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总体上把握初中物理学科思想论文_薛海艳

如何从总体上把握初中物理学科思想论文_薛海艳

(蓬溪县槐花乡小学校 蓬溪 629108)

【内容摘要】:物理学是用来“描述各种物理现象,找出各种物理规律,利用规律服务人类”的学科,如果我们掌握其规律,学习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对我们学好物理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总体 把握 初中物理学科 思想

每门学科都有它的研究范围,都有它的作用。物理学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其实物理学是用来“描述各种物理现象,找出各种物理规律,利用规律服务人类”的学科。如果我们掌握其规律,学习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一、描述各种物理现象,是学习物理的基础。

1、什么是各种物理现象

凡是与力的现象、热的现象、声的现象、电的现象、光的现象、原子及原子核的运动及变化有关的现象称为物理现象。比如:推、拉、提、压等与力有关的现象;温度、分子运动等与热有关的现象……。

2、如何描述各种物理现象

描述某个物理现象前一般都会做出一系列的规定,比如为了描述物体的长短,引入长度这一概念,规定了长度的定义、作用、符号、单位、测量……,再比如为了描述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摩擦、碰撞、吸引、排斥等现象,引入力这一概念,规定了力的定义、作用、符号、单位、测量……,可见,由于物理现象很多,为了描述的对象就很多(每门科学开始学都一样),这样引入的概念就很多,与该概念相关的内容就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规定、这些概念及相关的内容必须记清楚,必须区别开来。

其实这些规定(概念)是学习初中物理的基础。比如有了对长度、时间的规定,才有对运动快慢的描述,即对速度的规定;比如有了对力、距离的规定,才有对做功多少的描述,即对功的规定……。

对这些规定(概念)的内涵、外延要清楚。比如,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它的内涵(即含义)是什么?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相对滑动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如何理解……),它的外延(即相关知识)有哪些?(比如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比如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测定?还有哪些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有哪些区别?滑动摩擦力的大好还是小好?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改变?……);再比如对合力的理解,它的内涵(即含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它的外延(即相关知识)有哪些?(……)。对这些规定(概念)要一个一个地捋清,一个一个地分析,一个一个地记忆,一个一个地掌握。时间久了,记多了,回头一看,很多事情自然就知道了。事实上,因再复杂的事件、再复杂的题目都是简单事件、简单知识的结合。

在物理中,要重视物理语言、应用物理语言,要重视物理符号、规范应用物理符号,要注意物理量的单位。比如在应用“物体具有惯性”来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时,一定要用规范的物理语言把事件的状况,因果关系,叙述清楚,才能表现出你理解了,掌握了。再比如,在一个事件(或题目)中,有很多情况,每种情况有很多物体,每个物体涉及很多不同的物理量,这样同类的、不同类的物理量就很多了,但再多也一定要用不同符号、符号加上下标等方法加以区分(是能区分的),否则会造成表意不清,不知所云。不重视物理语言,不规范应用物理符号,是学不好物理的,因为物理语言、物理符号是人们约定俗成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们要重视基本规定(概念),要重视这些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常见有的同学,考试成绩忽高忽低,有时差别还很大,这就是基础不牢的表现。

二、找出各种物理规律,是学习物理的重点。

有了对各种物理现象描述的规定(即基本概念的规定),我们就可以用这些基本概念来描述物质世界的物理规律了。但要注意:物质世界的物理规律是本身存在的,既不是我们规定的,也不是我们能改变的,我们只能发现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规律、理解物理规律、掌握物理规律、应用物理规律,不能创造物理规律、改变物理规律。

1、如何发现物理规律

可以通过观察、实验,也可以通过读书学习(这是主要的途径,最大的特点很快)。

2、如何描述物理规律

可以用语言表达,比如牛顿第一定律;也可以用公式表达,比如压强公式P=F/S;也可以用语言和公式表达,比如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用公式F浮=G排液表达。

3、如何理解物理规律

既要理解它的内涵(即含义)又要理解它的外延(即相关知识),比如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它的内涵(即含义)是什么 (条件是什么,结果是什么,因果关系是什么) ?它的外延(即相关知识)是有哪些?再比如对功的原理的理解,它的内涵(即含义)是什么? (条件是什么,结果是什么,因果关系是什么),它的外延(即相关知识)是有哪些?

4、如何应用物理规律(含公式)

首先要注意物理规律(含公式)的含义,该物理规律(含公式)说的是什么,描述的是什么,各字母表示的是什么,比如W=FS ,F动L动= F阻L阻,η =W有/W总。

其次要注意物理规律(含公式)的条件,只有条件成立,才有结论;同时要分清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一因一果关系,多因一果关系,一因多果关系,多因多果关系)。

5、要深刻理解物理公式的含义

公式可以说是高度浓缩的物理规律,它的含义不可能像文字那样一字一字写出来,但它的含义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约定俗成默认的,也是我们必须记忆的。如何才算比较深刻地理解了物理公式的含义呢?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看到一个物理公式应想到很多。

比如:我们看到公式ρ=M/V ,大家能想到什么?我想大家起码要想到:该公式各符号代表什么;该公式各符号代表的物理量单位是什么;该公式中ρ、M、V是对同一状态下的同一对象(物体)而言;该公式体现了ρ、M、V的相互联系,如只有一个物理量不知道可以通过其他物理量计算出来;该公式体现了ρ、M、V的相互约束;该公式还可以比较不同物体(两个、三个、多个物体)ρ、M、V的相互关系;该公式中的ρ、M、V的关系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数图思想);……。再比如:我们看到公式F动L动= F阻L阻,你会想到什么呢?

②有些公式形式一样但含义不一样。

比如:∠1=∠2与∠反射角=∠入射角形式一样但含义不一样;再比如:x=y/z 与 v=s/t、ρ=M/V、I=U/R形式一样但含义不一样……,因为后者加进了具体的物理环境,具体的逻辑关系,受一些具体条件因素的约束,含义自然就不一样了。

初中物理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规律,而这些物理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如何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物理规律呢?我们应力求做到"五会":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规律的内容;会表达:明确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会应用: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三、利用规律服务人类,是学习物理的目的。

我们描述物理现象,找出物理规律,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服务。

客观世界很复杂,某个物理量、某个事件受影响的因素很多,在哪些情况下哪些因素要忽略,哪些因素不能忽略,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区分,比如,人、火车过桥的时间计算,探讨人过桥时,人的长度可以忽略,而探讨火车过桥时,火车的长度就不能忽略了;如何提取有用信息,值得思考。

总之,物理是一门学科,它有它自身的特点、体系,我们要知道它的体系结构,掌握其规律,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对我们学好物理是很有帮助的。

论文作者:薛海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如何从总体上把握初中物理学科思想论文_薛海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