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_王海莲,颜明敏

王海莲 颜明敏

(北海市海城区地角卫生院 广西 北海 536000)

【摘要】 目的:综合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血糖(blood sugar)控制对妊娠结局、围生儿并发症以及母体的影响,为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2009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7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血糖正常控制组,B组为血糖控制非正常组,每组均为39例,再选取我院39例同期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分析A、B两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围生儿并发症以及母体的影响。结果:A组患者的的感染率、产后出血率、羊水过多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B组患者的感染率、产后出血率、羊水过多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患者的血糖进行及时的诊断能够有效控制住血糖的发展,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 GDM;血糖控制;妊娠结局;围生儿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355-02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结果显示,我国GDM的发生率为2%~5%,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逐渐改变,GDM疾病的发生有着逐年上升的趋势[1]。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比较复杂,不仅仅会让母体受到影响,也会让围生期的胎儿受到一定的影响,而随着我国逐渐对二胎政策的开放,人们对于胎儿的关注也越来越大[2]。因此,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选取我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78例,对其进行血糖控制与非血糖控制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对GDM患者的血糖进行及时的诊断能够有效控制住血糖的发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2009年6月~2015年6月我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78例,78例患者均符合我国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在知晓的情况下签署相关同意书参与本次实验,排除患有急慢性疾病史者,在妊娠前有糖尿病史者以及中途退出本次实验者。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血糖正常控制组,B组为血糖控制非正常组,每组均为39例,再选取我院39例同期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A组患者的年龄在22.1~40.2岁,平均年龄为(31.25±5.12)岁;平均孕周为(21.14±4.26)周,其中有30例初产妇,9例经产妇;A组患者的年龄在22.2~40.1岁,平均年龄为(31.25±5.05)岁;平均孕周为(21.12±4.27)周,其中有31例初产妇,8例经产妇;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2.3~40.1岁,平均年龄为(31.2±5.12)岁;平均孕周为(21.21±4.34)周,其中有29例初产妇,10例经产妇。A、B两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孕周以及产次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首先 针对GDM患者进行相关饮食治疗,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并且做好适度的运动,针对孕妇的身体状况制定出适合孕妇的方案,在7d之后复查GDM患者的血糖(餐后2h),一旦达不到相关标准,进行胰岛素药物治疗,控制好血糖在正常范围值之内;另外,在治疗期间定期检查GDM患者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把经过饮食+运动治疗仍未达标的GDM患者作为B组,把经过饮食+运动治疗达标的GDM患者作为B组。与此同时,观察胎儿的羊水变化以及生长发育,一旦发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时,及时调整对GDM患者的胰岛素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产后出血、羊水过多、早产以及新生儿窒息等临床指标。

1.4 血糖控制标准

GDM患者的控制满意标准:空腹血糖在3.3~5.6mmol/L,餐前30分钟GDM患者血糖为3.3~5.8mmol/L,餐后2小时GDM患者血糖为4.4~6.7mmol/L,且GDM患者并未有明显的饥饿感。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妊娠并发症以及妊娠结局比较

A组患者的感染率、产后出血率、羊水过多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A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妊娠并发症以及妊娠结局比较(n/%)

3.讨论

GDM疾病的发生被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其一,妊娠前已经确诊为患有糖尿病,即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其二,妊娠前新陈代谢出现潜在糖耐量减退情况,即为妊娠期糖尿病[3]。糖尿病孕妇中有80%以上的患者为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情况大约20%左右[4]。GDM患者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比较大,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GDM患者的唐代谢远远多于产后恢复正常。妊娠期间,不仅仅胰岛素会增加代谢的激素,还有其他诸多激素升高妊娠期妇女的血糖。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综合分析GDM患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围生儿并发症以及母体的影响,为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

由于GDM患者的血糖比较高,继而会产生血管病变症状,使得小血管内的官腔变狭窄,所以很容易容易发生相关并发症[5-6]。胎儿的血糖增高势必会增多排尿,继而引起羊水过多,导致胎膜破裂,继而早产。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的感染率、产后出血率、羊水过多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B组患者的感染率、产后出血率、羊水过多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母体的糖代谢异常,继而会刺激到胎儿的血液血环,从而产生巨大儿,另外,由于高胰岛素血症会使得胎儿的耗氧量增加,抑制了肺表面生物的活性,继而出现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窘迫等症状。

综上所述:对GDM患者的血糖进行及时的诊断能够有效控制住血糖的发展,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降低新生儿的窒息死亡率,降低孕妇产后感染率以及出血率,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付艳芹,张东铭,辛雅萍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0,50(37):36-37.

[2]杨晓菊,赵金霞,戴淑真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和EPO、FNRBC水平变化与胎盘组织学改变的关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60-63.

[3]付艳芹,张东铭,辛雅萍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0,50(37):36-37.

[4]耿蔷,肖小敏,潘观玉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中期至孕足月胰岛素抵抗变化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4):1860-1862.

[5]古艺儿,曹伍兰,陈宏霞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失衡与胎盘血流异常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2,33(21):3259-3261.

[6]柴红.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培养及血糖控制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77-78.

论文作者:王海莲,颜明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_王海莲,颜明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