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术中出血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研究论文_雷小兰

剖腹产术中出血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研究论文_雷小兰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人民医院 东安县 425900

【摘 要】目的:探讨剖腹产术中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90例剖腹产术中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间在2017.08-2018.08。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统计,针对出血原因采取止血措施,并统计其止血结果。结果:在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中,有36例为宫缩乏力出血,有20例为胎盘因素出血,有18例为切口撕裂出血,有4例为凝血障碍出血,有12例为其他原因。患者行药物止血、缝合止血、子宫动脉结扎止血、宫腔纱条填塞止血、子宫切除止血,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治疗后(6.8±2.1)d出院,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剖腹产术中出血时,对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止血的有效性,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剖腹产;术中出血;临床效果

引言:

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以及医疗技术的逐步前进,分娩方案趋于多元化,且越来越多的产妇以及其家属愿意行剖宫产来进行分娩。在临床统计中发现,近几年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数量占据了总产妇的50%以上。从医疗层次来看,剖腹产的存在能够为一些高风险产妇以及围产儿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大的保障[1]。但是,在运用剖宫产的过程中,必然会对产妇造成一定的创伤,这就很容易使之出现术中出血,如果没有采取积极的控制措施,产妇可能会引起休克,进而对其神经和循环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2]。而在以往,对于剖腹产术中出血患者,多采取药物干预,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针对该种现象,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在对剖腹产术中出血的治疗措施进行探讨。在我院临床工作中提出,针对剖腹产术中出血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止血措施,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其止血效果。具体资料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收治的90例剖腹产术中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间在2017.08-2018.08。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统计,针对出血原因采取止血措施,并统计其止血结果。在本次选取的患者中,其年龄介于23~39岁,平均年龄(32.91±4.37)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8.47±0.65)周。术中出血量在1000~2340mL,平均出血量(1672.9±433.23)mL,有初产妇56例、经产妇34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具有良好地沟通能力;(2)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3)医院对本次研究批准。对本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剖宫产患者,其手术切口均选择在子宫下段、横向。以容积法和称重法来对其出血量进行计算。

在发现患者存在出血后,根据其实际状况,来对其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行止血方案。(1)药物干预。在胎儿娩出后,于患者子宫肌层注射20U的缩宫素,同时,对肌肉注射卡前列氨丁三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120388)。(2)物理止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药物止血效果较差的情况下,需要对患者进行子宫动脉结扎止血或者宫腔纱条填塞止血等措施。一般来说,在发现患者出血量较大时,就需要药物干预加物理止血两项措施同步进行,以保证止血有效。(3)手术止血。如上述措施实施后,患者出血量不减反增,可结合患者以及其家属的意见,对患者行子宫切除术。

1.3 评价指标

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出血类型与原因加以明确,统计其止血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中,有36例为宫缩乏力出血,有20例为胎盘因素出血,有18例为切口撕裂出血,有4例为凝血障碍出血,有12例为其他原因。患者行药物止血、缝合止血、子宫动脉结扎止血、宫腔纱条填塞止血、子宫切除止血,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治疗后(6.8±2.1)d出院,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3讨论

随着近几年来,临床行剖腹产分娩的产妇数量增加,剖腹产术中出血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从临床调研中来看,剖腹产术中出血已经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尤其是在人们思想意识转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产妇为了分娩的安全与便捷,都愿意选择剖腹产来进行分娩,即便其不具备对应的剖腹产实施指征。基于此,不少临床工作者都在对剖腹产术中出血的治疗措施进行探讨。

笔者结合我院既往的临床研究来看,要保证剖腹产术中出血的治疗有效,就必须要明确出血原因。从研究中来看,剖腹产术中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项:(1)宫缩乏力。这类型的出血占据了40%左右。其原理为:在分娩的过程中,子宫会过度的膨胀,肌层伸展过度,这就会使得其收缩能力相对减弱,再加上其他妊娠合并症的作用,就很容易会出现出血现象[4]。(2)胎盘因素。这类型的出血占据了22.22%左右。这多是因患者本身就存在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等现象,使得子宫下段受到压迫,从而出现出血。(3)切口撕裂。这类型的出血占据了20.00%左右。这与切口位置和胎儿头部大小有所关联。(4)凝血障碍。这类型的出血占据4.44%左右。(5)其他疾病。在常规的治疗中,以药物干预为主,通常使用缩宫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这类药物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刺激子宫,使之肌层收缩频率和强度增加[5]。但是,有部分患者在应用该类措施后,止血效果不佳,必须要及时运用物理止血和手术止血的方案来保证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在剖腹产术中出血时,对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止血的有效性,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符腊梅.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腹产术中大出血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03):79-80.

[2]李金川.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欣母沛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2):287-288.

[3]刘豆,刘霞.剖宫产术中出血运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8,42(10):966-967.

[4]李前梅.内压缩缝合法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2):21-22.

[5]桑海云.胎盘自然剥离与人工剥离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8):3337-3338.

论文作者:雷小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剖腹产术中出血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研究论文_雷小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