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论文_王亚琼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论文_王亚琼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阿拉善电业局阿右旗供电分局 内蒙古阿拉善 7373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电网得到迅速的发展,不管是从范围还是运行工作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得大量的综合自动化电力投入国家电网的运行工作上。就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措施,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的水平和安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安全管理

1 引言

就我国电力系统目前的发展状态来说,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当中的一些内容仍然处于研究、开发或者是试用的阶段,还不能够全面的投入以及使用。必须严格的根据自身实际条件着手,科学的进行统筹安排工作,并且以循序渐进为基本原则,做好相关的项目规划,这样才能够确保项目开展的科学性、有序性以及适应性,才能够真正的赋予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意义,最终也才能够建设出适合自身城市发展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真正的起到对城市的促进作用。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和问题

2.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计存在问题

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起步比较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我国也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电力系统的改造,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还不够成熟,导致了现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在设计中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范本,现在,我国在进行国家电网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局限性,导致了其不能提高效率,在电网的建设中还出现很多的事故。我国的电网建设还不成熟,虽然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改造,但是还是不能解决城乡电网统一的问题。所以,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使用的过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能实现兼容性,在不同的设备上不能同时使用,其接口是不一样的,而且出现了设备之间不能连接的问题。现在,国家电网的覆盖范围比较大,各个地区在进行电网建设的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是不统一的,使用的电力设备也是不同的,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计的过程中,在管理上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这也给管理带来很大的难题。所以,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分析不同地区使用的电力设备的共同点,能够使自动化系统具有兼容性,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上使用。

2.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的设备存在问题

在使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设备很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各项指标和不合格,在选择电力设备中,为了能够减少经济成本,他们就会忽视电力设备的性能,导致了一些实用性不强的电力设备也投入到使用中。在使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对技术的成分要求比较高,在工作的运行过程中没有制定安全标准。尤其是工作人员在管理中缺乏责任感,他们的专业知识也不够扎实,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对自动化技术的操作上会存在失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运行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上存在着经验不足的问题,对国家电网构成威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的使用中,会出现各类干扰问题,不能使系统稳定的运行,对电力系统产生很大的隐患。

2.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管理上存在问题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管理中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这些管理人员的素质并没有达到要求,当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出现故障的时候,都依靠厂家来维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维护人员匮乏,导致我国国家电网的安全受到威胁。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注重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维护人员的培养,促进安全的宣传和教育,防止在使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管理方案也不理想,这就导致了管理人员不负责任,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措施

3.1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维护水平

通过建立一批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方面具有高专业素质的人才队伍,并不断加强培训和教育,全面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从根本上解决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上推卸责任和三不管现象。而且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因此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应该将信息化大力发展,数字化电网和数字化变电站的开发能够有力地保证我国电网工作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使电网中的运行数据进行综合信息和通信信息进行高效的采集和处理,从而达到规范和统一电网的有效管理目标,而且能够大幅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水平,使我国的国家电网运行更加稳定和安全,并且能够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有效降低工作运行成本,这对于我国的城乡电网改造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3.2科学合理地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模式进行设计

由于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上我国并没有足够的经验,因此在对我国国家电网综合自动化的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从而科学、合理、高效地进行设计,尽可能控制事故的发生频率。从专业的角度上看,为了保证电网工作运行安全和效率,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进行设计。第一,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分布式的结构设计,通过电力系统中的所有控制、保护、测量、报警等信号在单元内处理层数据信号的模式并通过管线来传输至电力系统的控制设备,在结构设计上让各个单元相互独立,避免单元内的相互影响。第二,可以加强电力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来进行自动化技术的管理。由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由标准化的硬软件组成的,并在电力系统中配有标准的串行通讯接口,在不同的电网环境中能够灵活地适应自动化的需要,并能够在未来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和电网改造中实现变电规模和电网功能扩充的需要。第三,通过简化电力系统来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对电力系统大幅的简化二次接线,并使用高质量的多功能继电器来对传统和有质量问题的继电器进行替换,再对开关柜和主控制之间的界限进行合理地分布式设计,从而达到开关柜内接线简化的效果,有效避免因操作不慎造成安全事故问题。这三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水平,并确保电网工作运行安全。

3.3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标准化

只有充分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工作运行中的标准化,才能够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保证电网运行工作的有序性和高效性,同时实现标准化能够避免电力系统因无法统一标准而出现问题。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确定适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统一标准和规范条件,并在实际的工作运行中使这种标准在电力系统的功能发挥上达到高效。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所需的故障录波、通讯控制器、无功装置与通讯控制器、保护与通讯控制器、RTU与通信控制器、通讯控制器与主站、小电流接地装置与通讯控制器、通讯控制器与模拟盘等设备都必须要做到与自动化技术接轨的统一标准,从而避免因为标准化缺失而带来的各种电网安全事故和问题。

4 结束语

当前,对于电网运行工作的要求是“安全、可靠、经济、优质”,如何达到这一要求,是电力系统整个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得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电网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应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采取最优的管理策略,运用最先进的管理方法,来实现安全管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目标。通过不断完善和更新管理技术,为我国电网的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晓光.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3(8).

[2]杨曰利.浅析计算机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有机结合[J].神州,2013.

论文作者:王亚琼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论文_王亚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