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无棣县供电公司 251900
摘要: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系统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目前供电公司线损监控与识别,在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低压用电客户档案的整理和完善,户变关系的梳理和匹配,对历史的线损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能够快速锁定故障,给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便于对症施测,及时降损,不断完善各类信息系统的实用化和数据对比,建立台区低压线损故障的准确识别方法,以及提出合理治理方案。
关键词:低压线损;信息匹配;数据挖掘
引言
线损率是国家考核供电企业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是电力企业完成国家计划和企业达标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衡量供电企业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运行管理、用电管理、营业管理、计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电网中高压输电线路造成的网损相对较少,线损主要来自中低压配电网的损耗。因此,要搞好配电变压器台区管理,降低由管理原因造成的线损,通过技术更新及改造减少技术线损,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数据源问题
(1)抄表质量问题:当前主要是远抄,电脑系统里点击抄表,数据自动获取。现在虽然智能设备广泛推广,但也存在着漏抄、误抄的情况,这是台区线损管理的主要障碍,为后续数据分析带来极大困难。(2)违窃故障问题:由于低压户总量较大,因此违章用电、窃电、表计故障等现象无法及时管理,少计、漏计现象普遍存在,形成了损耗。(3)户变关系问题:部分台区由于自身资料不准确,不合理,而且难以核查,导致了台区统计线损数据缺失,严重影响了线损管控的统计成效。(4)关口计量问题:用电信息系统中,台区关口无表、表号不对、变比不对的现象依然存在。
1.2数据分析问题
(1)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低压线损从一个抄表周期统计一次变为每天。统计、分析周期的缩短,对业务办理的各个环节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信息系统满足各类业务办理中对数据块的快捷方便处理的要求。(2)线损数据管理及分析能力较弱。线损超标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到生产、营销工作的方方面面,基本上与各供电公司基础管理的状况有关,因此对线损分析工作人员的各项综合业务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对线损超标台区的分析周期过长,这导致不能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增加了损失。
2台区低压线损故障治理措施
2.1针对台区总计量、用电客户计量故障引起台区线损异常的治理
(1)台区总终端及用电客户表计的上线率和采集率达100%,为提升线损管理的准确率和及时率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所在确保所辖公用变压器100%终端安装及上线采集的基础上,于2016年底全部完成了所辖6000多户用电客户智能电能表的更换。通过供电所辖区内智能电能表100%上线及采集运行,开展专人日监控制,及时通报智能表计上线及采集情况,实现了计量故障的及时知晓,提升了故障处理效率。(2)表计故障的及时处理,是台区线损管理水平提升的保障。在通过智能电能表运行监控平台,发现未上线或未采集的台区终端或客户表计故障点后,及时开展原因分析,有的放矢进行处理,力争其100%上线并适时进行采集。对发现台区终端发生故障、未上线或不能采集的,管理责任人必须做到处理故障不超日。对客户表计发生故障、未上线或不能采集的,管理责任人必须认真分析原因,做到2日内处理完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通过智能监控平台,对发现的零电能量户及用电不稳定的客户,结合用电检查工作的开展,认真查找原因,避免因表计故障产生电能损失。
2.2减少未计入售电量电器设备能耗
(1)加强计量管理,严格执行计量装置按法定周期进行轮换和校验的制度,淘汰老化表计。减少感应式电能表的使用,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更换为损耗低、灵敏度高、防窃电性能好的电子式电能表。对长期不用电的客户可断开其电能表的电源,待其需要时再恢复供电。(2)一般台区有2~3条出线,台区配电房或配电箱中每条出线由交流接触器控制,每个交流接触器每月消耗电能约20kW·h,老式CJ10的交流接触器耗电更多。(3)加强设备检修,消除熔断器和线路接头接触不良发热和低压电缆发热等隐患。运用钳形电流表检查并消除台区低压线路漏电现象,利用无月光黑暗的夜晚巡线检查,消除线路放电现象。(4)经常对台区的电能表进行检查巡视,及时发现故障电能表,及时补回应补收的电量,减少电量损失。在日常运行中电能表发生故障很常见,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或补收日数严重不够,就会造成电能大量损失。
2.3针对窃电售电损失导致台区线损异常的治理
对具有长期性的窃电行为,供电所充分发挥智能监控平台的作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是对发现的零电能量户及用电能量不稳定的客户开展用电检查工作。二是对异常线损台区开展普查。管片人员根据对异常线损台区用电客户用电负荷掌握的情况,结合表计反映的用电能量,进行初步筛选后,认真开展进户线检查,以查找出漏电点。三是设立反窃电举报有奖制度,防止临时性作业出现间断性的窃电行为。四是供电所组织大力开展反窃电宣传,公开反窃电举报有奖制度,重奖反窃电举报有功人员,严格依法依规处罚窃电行为。五是设立管片责任人制度,建立电力设施监督维护网络。
2.4针对低压配网原因导致台区线损异常的治理
一是通过对低压配网的改造,提升配网质量,消除设备缺陷。二是结合供电所辖区内多山林、树木生长快的特点,每年7—9月开展配网通道大清理工作,对与配网线路两侧相邻近的树木,按照相关规定高标准进行砍伐,确保线路通道的畅通。在线路经过地段坡度较大的地方,对线路上方的较大树木定向清理,确保冬季冰雪期不会发生倒树砸线。三是确保台区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100%投运率,提升供电可靠性,杜绝因设备缺陷导致低压配网漏电、损失电能量、增加线损。四是及时开展设备巡视,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对检查发现的保护器不动作、瓷绝缘子破裂、断股(破股)线等设备缺陷,及时消除隐患。五是按照配网质量、供电半径、用电发展速度等因素,将所辖公用变压器台区进行排序,积极争取配网改造、低电压治理等项目落地实施,按照“先安全、后供电”的原则,按照先急后缓的顺序,逐步完成配网线路设备改造。
2.5数据分析与挖掘
根据当期累计的实际台区线损率,将其与计划指标值进行比较,同时与同期其他台区线损率机型比较,筛选异常台区。具体筛选方法为,根据以下指标:售电量、供电量、损失电量、线损率、线损率指标,挑选超出允许范围的异常台区,并按线损率从大到小进行排序。进行异常情况核查,结合历史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方法,筛选出异常台区,将异常情形发送给反用电检查单位,进行处理。
2.6线损统计分析
获取台区线损指标和同一期线损数据,根据考核单元的供、售电量,分别统计台区的线损电量、累计线损电量、线损率、累计线损率等指标;再结合台区历史统计数据,绘制台区线损趋势图,得到的统计结果为考核及营销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结语
对于数量众多、成因各异的台区线损异常情况,本文设计了通过低压用电客户信息的整理与完善,户变关系的梳理与核对,对历史的线损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能够快速锁定异常台区,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以便决策部分对症下药,及时降损。在有效降损、规范管理的同时,逐步进行线损管控的方案修正,不断推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完善,实现高效管理、降低损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志光,詹文,卢群.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台区线损[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5,17(01):52-54.
[2]孙晖.低压台区线损影响因素及降损措施[J].科技传播,2012,4(15):103-104.
论文作者:曹新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线损论文; 低压论文; 故障论文; 异常论文; 数据论文; 供电所论文; 客户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