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炭技术在水处理中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_赵宏亮,王鹏

生物活性炭技术在水处理中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_赵宏亮,王鹏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8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活性炭作为最常用的吸附剂,具有吸附容量大、原料来源广和造价低廉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过程中。但使用过程中,随着吸附容量不断趋于饱和,需要对其进行置换或再生,增加了处理成本和操作复杂度。在活性炭的使用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微生物也在其中发挥着作用,SONTHEIMER等研究了饮用水处理中活性炭上的微生物作用,指出由于微生物对活性炭所吸附的有机物进行降解,故使得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大幅延长。生物活性炭(BAC)这一概念于1978年由美国学者MILLER和瑞士学者RICE提出。但早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一些国家就开始利用此技术进行废水的深度处理,我国对BAC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有30余年,技术已相对成熟,被广泛运用于微污染原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本文介绍BAC技术的原理、生物再生机理以及形成方法、间歇期保存方法和微生物泄漏控制措施,叙述BAC法在国内外水处理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指出该技术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BAC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物活性炭技术;水处理;研究;应用进展

引言

介绍了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原理、生物再生机理以及形成方法、间歇期保存方法和微生物泄漏控制措施,综述了该技术在微污染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认为今后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活性炭的生物再生机理,建立污染物去除的吸附、解吸、生物降解、传质等过程的数学模型,活性炭自身的材质、孔径分布、表面性状以及吸附能力对生物膜的形成、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生物膜厚度的控制措施等。

1BAC及其生物再生

1.1原理

BAC本质是以活性炭作为载体,利用其对有机物和溶解氧的强吸附特性,通过自然富集或人工固定的方法,使活性炭表面形成生物膜。它可同时发挥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协同起来达到对废水中有机物去除的目的,效果要大于二者单独作用效果之和。马放等认为,这种协同净化作用类似于菌藻互生系统。活性炭对微生物的促进作用包括:1)活性炭通过吸附作用富集了大量有机物质和溶解氧,为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生长条件;2)粗糙的表面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附着位点,表面凹处可有效阻挡水流剪切力的作用,有利于生物膜的形成;3)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减轻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而与此同时,微生物通过利用活性炭所吸附的有机物质对其进行生物再生,使其持续获得吸附容量,延长了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按是否可被吸附与是否可被生物降解分成4类:1)可吸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A&BDOC);2)可吸附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ADOC);3)不可吸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DOC);4)不可吸附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NRDOC)。其中前3种有机物可通过活性炭自身的吸附作用与微生物降解作用进行去除,而NRDOC无法通过BAC工艺去除。此外,A&BDOC被吸附并进行生物降解后,之前的吸附位点有可能被ADOC所占据,这可能会降低后期BAC的去除效率。因此,确定所处理废水中4种有机物的比例是决定是否选用BAC工艺的先决条件。

1.2生物再生机理

目前关于活性炭的生物再生机理学界尚无定论,比较公认的假说有ANDREWS等提出的含量梯度假说与RODMAN等提出的胞外酶再生假说。1)含量梯度假说。含量梯度假说认为,微生物通过对有活性炭表面以及液相中有机物的降解,使活性炭由内而外产生含量梯度,内部所吸附的有机物因此发生解吸,进入液相,被微生物降解消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下,活性炭所吸附的有机物源源不断地进入液相继而被降解,从而使得活性炭得到再生。但这一假说是建立在有机物可解吸的前提下,对于那些不能解吸的物质,不能进行生物再生。2)胞外酶再生假说。胞外酶再生假说认为,细菌虽然尺寸过大,不能进入微孔,只能在活性炭表面和大孔中生长繁殖,但可以分泌胞外酶进入微孔,胞外酶与微孔中的吸附物质反应后生成吸附力较弱的反应产物,扩散到活性炭外部被微生物所降解。但ZHANG等认为胞外酶的分子直径一般在3~4nm,难以进入孔径小于2nm的活性炭微孔,所以生物降解与吸附仅仅是简单组合。不过也有研究者指出,胞外酶虽然不能进入活性炭微孔,但并不妨碍其进入其中孔(孔径2~50nm)和大孔(孔径大于50nm)并发挥作用。AKTAS等研究发现,吸附了苯酚的活性炭,生物再生速率要远高于解吸速率,也侧面证实了胞外酶作用发生的可能性。

2水处理中的应用

2.1微污染原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洁净的水源。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约有2000万人因饮用不卫生的水而死。近年来,不少地区环境污染加剧,饮用水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这给环保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原水中的有机碳主要是腐殖质,在水厂的加氯过程中极易形成具有致癌作用的消毒副产物(DBPs)。2.2垃圾渗滤液

卫生填埋是目前处理城市垃圾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雨水冲淋、自身发酵、地表水和地下水浸泡等原因,会产生含大量难降解有机物、氨氮、重金属、有机氯化物、无机盐的垃圾渗滤液,处理不当会给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以及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使用曝气BAC滤池深度处理河南某垃圾焚烧厂的铁碳包容微电解出水,考察了填料填充度、曝气位置、气水比等因素对COD、氨氮、TN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在填料填充度80%、底部曝气、气水体积比3:1、HRT为8h、进水pH为7~8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出水COD和氨氮、TN的质量浓度分别降为61mg/L和9、47mg/L,满足实验出水要求。后期通过抗冲击负荷实验,证明了曝气BAC滤池具有很强的抗有机负荷能力,但氨氮的去除效果受进水浓度影响较大。

2.3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如不及时进行处理,会对自然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李金波等对比了BAC流化床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在处理生活污水上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BAC流化床工艺启动速度更快、对有机物和氨氮去除率更高、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有效避免污泥膨胀。生活污水经BAC流化床工艺处理后,COD≤50mg/L、BOD5≤10mg/L,氨氮、TP的质量浓度分别≤5、≤0.5mg/L,达到GB18918-2002规定的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而传统活性污泥法仅达到二级排放标准。采用混凝-砂滤-固定化BAC纤维(IBACF)组合工艺处理渤海大学浴池洗浴废水,在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投加量分别为20、0.1mg/L,砂滤滤速6m/h,IBACF停留时间30min的工艺条件下,对废水的浊度、LAS、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2%、94.7%、84.8%,出水达到GB5749-2006或CJ/T206-2005,可用于洗浴用水或生活杂用水的回用,具有推广价值。

结语

BAC作为一种优水质、低能耗、无污染的绿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但该技术尚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生物再生机理研究不足,无论是含量梯度假说还是胞外酶假说,目前都仅仅是基于实验结果的推测,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且不同研究者藉由自己的实验结果常常得出相左的结论。因此,活性炭的生物再生机理应是该技术下一步的主要研究内容。2)BAC不是活性炭吸附与生物降解的简单加和,二者事实上构成了较为复杂的协同机制。BAC对污染物的去除包括了吸附、解吸、生物降解、传质等过程,如能对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将会对该工艺的设计与应用提供极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放,时双喜,杨基先,等.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的形成及功能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33(1):46-50.

论文作者:赵宏亮,王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生物活性炭技术在水处理中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_赵宏亮,王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