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围产儿出生缺陷环境致畸危险因素的危险度评价与干预模式研究

广西围产儿出生缺陷环境致畸危险因素的危险度评价与干预模式研究

覃丹丹[1]2002年在《广西围产儿出生缺陷环境致畸危险因素的危险度评价与干预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广西出生缺陷发生的环境致畸危险因素并评价其危险度,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我区的人口素质。【方法】计算分析比较广西2000年8市县26种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并与当年的环境状况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分别对孕妇在孕期接触的各种环境致畸危险因素建立叁个COX比例风险模型来拟合成叁个出生缺陷环境致畸危险因素危险度评价和干预模式,即全区模型、少数民族模型和颜面部出生缺陷模型,他们分别包括广西7城市2000年出生的905例围产儿(包括281例出生缺陷儿和624例正常儿)、少数民族228例围产儿(包括63例出生缺陷儿和165例正常儿)和150例围产儿(包括50例颜面部出生缺陷和100例正常儿)。【结果】广西2000年全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3.15/万,其中巴氏水肿综合征的发生率在26类出生缺陷中发生率最高,为22.71/万。8个市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从低到高依次是北海市、合浦县、桂林市、柳州市、钦州市、南宁市、梧州市和玉林市,分别为40.60/万、46.00/万、87.00/万、102.56/万、111.50/万、184.07/万、404.00/万和420.00/万。北海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最低,这或许与该市的环境质量最优有一定的关系。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母亲孕期暴露于激素类药、农药、妊娠合并症、镇静药、中成药、慢性病、父亲接触化学制剂及母亲孕期体力劳动过重等8个因子是广西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环境致畸危险因素,它们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5.006、2.216、2.163、2.058、1.96、1.818、1.701和1.544。至于少数民族,母亲孕期接触农药、母亲患地中海贫血、慢性病及妊娠合并症等4个因子是<WP=4>出生缺陷的环境致畸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24.819、18.431、4.253和2.584。而颜面部畸形,母亲孕期服用中成药和妊娠合并症等2个因子是主要的环境致畸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5.398和2.436。【结论】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低与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提示:母亲孕期暴露于激素类药、农药、镇静药、中成药、孕期体力劳动过重、妊娠合并症、慢性病和父亲接触化学制剂等是广西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环境致畸危险因素;母亲孕期接触农药、患地中海贫血、慢性病及妊娠合并症等是广西少数民族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较重要的环境致畸危险因素;母亲孕期服用中成药和妊娠合并症则是广西颜面部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环境致畸危险因素。因此,在广西进行出生缺陷干预时,我们要做好优生优育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加强对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和产前检查;对于有妊娠合并症、慢性病等高危产妇做好孕期监测;产前诊断为患有严重出生缺陷且目前无恰当治疗方法的胎儿建议应及时采取选择性中止妊娠措施,以减少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广西人口素质。

仇小强, 覃丹丹, 曾小云, 钟喜红, 林墨菊[2]2003年在《广西少数民族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危险度评价和干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广西少数民族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 ,评价影响人口素质的各种诱因的危险度及规划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对广西 2 0 0 0年少数民族围产儿 2 2 8例 (包括出生缺陷儿 6 3例和正常儿16 5例 )的父母亲在孕前及孕期所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危险度评价分析研究并探讨了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母亲孕期接触农药、母亲患地中海贫血、慢性病及妊娠合并症等 4个因子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 ,其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 2 4 .819、18.4 31、4 .2 5 3和 2 .5 84。结论 母亲孕期接触农药、患地中海贫血、慢性病及妊娠合并症等是广西少数民族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较重要的危险因素 ;今后在广西对少数民族出生缺陷进行干预时可优生健康教育、加强地中海贫血筛查和高危孕妇孕期监测等方面入手 ,以提高广西出生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 广西围产儿出生缺陷环境致畸危险因素的危险度评价与干预模式研究[D]. 覃丹丹. 广西医科大学. 2002

[2]. 广西少数民族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危险度评价和干预研究[J]. 仇小强, 覃丹丹, 曾小云, 钟喜红, 林墨菊.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

标签:;  ;  ;  

广西围产儿出生缺陷环境致畸危险因素的危险度评价与干预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