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新 扎实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总结与反思
胡贤满,张 娜,袁学青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在吸收传统学徒培训模式精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特点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试点必然是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才职业技术技能的有效途径。 学徒制试点建设的总结与反思表明,职业教育学徒制试点建设已取得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物流管理;学徒制;职业教育
一、项目背景
2014 年2 月26 日,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提出了“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志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 2014 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制订了具体工作方案。2015 年7 月24 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对以企业为主导开展的学徒制进行了安排。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印发了《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方案》,其核心内容也是校企合作育人。 2019年1 月24 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第三条提出,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要求“经过5-10 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 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 ……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可以看出,随着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已进入深度发展的新阶段, 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对各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型现代学徒制试点必然是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才职业技术技能的有效途径。现代学徒制,是现代学校职业教育与传统师徒“传帮带”培训相融合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在吸收传统学徒培训模式精髓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特点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两种大米淀粉湿热处理前后的核磁共振碳谱图谱出峰位置及其相应的螺旋结构含量如表2所示。其中C1所在的化学位移中102×10-6和103×10-6所对应的区域表示单螺旋的存在,而 101.5×10-6、100.5×10-6和99.4×10-6对应的区域表示有双螺旋的存在[11]。
为了减少脱硝系统逃逸氨对锅炉设备的结垢、堵塞、腐蚀影响和对大气环境的危害,环保部门和环保规范都制定了氨逃逸限定值,本项目是8mg/Nm3。显然,氨逃逸限定值越低,则能够达到的脱硝效率越低。
二、项目概况与目标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试点隶属于教育部委托安徽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任务(项目)之一,2016 年9 月获批, 项目周期3 年, 具体时间是自2016 年10 月始至2019 年6 月结项。2016 年9 月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项目获批后, 学院迅速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设立专项建设资金,以2016 级物流管理专业作为试点班级, 在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5) 通过比较测试后的测试值,选出St中最优的鸟巢位置,并判断是否满足最大的迭代次数。若满足则中止循环;反之,则返回第3步,进入循环体进行迭代更新,直到满足条件。
项目总目标是经过3 年建设,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现学校与合作企业深度校企融合,校企双方在联合培养学徒的基础上,探索与实践职业成长体系构建,搭建物流人才终身学习体系。现代学徒制试点最终将开发统一的现代学徒制学徒培养标准、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实施学徒工学交替培养、解决“双身份”学徒身份问题、打造“双导师”专兼师资队伍、建立“双标准”考核评价体系。以企业岗位认证与学徒高端就业推荐为亮点, 真正实现物流管理专业设置与物流产业需求的对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人才的高端就业。
江门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剑雄表示,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共治”的基本原则,江门市支持海事部门在西江下游江门航段开展防范船舶触碰桥梁、安全大巡察等“三大战役”,进一步夯实辖区内西江安全与绿色发展基础,重视侨乡文化的挖掘和培育,让“文化西江”走入水上千万家。
多数高校图书馆开展新媒体阅读推广方式和具体内容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基本都是图书“推荐”与“评论”,或是将传统阅读时代的推广内容“电子化”,并进一步融合、丰富了所推荐图书的相关信息,给读者提供了更直观、更具参考价值的选择性内容[4],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鼓励学生阅读。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丰富,对图书馆依赖性降低,还是单纯采用以往的模式推广阅读,不再像以往那样吸引学生,活动效果大为降低。
三、项目建设的主要活动和创新特色做法
(一)支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相关政策措施
文物解说词的英译旨在通过输送信息,吸引游客并实现文化的输出。文物名称过长和语法失误降低了英译语言的可读性,而信息单一和文化内涵的则无法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和跨文化的交际目的。这要求我们要培养英语思维,提高专业素养。其次,要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语言差异,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通过合理摘译传递文化信息。最后,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阅读习惯,借鉴欧美知名博物馆文物解说词的谋篇布局以实现故宫的外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逐步形成符合学院教学管理特点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标准化手册。 在考察吸收其他院校学徒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教学管理特色,初步编制了学徒培训与管理办法、企业导师管理办法、评估师管理办法、培训与导入辅导方案以及教师岗位标准化操作手册等一些管理办法和教学手册, 逐渐建立起具有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二)多项举措并施,校企双向交流逐渐制度化
