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论文_雷同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天津市 301800

摘要:目的:在脑血栓患者治疗中实施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分析疗效及对患者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随机入组54例我院脑血栓患者,选取时间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数字表法分组,纳入实验组的27例患者实施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纳入对照组的27例患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疗效及对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动脉粥样斑块面积(1.43±0.08)cm2、治疗总有效率92.59%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脑血栓患者治疗中实施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患者动脉粥样斑块面积。

关键词:脑血栓;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疗效;动脉斑块

脑血栓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可表现为脑局部血流减少或者中断,可导致患者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需为患者提供对症治疗,分析发现,脑血栓影响因素是动脉斑块[1]。本组探究中选取了54例患者,分析了在脑血栓患者治疗中实施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动脉斑块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自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临床诊治的脑血栓患者中选取54例,知情同意,根据数字表法分组患者,27例实验组患者年龄40岁至80岁,中位56.3岁,病程1h至9h,中位5.1h,男女比例15:12;2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1岁至81岁,中位56.4岁,病程2h至8h,中位5.0h,男女比例14:13。将2组患者入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2组患者均实施了常规治疗,为患者提供吸氧支持、降压治疗、强心治疗及抗感染治疗等,叮嘱患者低盐饮食,明显改善患者脑缺血区血液循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纳入对照组的27例患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1~2次/d,口服,75~100mg/次,连续为患者治疗2周。

纳入实验组的27例患者实施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选择阿托伐他汀为患者治疗,1次/d,10mg/次,口服,连续为患者治疗2周。

1.3效果评估[2]

痊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康复程度>90%;显效: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康复程度40~90%;有效:治疗后,症状好转,康复程度18~45%;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治疗总有效率=100.00%-无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使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行X2检验(率),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更优,对比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疗效对比

3 讨论

脑血栓在临床上发病率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不断加快呈现为逐年剧增趋势,呈现为年轻化特点,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重要影响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临床表现是视野模糊、肢体麻木等[3],部分患者可出现语言不清及眩晕等临床症状,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致残率较高。

分析发现,脑血栓形成的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小板相互作用,脑血栓初期,激活了血小板并释放了血栓素,过度释放血栓素可导致患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斑块,脂质代谢紊乱也可导致患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因此,治疗期间,需为患者提供调脂治疗及抗血小板治疗[4]。

阿司匹林作为镇痛解热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可发挥镇痛、解热及抗炎作用,可在高胆固醇血症及血管内皮受损情况下对血小板起到活化作用,可抑制核因子来减少分子黏附性分子、炎性介质表达[5],可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起到有效抵抗作用,可对已经形成的斑块发展起到稳定作用,可有效治疗患者。他汀类药物可在进入患者体内后抑制可促进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发挥作用,可对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起到成功阻断作用,可促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可反馈刺激细胞膜表面,可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及数量,可促使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另外,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的作用显著,可对脑血栓患者血管内皮炎性反应起到极大抑制作用并促使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稳定,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起到极大改善作用,可保护神经,可对动脉粥样硬化起到延缓作用并可发挥抗血栓及抗炎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

本组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更优。临床实践证实,在脑血栓患者治疗中实施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具有高效性及安全性。

综上,在脑血栓患者治疗中实施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患者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值得临床推荐。本组后续探讨中,需增加本组患者选取数量,需延长本组患者选取时间,需对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药理药性进行进一步研讨,增加本组研究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丽娟.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J]. 母婴世界,2016(3).

[2]杜晓红.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1).

[3]姜秀梅.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J]. 中国处方药,2018(3):92-93.

[4]高云.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1).

[5]张强.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18).

论文作者:雷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论文_雷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