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运用研究论文_李文财

小学体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运用研究论文_李文财

(四川省南部县楠木镇小学 南部 637300)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体育课教学要求改变传统的单一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在小学体育理论课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促使小学生在利用体育知识的背景下探究各种生活问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探究性学习应用于小学体育理论教学,可以整合学习方法和体育健康知识的内容,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又有利于方法的掌握。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应用探究性学习方法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呢?

一、创设问题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动机

在小学体育探究性学习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是思维的最基本动机,而思维活动总是围绕着问题的出现而进行的。教师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为思维中心,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思维,对技术动作的主动探究,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使其产生获取新知识的好奇心和对新技术动作练习、实践体验的好胜心,形成主动研究的学习动机。

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魅力,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使所学内容的本身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唤起其积极性,点燃求知的欲望。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想象青蛙,小白免等小动物是怎样跳的,让学生观察玩具青蛙的跳跃方法,通过观察模仿,然后,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池塘的荷花上练习,很快便理解和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再例如,投掷垒球教学的投准练习时,教师突破以往的先讲解示范,后学生练习的传统方法,先创设问题情境:学习解放军,你们手握的垒球就是反坦克导弹,请你们在规定的距离外,用自己认为命中率较高的发射方式(投掷姿势),比较准确地击中敌人在行进中的坦克(坦克用纸皮箱绘制成,教师用绳拉动,使其较慢地匀速行进),狠狠地打击犯我们家园的侵略者,保卫祖国(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此情景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高涨情绪,主动进入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由练习。结果学生的投掷姿势多种多样:有用力挥臂投掷的(投掷的准确性很难掌握);有抛掷的(力度较难掌握);有运用手腕、指力投的(比较准确)等等,但命中率普遍较低。学生练习积极,气氛非常活跃,充分发挥了的创新精神,体现了学生的运动智力。同时,因为只有少数人能击中目标,使学生对自己的发射方式(投掷姿势)是否最佳产生质疑。质疑的产生是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的驱动力,是促进学生积极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推动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的源头。

二、指导学生探究,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分析、解决,培养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在小学体育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在组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是支持者,学生是实施者,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通过各种直观的教学手段,点明问题的关健,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创造条件,减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盲目性,使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可操作性,进而扩大解决问题的范围;使学生对新的技术动作的探索活动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维持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问题的分析、解决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并积极参与练习、实践体验,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技能,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还是以投掷为例,学生出现多种投掷姿势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针对性的课堂讨论:哪种投掷姿势才能成为“神投手”?使讨论有主题、有方向、有目标;使讨论对出现的问题具有针对性、思考性,能吸引、推动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讨论中思考问题,在比较中分析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参与到讨论中,并要起到润滑剂和指向的作用,利用直观的讲解示范,引导、启发、鼓励学生讨论争辩、演示比较,及时地进行信息反馈,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分享彼此的思维、见解、知识及交流彼此情感的场所,求得新的发现,通过归纳、概括,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效果,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

三、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在西欧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改革实质是教与学的转变,是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为幕后的导演,也是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学生成绩的裁判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构建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教学活动的合作者的转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双重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探究未知的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未知知识的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是在练习中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自己探究的结论。

例如,在花样跳绳课中,不告诉学生要怎么做,而是要求他们靠自己去发现,在整个探究过程的大部分时间里,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去练习、去尝试、去反思、去总结,这样学生做花样跳绳的自主性变强了,自主权变大了。在由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中,同伴之间相互探讨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学生之间平等对话与交往,充满对知识渴望和探究欲望,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再例如:在“接力跑”游戏中,平时我们都按学生排队的顺序进行比赛,这样很不容易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多花一点时间去思考设计教学方法,把课堂上的主动权多放点给学生,在比赛时,让各组根据对方的实力,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想法设法克制对方,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从而体现新课改的精神,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单手肩上投篮”时,先不告诉学生投篮的动作和方法,而是让他们自己去练习,通过练习摸索怎样的投篮动作才能提高命中率?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观察以及不断体会动作要领,分析、总结成败经验,最终既较好地掌握了动作要领,也提高了投篮的命中率,同时也使学生养成了主动探究的意识。

总之,在小学体育探究性学习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在自觉参与、自主探究、自行创新的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达成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目标。

论文作者:李文财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7

标签:;  ;  ;  ;  ;  ;  ;  ;  

小学体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运用研究论文_李文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