引入现代学徒制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 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需要。 由于现行的国内职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尚在进行,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不足, 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环节较弱, 特别需要一种“学校+企业”或者“企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形式,利用社会资源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尽管国家相关政策已出台, 各职业院校在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基本都面临一些共性的问题。
(三)体现学徒制特色的专业建设模式逐步形成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在学徒制项目建设过程中,逐渐树立了“能力本位”与“人本导向”的二元取向人才培养目标。 “能力本位”强调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培养;“人本导向”则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倡导高职教育应该实现能力和素质的统一。 践行二元制取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年以来,通过多途径的调查,学生对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等具体人才培养手段正面和积极评价居多,为后续深化“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专业课程设置奠定了基础。
在“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建设过程中,依据企业用人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 与企业共同制定核心岗位课程标准。校企双方加强互访和实地调研,做到切实了解企业、市场和学生的实时需求,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的市场契合度。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培训后我很快就遇到了我的第一个客户——冯阿姨。冯阿姨家住着她的两个外孙女,冯阿姨的女儿也偶尔过来住,还有一只宠物狗,我的主要任务是打扫卫生、做饭、遛狗。
大与小。空间尺度关系的变化能够使人们产生直接的心理作用。尺度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与人的心理、与感知有关。在园林建筑空间设计,空间尺度与人的关系往往作为评判空间营造优劣的决定性因素。余荫山房占地总面积仅三亩余,但是布局精巧。园中采用“缩龙成寸”的手法,将馆、楼、台、轩、榭、山、石等建筑、景物全数收纳于其中,壶中纳天地,咫尺造山林。其以水池为园林中心,采用景区大小对比的手法,形成以“玲珑水榭”为中心的众星拱月的格局。
(四)项目建设的创新特色做法及其标志性成果
1.依托项目的校企合作,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同时,注重教师的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注重校企互聘导师,以全面促进专业师资教学能力提升。2018年度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有7 名教师脱岗挂职在安徽络捷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累计工作240 个工作日。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聘请了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轩昂教育、德邦物流、百世物流等多家物流公司8 名专业导师为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兼职专业课程教师。校企间的良性互动,既提升了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教师的专业教学管理水平, 又吸引了优质的企业教学资源进入校园,有力支撑了“能力本位”和“人本导向”二元取向的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
2.鼓励专业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鼓励校企互聘导师
为了拓展专业教师的专业视野, 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项目负责人带领项目组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级和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2018 年5 月项目组6 名专业教师精心准备、沉着应赛,从院级比赛中脱颖而出, 代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参加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划对生命与财产的 “守护线”——仓储规划之消防安全篇》 教学设计作品和《朋友,助你成功! 》课堂教学作品均获省赛一等奖,并在随后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分别荣获二等奖。在赛后的交流和反思会上,所有参赛教师深感,通过大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教学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对日后的专业教育教学影响深远。
项目组成员进行多次校企互访、实践研讨,邀请企业导师进校做讲座指导,校企在合作办学、共同开发课程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合作制定了《仓储类岗位能力标准》《客服岗位(运输方向)能力标准》等物流管理类课程的四项能力标准,开发了仓储、运输课程教学资源,编制了《仓储与配送实务》《物流英语》和《基础英语》等课程的教材及部分教学资源,对实际教学形成了良性指导。
3.探索专业文化建设,提升专业建设内涵
在我国,尽管无形资产的重要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但财务报告及相关会计政策的改进却明显滞后。2006年之前,由于我国将无形资产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使得企业通过自主研发获得的无形资产价值远远低于其实际价值;相比之下,通过外购获得无形资产反而能够更好地反映其价值。这不利于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抑制了企业研发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在确定“人本导向”育人目标的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教师为了提升专业建设内涵, 探索建设富有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文化特色的专业文化建设,将“专业文化建设”细化为“六进”,即“进教室”、“进活动”、“进实训”、“进课堂”、“进方案”、“进教材”。以专业文化为精神引领,增强专业文化影响力,改善专业发展环境, 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深度融合专业文化与行业文化,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文化素养,以教师为榜样引导隐性职业素质发展;推进课程和教学模式改革,强化专业文化浸润,培养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 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物流相关竞赛及创新创业项目,丰富专业文化内涵,培育开拓性创新文化素质。
