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_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_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问题论文,经济发展论文,论我国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东西差距的扩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九五”计划和第二个十年规划期间,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合理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把地区差距扩大的幅度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并促使其朝着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从而协调地区间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

一、发展的平衡与平衡的发展

在分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严格区分“发展的平衡”和“平衡的发展”这两个基本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⒈ 发展的平衡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标,平衡的发展是指经济发展的过程和手段,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⒉ 作为结果的“发展的平衡”,既可能是“平衡发展”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平衡发展”的结果。

⒊ 作为目标的“发展的平衡”,是动态和相对的平衡目标。所谓动态的平衡,是指社会经济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自我调节而趋向的平衡;所谓相对的平衡,是指社会经济的平衡总是围绕着平衡点而有一定摆动范围的平衡。只有动态相对平衡的目标才是现实的目标。

⒋ 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既包括明确何种结果和目标是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也包括采用何种经济发展战略来实现发展。

⒌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从过程与结果的角度来看,建国40多年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状态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结果,总体上看,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而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又因不同历史时期采取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改革开放前(1953~1978年),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下推进的,地区经济发展采取了以建设内地为主的平衡布局战略

⒈ 该战略的政策含义。建国初期,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和布局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工业基本集中于沿海地区的少数大城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加快内地的经济发展,同时考虑到国防安全的需要,从1953年到70年代末,我国地区经济发展采取了以建设内地为主的平衡布局战略。其政策含义具体是:

——由高度集中统一的中央计划来组织和推进。计划重点、投资拨款、物资调拨三位一体,以保证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平均。

——在产业政策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对内地重工业采取投资倾斜性不平衡发展战略。

——在地区布局上建设重点向内地转移。

——否定区位优势,而根据各地区国防战略位置的不同,按行政管理范围,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布局上划为一线、二线、三线地区,并把经济建设和工业布局的重点放在三线地区。

——在高速度中求平衡,把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作为经济发展平衡的前提和条件。

⒉ 该战略的绩效检讨。这一时期所实施的以建设内地为主的平衡布局战略,其成功之处在于:

——改变了建国初期历史上形成的工业过于集中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状况,使工业布局得到改善。

——增加了广大内地的物质技术基础,为内地的后续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平均主义政策起主要作用下,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发展差距不大,处于一种低水平中的平衡状态。

实施这一战略所产生的问题是:

——忽视了沿海地区的建设,使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老工业基地现有技术虽得到较充分的利用,但本身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各地区工业结构均重型化、投资主体一元化、所有制结构一元化,决策权高度集中于中央,使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特色,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

(二)改革开放以来(1979~1992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概括起来说就是以发展沿海地区为主的不平衡梯度推移战略。地区经济发展是在计划与市场双轨经济体制下推进的

⒈ 该战略的政策含义。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制订与实施,是在经过3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后,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目的从平衡工业布局、备战转换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同时,也是为了克服前期以内地建设为重点的平衡布局战略所产生的严重经济问题而转变的。其政策含义具体是:

——引进市场机制,并在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实施,使原来由高度集中统一的中央计划单一支撑转变为由计划和市场机制双轨支撑。投资主体逐步多元化。

——在产业政策上,轻工业的发展转换为重点,并对轻工业采取投资补偿性不平衡发展战略。

——在地区布局上,建设重点向沿海转移,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这种转移不仅反映在对沿海地区推行的投资倾斜性不平衡发展战略上,而且反映在对沿海地区实施的财税、信贷、外资外贸、价格等政策的倾斜上。

——承认地区间自然秉赋和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现实,依据“梯度发展理论”把中国的地域空间按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差异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强调遵从由不平衡到平衡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在发展梯度基础上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梯度差的经济势能,实行由东向西逐步推移、分阶段开发的改革开放的梯度推进。

——沿海发展战略强调长期、超长期的生产力布局规划与统一整体设计,使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与生产布局理论纳入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虽然仍以地区间平衡、协调经济发展为目的,但更加强调经济效率和发挥各地优势,强调集中资金与资源实行重点发展,在地区间形成产业结构转换的接续关系,使产业空间分布同地区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实行所有制结构的转换,由前期公有制的单一结构转变为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多元结构。

⒉ 该战略的绩效检讨。这一时期所实施的以建设沿海为主的不平衡梯度推进战略,其成功之处在于:

——推动了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新兴工业地区的发展,并为在全国推进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加快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状况得以调整,投资主体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市场机制的参与,使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活力和特色。

实施这一战略所产生的新问题是:

——沿海地区与内地的发展差距拉大,不仅体现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也体现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沿海新兴工业地区虽得到迅速发展,但沿海的某些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仍未得到应有的改造和发展。

——各省、市、自治区在地方经济利益的推动下,利用国民财政制度改革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地方财力纷纷大力发展自己的加工产业,以至出现了以重复引进与生产能力过剩为特征的地区经济结构趋同的趋势。

——在市场经济发育初期,一些地区为了发展和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实行地区封锁,阻碍了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如地区间市场分割、贸易壁垒、“过渡竞争”、规模不经济等等。

——基础产业供应不足的“瓶颈制约”与中、西部资源产业开发滞后的“短腿现象”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性发展的后劲。

