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湿地保护工作论文_洪德志

浅谈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湿地保护工作论文_洪德志

黑龙江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摘要:站在生态文明视域的角度出发,加大保护湿度力度,增加湿地面积,将湿地功能加以提高,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尽可能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所提出的要求。对此,本文主要从湿地生态系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我国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强湿地保护的对策建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关键词:生态文明;湿地保护;分析

生态文明,可以理解为是当人们在对客观物质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对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解决,营造出人和自然和谐的氛围,从而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氛围所产生的制度、物质等方面成就的总和。由于湿地和森林、海洋是属于全球生态系统,也被人们叫做“地球之肾”,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大保护湿地的力度,将湿地面积不断扩大,将湿地功能加以提升,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是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尽可能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所提出的要求。

一、湿地生态系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

1、湿地是“淡水之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我国湿地维持着约2.7亿立方米淡水,保存了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人类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除少量开采地下水外,均来源于湿地,且地下水主要来源于湿地。湿地还能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是水资源的“贮存库”,对水均衡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是水安全的重要保证。

2、湿地是“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是重要的物种资源库

湿地处于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的交汇过渡带,为水生动植物,特别是水禽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优良的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是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生态系统。占陆地总面积8.6%的湿地蕴藏着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

二、从生态文明视角分析我国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态文明制度尚不健全,湿地破坏行为得不到遏制

当前,我国湿地相关制度还处于落后的状态,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出台相关的制度。即使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对湿地管理的相关规定出台,但是没有较高的法律效应,没有对保护湿地的有关政策进行建立,依旧不能预防出现挖砂取土等相关不良行为的发生。依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以往的几十年中,因为围垦和基建的关系,我国一些湿地出现了大量的损害,众多湖泊也在逐渐消失。仅仅在我国一些地区的沼泽面积都从60以前的500多万公顷的面积,到现在已经变得不足100万公顷,平均减少了80%。

2、湿地碎片化

大规模的无序开发,造成湿地破碎,许多湿地成为生态“孤岛”,影响了整体功能的发挥,湿地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能力明显下降。长江中下游原有100多个通江湖泊,现在只剩下洞庭湖、鄱阳湖2个,导致河流、湖泊的防洪蓄洪能力大大降低,多次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3、生态责任意识不强,保护责任不落

由于受市场经济和以GDP为标杆的政绩观的影响,不仅个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湿地保护责任意识不强,各级政府和企业同样缺乏应有的责任。尤其是目前我国湿地生态保护的责任制度不健全,既缺乏行政责任的约束,也缺乏法律、经济责任的约束,相当数量的湿地保护责任主体不明,导致对湿地缺乏有效和全面的保护。据调查,2003年和2013年基建占用湿地调查结果分别是12.76万公顷和129.28万公顷,近十年来受基建占用威胁的湿地面积增长了近10倍。目前,我国自然湿地保护率只有45.33%,许多生态区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保护率仅为56.31%,国家重要湿地的保护率仅为66.52%。

三、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强湿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1、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湿地保护事业共同发展

由于生态文明探索的区域平等主要包含国家和国家之间能够达到平等的发展机会。我国属于缔约国,因此一定要采取统筹的方式来促使湿地履行约定,将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主动加入到公约事物中,对湿地保护的开展进行沟通,加大协调发展的力度,从而营造出一个保护湿地的氛围。不断学习国外对湿地保护的手段以及创新思维,能够和不同国家的科研机构以及相关研究人员达到合作的目的,最大程度上增加保护经验,将湿地保护工作水平加以提升,全面促进湿地保护行业的不断进步。

2、加强湿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提升湿地保护的文明意识

依据我国十八大对建设生态文明提出的相关要求,相关部门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并建立相应的教育基地,对湿地所产生的作用、社会地位等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从而使人们能够正确的意识到湿地的重要性,加强保护意识。相关部门应当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逐渐延伸到学校、社区等有关地方,加大对不同领导以及学生的宣传力度,将人们的保护意识加以提高。大力支持对湿地保护的志愿者,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继而能够创造出湿地保护的气氛。

3、加快建立湿地生态文明制度,强化湿地保护的制度安排

3.1建立湿地监测与保护规划制度

要建立湿地资源的定期调查监测制度,及时分析湿地资源的变化动态,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依据。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的要求,完善湿地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湿地保护战略,全面提升湿地保护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湿地资源的多样化需求。

3.2健全湿地保护管理制度

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湿地保护条例》,明确湿地保护职责权限、管理程序、行为准则和法律责任,使湿地保护管理做到有法可依。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湿地保护事权,健全湿地保护公共投入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湿地保护,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拓宽湿地保护资金来源。研究建立湿地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探索编制湿地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行湿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4、加强湿地保护的科学研究,提升湿地保护的科技支撑能力

重点针对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价、保护模式、湿地退化机理及修复关键技术等重要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为湿地保护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要大胆地引入成功的湿地生态恢复技术和湿地替代产业模式,构建多层次的可持续的立体湿地生态经济模式。

四、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相关部门应当加大保护湿度工作的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将具体的方案内容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依据我国十八大对建设生态文明提出的相关要求,加大对湿度保护的力度,落实具体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当对湿地的方向进行明确,开展相关的湿地教育工作。对于教育方面来说,在有关高校中应当成立相关专业,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减少有关人才的大量流失,并且成立专门的湿度保护小组,对开展保护湿地工作提出指导建议,从而创造出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开展的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气氛。

参考文献

[1]陈凤先,王占朝,任景明,李天威.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J].环境影响评价.2016(05)

[2]吕前.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建设[J].现代园艺.2016(06)

[3]何见,但新球,刘世好.息县湿地保护管理现状及发展策略[J].农技服务.2016(07)

论文作者:洪德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浅谈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湿地保护工作论文_洪德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