4.加强实训室建设,推进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新技术的应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和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旨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仿真等新兴技术在高等教育中应用, 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助推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项目团队响应国家号召,依托安徽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已建成AR/VR 实训室、物流仿真实训室、国际货代实训室等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为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创造了现实条件。
杨剑龙的博士论文《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3]第七章阐述了苏雪林成长、学习的相关背景,并以其小说《棘心》为例剖析文中主人公的皈依之路,文章分析苏雪林选择基督教的原因:一是受“耶稣伟大的人格”感召,二是眷恋“母亲的爱”,三是认为“彼西来之教,则大可补吾儒之不足”。同样关注到苏雪林接受基督教过程的文章还有几篇硕士论文,以及王珊《文化碰撞与精神遇合——论五四女作家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历史语境》等,但大多只是对之前学者研究的借鉴。
院系两级管理协调机制基本形成, 推动项目顺利开展。为保障试点项目的规划建设内容顺利实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由项目团队牵头,院系两级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定期研讨项目进展,确保“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院内逐步形成共识和默契, 为与企业合作育人奠定了基础。学院出台了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规范了项目建设管理程序, 强化了项目建设的前期论证与研讨,同时加强了对入库投建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作为本项目重要支撑项目的安徽警官职业学院AR/VR 实训室、物流仿真实训室,分别获得学院275 万元和189 万元资金支持,目前两项目均已通过验收,进入正常使用阶段。
5.重视学生实习实训,工学结合培养人才
为了体现“能力本位”的专业建设内涵,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学院与百世、德邦、京东等知名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为学生搭建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平台, 也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项目建设以来, 在本着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安排72 名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有38 名学生获“优秀实习生”称号。 学徒制学生的顶岗实习表现,深得合作企业认可和好评。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场地,开设4 门综合实训课程,实践学时占50%。 开展企业调研和学徒制学生集体座谈会,与合作企业百世物流、德邦物流、京东物流签订顶岗实习协议,组织学徒制学生参加仓储岗、客服岗顶岗实习。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也成为百世物流、德邦物流的人才储备基地。
6. 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积极鼓励、引导、指导学生参加相关技能及创新创业项目竞赛, 丰富专业建设内涵, 培育开拓性素质。2018 年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徒制学生共荣获5 个省级赛项的奖项,成绩喜人。所获奖项分别是第八届安徽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总决赛三等奖、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智慧物流赛项) 三等奖、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ERP 管理大赛三等奖、全国供应链运营管理创新大赛二等奖、“挑战杯—彩虹人生” 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比赛安徽省一等奖。
7.积极探索校企深度科研合作,拓展专业教育科科研究领域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移动网络设备已经普及,手机应用软件已经能够为人们提供所需的大部分信息服务。财务信息化服务由于缺少相应的移动端模式,致使财务处理局限于PC端、报销流程半自动化、数据缺乏共享,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和师生对财务事项办理的需求。
2.学校体制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度
四、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自项目建设开始以来,学院积极支持项目实施,推动校企全面深化合作, 校企间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共识, 校企合作不再局限于用人接洽等粗线条的浅层次合作,双方合作聚焦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项目团队核心成员脱岗进企业挂职锻炼、企业导师进校园讲课、合作开发实训教材、合作开展专项课题研究、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加强了校企双向合作的深度,并逐步实现了双向交流的制度化, 促进了项目规划建设内容的落地实施。 学院与百世物流、德邦物流、京东物流等合作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组织学徒制学生参加仓储岗、客服岗等岗位的顶岗实习。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企业参与的意愿不高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深度的校企融合, 校企双方在联合培养学徒的基础上沟通构建关注学生职业成长的人才培养体系。 但在实践中,校企双方由于核心利益诉求的差异,导致搭建校企合作机制困难重重。
