阻力,液体顺利进入鼻腔或咽部,表明泪道通畅;冲洗液完全从注入原路返回,为泪小管阻塞;冲洗液自下泪小点注入,液体由上泪小点反流,提示泪总管阻塞或鼻泪管阻塞;冲洗有阻力,冲洗液部分流入鼻腔、部分反流,提示鼻泪管狭窄;冲洗液自上泪小点反流,同时有黏液脓性分泌物,为慢性泪囊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经皮肤径路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护理

2.2.1术前护理 在手术前3天用抗生素滴眼药水并行泪道冲洗。术前1天使用1%麻黄素滴鼻有利于鼻黏膜收缩,有助于引流,预防感染。向患者相关疾病知识,解释手术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泪囊鼻腔吻合术是通过人造骨孔使泪囊和中鼻道吻合,使泪液经吻合孔流入中鼻道。

2.2.2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取半坐卧位,术后24h以内可以进行面颊冷敷,以减少出血和疼痛。手术后的第二天开始给予1%麻黄碱液、雷诺考特喷务等喷鼻黏膜,引流收敛,达到消炎、止血、改善鼻腔通气功能。注意鼻腔填塞物的正确位置,要求患者不要拉动填塞物,不要擤鼻涕,挖鼻腔,以免填塞物松动或脱落,引起出血。

对泪道的护理时,应用抗生素滴眼液,滴药时,患者面部处于水平略健康眼睛的位置,有利于液体聚集在患眼内眦,实虹吸入泪道,提高创面局部的药物浓度,促进局部炎症消退。注意患者保暖,预防感冒[2]。术后当天饮食应温凉,多吃水果和蔬菜,加强营养,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烟、酒,不要喝茶和咖啡。

2.3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护理

术后鼻或口腔短时间内会有少许血但不需要处理,如果有大量鲜血沿前鼻流出,或吐出出血分泌物,颜色鲜红的可能是活动性伤口出血,应及时处理并通知医生。术后3~5天,在鼻内窥镜下彻底清洗鼻腔,减少腔内结痂和粘膜炎症,加速愈合。术后应用抗生素和地塞米松治疗泪道冲洗,每日1次,连续1周。冲洗时注意动作轻柔,应沿泪道方向缓慢地进针。如果植入人工泪道,不应用力揉眼睛或牵拉泪道,以免人工管脱落。教会患者正确使用滴鼻药和眼科的方法,定期坚持复诊。内镜下彻底清洁鼻腔、凝血块、分泌物、痂皮。按时冲洗泪道,冲洗泪道分泌物,避免泪道阻塞[3]。

2.4 急性期护理重点

指导正确热敷和超短波物理治疗,以缓解疼痛,注意预防烫伤。按医嘱应用有效抗生素,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切忌泪道冲洗或泪道探通,以防止感染扩散,引起眶蜂窝织炎。脓肿形成前,不要用力按压,以免脓肿扩散。脓肿受限后,打开切口或引流脓液或在内镜下进行引流。

3.结果

40例患者术后冲洗泪道通畅无分泌物;39 例溢泪症状改,疼痛减轻。泪囊区皮肤愈合好,平整,无红肿;1例因瘢痕体质切口有轻微瘢痕增生。

4.讨论

对慢性泪囊炎的治疗,重建泪液引流路径,阻塞解除后炎症也自然消退,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无论采取何种手术治疗要取得满意的疗效还需要积极有效的护理作保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的配合、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术后加强基础护理,是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必要条件[4]。积极治疗沙眼和鼻炎、鼻中隔偏曲等鼻部疾病,预防慢性泪囊炎的发生;积极治疗泪囊炎,可预防角膜炎和眼内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高群芳.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3):333-334.

[2]韩二俊.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8例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12):2032.

[3]李雪君.鼻内镜下经鼻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1):87.

[4]路庆芳.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6):194-195.

论文作者:石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慢性泪囊炎患者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石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