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建成区改造做法初探论文_刘青

刘青

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53

摘要: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基本需求,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能力,有必要践行海绵城市理念。基于此,本文拟以海绵城市建设在住宅小区及城市道路改造中的运用为研究主题,在对海绵城市理念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的具体方案,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住宅小区;改造

引言

2016年4月,宁波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位于姚江流域北岸的试点区总面积30.95平方公里。两年来,试点项目陆续建成,项目中包括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建筑与小区、水系整治与生态修复等多种类型,在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关于建成区改造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工程概括

某小区位于宁波市江北区天水片区东侧,总占地面积77458平方米。小区中部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穿过,将小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区建筑以11至12层的小高层住宅楼为主,北区为2至3层的联排别墅区。小区建成于2005年,绿化面积达29686平方米,占小区总占地面积的38.3%。小区建筑和环境品质中上。

二、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雨污合流

住户将阳台做为洗衣间,把洗衣机和洗手池的排水管接入雨落管,造成雨污合流。雨落管的水汇入市政管网后排入小区内的河流,对河流水质造成污染。

(二)河水倒灌

暴雨时小区内河流水位会高于北区的排水管高度,造成雨水倒灌,北区排水不畅,形成内涝,沿岸景观设施被水泡糟朽,存在安全隐患。

(三)场地竖向设计不合理

南岸滨河活动小场地现状竖向标高为河岸高、场地低,雨水不能排入河道,使场地容易积水。

(四)铺装

因当地气候潮湿多雨,小区内地面排水不畅使现状砖质铺地和园路长期浸水而起腻湿滑,存在安全隐患。因为地基沉降不均匀,使铺装凹凸不平。

(五)绿化种植

因养护不当等原因,小区内局部绿化植物长势不好,表土裸露,影响小区景观品质。

三、改造措施

(一)技术思路

将整个小区的水处理当做一个整体,源头减排,雨污分流。利用现有绿地做雨水花园和下凹式绿地,将现有铺装在可能的情况下改为透水铺装,利用这些LID设施,收集、过滤、净化雨水,起到调蓄作用,加强地面径流控制,降低地面径流中污染物的含量,减少地面积水,增加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减少了市政管网的压力。充分发挥海绵设施的作用,综合解决各项问题(图1)。

(三)雨污分流

将有生活污水接入的雨落管顶端与雨水斗断接,将此管作为污水立管,末端由排入雨水检查井改排入污水检查井。

在此管边新增雨落管,满足屋面排水需求。将附近设置了雨水花园的雨落管的末端断接,下设消能池和卵石沟,雨水排至消能池,通过卵石沟流入雨水花园就地消纳,超渗雨水经溢流井排至雨水管网。

(四)雨水花园

选择合适的绿地(如现状植物长势不好、位置靠近道路方便引入雨水等)改造为雨水花园(图3),在道路侧石上设置引流口(图4)将道路和场地上的雨水引入其中,通过过滤、净化等作用,增加雨水下渗,提高地面径流控制率和SS净化率。重新设计种植植物,提升景观品质。

(六)透水铺装

将现状园路和停车位改为透水砖铺装,增加雨水下渗,在碎石层中设盲管,超渗的雨水通过盲管汇集到雨水花园。

(七)调整场地竖向

将易积水的场地竖向做反向调整,低处垫高,使排水方向改为由场地排向河道。

(八)强排措施

在河道北岸设置两台排水泵,特殊时期启动强排措施,防止河水倒灌,促进小区地面径流顺利排走,避免积水。

结束语

总之,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城区居住小区的海绵城市改造势在必行。无论是从解决实际生态环境问题还是内城更新的角度来看,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一环。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的观念必将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1):11-18.

[2]吴明华.海绵城市怎么建? ——专访中国海绵城市倡导者、反城乡硬化运动发起人刘波[J].决策,2015(Z1):3-5.

论文作者:刘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建设建成区改造做法初探论文_刘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