对比分析了现存的几类大型变压器运输监测方案,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了以下方案:本系统主要由控制台、通讯服务器、手机服务器、本地操作工具四部分构成,系统整体结构如图1。系统的前台包括显示界面和手机终端上的实时数据显示、历史数据查询和报警信息显示以及设置报警阈值,后台包括各部分连接和监权、数据采集解析、实时报警和数据库存储等。
1.企业利益难以保障
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主要利益诉求,诸如人力资源效益、经济利益、企业形象等各方面的回报有限,同时还需要承担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风险,从而制约了企业的积极性。 我国劳动力资源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市场化阶段,人才流动频繁,人才成本越来越高,对于学徒往往需要付出很大成本培养,很大一部分学徒在没有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情况下就离职跳槽,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很大的伤害。与此同时,在学徒培养过程中,一些用工安全、劳动保障等问题又给企业带来不小的经营负担。 以上种种造成了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主观意愿不强。
与合作企业一起,共同申报的2018 年安徽省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基于VR/AR (Virtual Reality/Augmented Reality) 技术的物流实训平台开发与应用, 已于2018 年4 月24 日获得项目立项(批准文号:皖教秘科[2018]31 号,项目编号:KJ2018A0756)。该项目的获批,拓展了校企团队合作的领域,为多方位培养教师和学生展现更多机遇。
我国职业教育缺乏历史积淀, 学校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一直以来都存在 “偏理论,轻实践”、“职业教育与企业实践严重脱节”等问题。 部分院校对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 造成在人才培养的组织上缺乏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在师资队伍方面缺乏“理论扎实、行业经验丰富、专业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
(二)职业发展定位不明确,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本是一种非常好的职业引导方式,但在试行过程中,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主动性不强,甚至有抵触现象。究其原因,既有现代学徒制实践中的现实利益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学生自身职业发展定位不明晰, 又缺乏有效的引导。
1.职业发展前景不确定,专业能力提升有限
如前文所述,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造成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层次等方面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深度不够,人才培养脉络不够清晰,企业师傅的“传帮带”不到位,现代学徒制对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提升都很有限,造成学生对职业发展前景信心不足, 从而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存有疑惑,降低了参与学徒制的热情。
2.学生的现实利益得不到保障
参与学徒制,很多学生需要放弃其他的学习、工作的机会,而参与学徒制的企业素质参差不齐,一旦学生不认可实习企业的企业文化、 管理方式和发展前景,即不愿意继续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以免造成时间与精力的空耗。另一方面,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学生需要以学徒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但学徒的工资、劳动保险等各方面待遇均得不到保障,进一步弱化了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
(三)政府、行业、学校等多方参与的合作保障体系未形成
从实践来看,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集政府、行业、学校等多方主体参与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全体参与主体协力合作是该项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作用的关键。 虽然近年来国家层面开始重视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开展, 但在法律和实践上囊括所有参与主体的制度设计尚需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在人才培养各环节没能形成合力, 限制了现代学徒制在技能人才培养上的功能, 例如没有行业联盟造成绝大部分企业不愿意投入到学徒制的人才培养中, 以规避可能的沉没成本。
五、项目建设的反思
(一)构建宏观现代学徒制发展标准框架体系
现代学徒制不仅关注当前岗位技能要求的培养, 更需要注重对岗位迁移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日常教学加强学生在自身形象、性格、价值观、态度、内在驱动力等职业素养的培养。企业和学校之力维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很难支持起高水平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 必须上升到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 建立一套国家级的职业标准和相关专业的课程标准体系, 从根本上规范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规范学徒培养实践过程中的种种行为, 提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
(二)建立职业院校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有效实践模式
1.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推进学徒制相关工作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宜以项目管理方式推进有关工作,组建校企共同参与、跨单位、跨部门、知识结构合理的项目团队。由项目团队牵头,院系两级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团队多元化背景的优势, 及时处置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瓶颈。 通过高效的扁平化垂直沟通渠道,确保“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校企双方的共识和默契,为纵向与企业合作育人奠定基础。
2.拓展视野,师资队伍要“引进来、走出去”