——消费基金持续高速增长,且投向经历了抢购保值、持币待购、盲目投资等阶段的不断转换,导致了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剧烈起伏。

——政策投入时间的滞后和政策方向过于侧重纠偏的状况,导致了政策忽略因势利导和利用新的发展条件,形成国民经济整体空间布局战略与地方自身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相悖局面的出现。

——过度强调政策倾斜的作用,忽略了日益强大的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使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能力明显不足,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平衡目标的实现。

三、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问题再思考

从传统的平衡布局战略向现行的不平衡梯度推进战略的转变无疑是一个大的进步,但随着我国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体制转轨的加速,重新审视70年代末以来的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并对其进行继承和调整,逐步解决以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地区差异的扩大,使地区经济发展在高速度经济增长基础上实现动态的、相对的平衡,是实现“两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及“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

(一)实现地区经济发展平衡的契机:不平衡发展论

对于任何一个不发达国家来说,在研究经济发展战略时,往往都会面临两种选择:是大推进、平衡发展?还是不平衡发展?正如我们前面所论及的,发展的平衡和平衡的发展是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概念,指出它们之间的不同,正是想要说明作为结果和目标的“发展的平衡”,即可能是“平衡发展”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平衡发展”的结果,即不同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之后的结果。为什么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要采取不平等发展的战略来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主要原因有三点:

⒈ 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世间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总是在不平衡中获得短暂的相对平衡,随着事物继续向前发展,相对的平衡又会被新的不平衡所取代,而进入另一级的发展阶段,取得新的相对平衡,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所谓“相对”,其一层意思是从时间观点来看,在发展的长河中,不平衡发展是绝对的。平衡发展只是在国家或地区总体社会经济结构处于稳定态的阶段,才可能实现平衡增长,而且这种平衡也是有限的、短暂的。其另一层意思是从空间观点来看,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现代部门的成长,决不可能“齐头并进”的,这不仅是资本的约束,更重要的是市场的约束,观念的约束,人才的约束等等。所以发展总是从主导部门,带动其它部门扩散式的增长。

⒉ 平衡是结果,不平衡是过程。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首先承认一个大前提,即不发达国家在它开始起步时,各种资源要素在各部门、各地区间的组合状态是极不一致的(尤其是大国)。这种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在相当长时间内,势必造成现代部门发展的边际效益出现巨大的差异,按资本流向规律,它就不可能平衡地流向每个地区和每个部门,而总是向一个或几个边际效益最大的地区或部门集中,然后由于“关联效应”的要求而逐步向边缘地区或部门扩散,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不平衡发展,最后才能达到相对的平衡态。

⒊ 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资源及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差异极其明显。展开来看,这种不平衡与差异,不仅在大的区域间存在,而且大区域内部也都存在。因此,这种绝对的不平衡应该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最基本依据。

(二)新时期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再策划

90年代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最后10年。改革前及改革后10多年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所展示的经验和教训,对于规划未来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启示。

⒈ 要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继续坚持适度倾斜、协调发展的地区经济发展方针,结合合理的产业倾斜实施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

(1)从我国及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看,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一个客观规律。但问题不在于地区是否要不平衡发展,而在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适度,即在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中如何实现发展的动态相对平衡。只有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发展的相对动态平衡)的不平衡发展,才有可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率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要坚持“帕累托最优状态”,即任何一方都不能用损人利己的办法来增加自己的福利。我们要把握和运用这一规律,通过不同时期重点发展地区和产业的变化以及重点发展地区和产业的各种效益的扩散,争取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逐步达到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因此,90年代我国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梯度推进,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开放的向内地推移,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不平衡发展中逐步解决前期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以及东西差距日益扩大的问题。

(2)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讲,面对效率与公平两难抉择,只能注重效率,兼顾公平,从而适度倾斜、协调发展,采取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而历史的经验教训又告诉我们,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如果不与产业倾斜政策配套推进,那么,地区间就不能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从而加大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成本,付出产品结构趋同、市场分割、贸易壁垒、“过度竞争”、规模不经济的代价,丧失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应有的效应。为此,一方面从效率角度看,在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不能变。另一方面从公平角度看,必须适时着重推进资源省区的经济发展。再者,从产业结构调整中一要克服“瓶颈”产业的制约,二要实现产业结构整体水平的升级。

⒉ 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健全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1)改革开放前高度统一集中的中央计划管理体制,虽然保证了我国地区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但没有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没有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付出了降低总体经济效率的代价。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资源配置受到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调控,而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改革开放虽然强化了地方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但却弱化了中央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这一方面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中央调控能力下降而相应的宏观调控手段未能健全,使得中央对产业结构调整力不从心,导致地区市场封锁、产业结构趋同。这一切促使我们在90年代必须对此作出更深刻的思考。

(2)中央与地方“最佳体制”的形成仍继续按分权原则进行改革,一方面让地方政府在地区性事务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又必须保持一定的财力,把握对金融总量的宏观调控,制定市场运行规则,从而最终建立和健全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3)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加速转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使得市场机制成为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主支撑点,市场在地区间资源配置和推进地区不平衡发展战略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必须清楚地看到,市场机制也会出现失效,因此单纯凭借市场力量也难以实现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重担。所以,90年代我国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推进,要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我国地区间统一市场的形成。

标签:;  ;  ;  ;  ;  ;  

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_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