在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上, 学校应以更开放的姿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一方面,要将企业中的导师引到教学体系中来;另一方面,学校的专业老师要经常性的走进企业, 加强职业岗位挂职锻炼。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之间应该紧密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编制教材、联合授课等。 学校以开放的姿态搭建师资队伍的双向交流平台, 不仅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也能够增强企业参与教育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从而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坚持“能力本位”与“人本导向”的二元取向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专业文化建设,提升专业师生综合素养
“能力本位”强调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培养;“人本导向” 则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倡导职业教育应该实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统一。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人才培养,要着眼于人才职业生涯的成功,而不是单纯的灌输职业技能。因此,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在坚持“能力本位”的同时,通过加强专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行业文化,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丰富专业内涵;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文化素养,以教师为榜样引导职业素养发展;推进课程和教学模式改革,强化专业文化浸润,培养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 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物流相关竞赛及创新创业项目,丰富专业文化内涵,培育开拓性素质。
4.建立合作评价机制,甄选优质企业开展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
合作企业单位素质良莠不齐是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建设遇到的尴尬之一。 政府、行指委、学校等相关监管主体应该建立和完善一套甄选机制, 尽量遴选优质企业参与开展学徒制建设。 评价甄选机制应侧重于企业经营信用、经营规模、经营效益、人才队伍建设制度、社会影响力、校企合作办学意愿等。 通过甄选出来的合作单位要加强双向互动, 在共同办学、合作育人、联合招生等方面加强深度合作,建立联合管理平台,完善沟通协商机制,在长期的深入合作中不断寻求契合点, 以增强校企合作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Exploring and Innovating the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Summary and Reflection 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Pilot Construction in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
Hu Xianman, Zhang Na, Yuan Xueqing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 Hefei Anhui 230031)
【Abstract】 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a kind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which is gradually formed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mode and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pilot program must be an effective way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ir training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of talents. Meanwhile, the summary and reflection showed that the pilot construction of the apprenticeship program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achieved gratifying results, but some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Key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apprenticeship;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01(2019)03-0099-05
【收稿日期 】2019-05-06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委托安徽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任务(项目)——《现代学徒制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试点》项目(皖教秘高[2016]127 号)成果;本文系2018 年度安徽省高校自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基于VR/AR(Virtual Reality/Augmented Reality)技术的物流实训平台开发与应用项目(项目编号:KJ2018A0756)的阶段性成果;本文系2017 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省级重大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能力”和“人本”二元取向的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7jyxm0733)的阶段性成果;本文系2016 年安徽警官职业学院院级质量工程重点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yxm201605)的阶段性成果;本文系2016 年安徽警官职业学院院级质量工程重点项目——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jyxm2016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胡贤满(1984-),女,安徽池州人,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安徽警官职业学院讲师,应用英语教研室负责人,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张娜(1971-),女,安徽宿州人,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言文化、组织文化;袁学青(1989-),男,安徽铜陵人,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教师,物流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
(责任编辑:唐世业)
标签:物流管理论文; 学徒制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