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养护技术论文_唐小双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养护技术论文_唐小双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路二分公司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公路路面面临严峻考验,许多公路沥青路面均呈现一定的早期破坏性,因此,如何应对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是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论述了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养护技术。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养护技术

1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

1.1 坑槽、沉陷

由于摊铺混合料时温度过高,致使沥青老化,黏合力变弱,从而在车辆载荷压力下形成坑槽。然而如果混合料摊铺时操作温度过低,摊铺不匀,压实不彻底,也会形成坑槽。其次,路面下面层未能有效控制标高,导致沥青下层结构厚度不够,从而使得部分混合料受到行车影响,被小面积的“带走”,也就形成了坑槽。路面一旦出现了裂缝,路面积水就会渗入到公路基层,这时行车本身的压力又作用到基层,这种情况下基层就极可能发生沉陷事故,进而造成面层龟裂。如此反复,沥青面层必将龟裂,然后进一步脱落沉陷,形成坑槽。所以可以进一步分析,路面沉陷有两种:局部小面积沉陷、总体大面积下陷。前者大多是由于成形不足,在车辆自身压力作用下使路面龟裂,又因为有积水渗入,把已被破坏的基层结构进一步软化,进而导致沥青面层深度沉陷。而大面积下陷主要是路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造成的。

1.2 车辙

路面产生车辙的原因包括两种,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包含路面结构的设计和材料的搭配,外因一般包括施工、交通等因素。

1.2.1路面结构及材料组成

路面结构中沥青材料厚度越大,在行车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的变形量越大。故路面结构厚度既要保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又要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采用刚性或半刚性基层,可以大大减少基层和路基的变形,从而减少路面的整体车辙。沥青混合料具有一定的蠕变和应力松弛现象,在行车载荷作用下,当沥青混合料的受力超过其弹性极限和屈服点时,就可能产生塑性变形,不断积累形成车辙。

1.2.2沥青混合料各材料组成比例

沥青混合料各种集料的添加比例、基层材料比例,都是形成车辙的原因。实际施工时路基的压实程度、路面热稳性能等达不到标准要求时,都会产生车辙。

1.2.3道路交通条件和气象条件

重型或超载车行驶在公路上会有相当大的压力,因此最容易导致车辙的形成。在有较大车流量的主车道上会有很多车轮不停地对路面摩擦,也容易产生车辙。沥青具有弹塑性,并且沥青为黑色,黑色吸热能力较强,当气温较高并有较多车辆在公路行驶时,也容易产生车辙。在雨雪天气中,雨水会腐蚀基层材料使车辙的面积扩大。

1.3 裂缝

路面裂缝大致上可以划分为龟裂、纵向裂缝、横向裂缝。龟裂又称网裂,一般来说是由于路面整体强度不够、基层稳定性不佳等造成的。此外沥青路面老化,会使基层变脆,也有可能发展为龟裂。纵向裂缝大多数形成在新旧路面交界处,由于路面不均匀从而导致沉陷。另外,在车辆的压力作用下,车辙周边也会产生纵缝。横向裂缝一般是由外界的温度、湿度变化以及路面结构层收缩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半刚性基层的收缩裂缝和面层上的反射裂缝,基本上都是横向裂缝。

2养护技术

2.1 对路面基本情况进行勘察

开展此项策略首先需路政管理人员具备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并对沥青混凝土有明确的了解,明确沥青混凝土在高速公路中的特质,并针对这些特质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路政管理人员注意在日常运营中的勘察工作,做到每天不少于一次路面勘察,每个季度不少于一次路面巡查,尤其在大雪、大雨、大风等极端恶劣的天气环境中更要及时采取相应的特殊检查策略,做好应急预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2 主要养护措施

对于高速公路不同的养护问题要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速公路路面出现裂缝的问题要进行填缝处理,这是路面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填缝处理可以有效消除裂缝给路面以及交通运输带来的危害;在高速公路的疏松、麻面、以及网裂等等的问题上可以采用沥青再生剂对路面进行热补或者涂覆处理,使新旧路面的衔接与缝合更加有效;对于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较大范围的表面松散、抗滑能力较差以及麻面等的问题,可以采用微表处理的方式;对于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承载力不足、损害严重、车辙严重等问题要及时地进行维修处理。由此,具体养护措施的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对路面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养护策略,提高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促进其在运营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2.3 推进季节性预防养护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需要根据季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预防性措施来开展养护工作。比如,在春季,天气干燥、气温不定,需要强化高速路面抗糟与裂缝的养护;夏季着重应对高温下太阳暴晒的路面导致的波浪或者是车辙的维护;秋季降水量大,要重点关注路面的积水情况,及时尽心疏通排放,最大程度的保持路面的干燥;冬季尤其是北方的部分地区,降雪量大,路面积雪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相关部门要及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高速公路的养护需要有关部门定时进行路面排查,一旦发现路面积雪、裂缝等等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保障公路的安全运营。

3“专项工程”机械化养护施工技术

3.1 路面铣刨

3.1.1铣刨前路面测量

修补路面时,需对路面损坏处进行修补,通过测量高程来确定修补的面积和深度。

3.1.2切割机切边

确定补修面积后则要划分修补的部分,使用切割机把划分出来的部分切割,切割时要保障切割面的整齐光滑。用铣刨机对切割的地面铣刨。铣刨的深度通常为3~4cm,当遇到特殊的路面时,要根据坑槽的状态选取深度。

3.1.3喷洒乳化沥青

要使用沥青洒布车将乳化沥青填满路面,由于沥青刚开始不是固态,要经过几个小时的晾晒使其固态化。

3.2 沥青混合料摊铺

施工之前需测量计算,故摊铺作业开始之前,要对施工地段进行反复的测量,根据测量的结果来进行摊铺,同时也需严格计算摊铺厚度;在摊铺过程中,为了保证摊铺厚度的一致性,要在摊铺时保持匀速行驶,直到摊铺结束。如果摊铺的坑槽深度过大,不可一次摊铺完毕,要分几次进行摊铺。在摊铺时要在接头处保持平整,避免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机械铺设不到的区域,则需采用人工进行摊铺。

3.3 沥青混合料压实

碾压机进行路面碾压时,要遵守碾压规则,从坑槽外向里进行碾压;碾压要进行多次,以保证沥青混合料被压实,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碾压,第一次是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第二次用振动压实,第三次用胶轮压路机压实,第一次和第三次都要碾压2~4遍,第二次碾压4~6遍;为了保证新旧路面的高度一致,不能采用较大的压路机进行碾压,应使用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3.4 沥青混合料拌和及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原料比例要尽量做到精确,当天使用的沥青混合料,要在前一天告知搅拌厂进行配料和搅拌,配料的比例由路面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配置并告知搅拌厂。为了高效率地完成搅拌,搅拌厂集中一次进行搅拌。在使用原料之前,要由试验人员在试验室进行检测,确保原料的质量,在检验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不可马虎,只有各项指标达标之后才能被使用。沥青混合材料填充之后也要进行取样试验,为碾压工作做准备。

4结束语

总之,道路的早期破坏已成为沥青混凝土的主要危害之一,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重视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和质量,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降低路面病害发生的可能性,结合具体的路面病害,采取科学的养护措施。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从管理部门和设计部门到施工部门的质量保证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坏,从根本上提高高速公路的整体水平,保证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邬敏,曹先星.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常见病害及养护技术[J].江西建材,2017(1):148-149.

[2]田存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与快速养护修复技术[J].交通世界,2017(19):20-21.

论文作者:唐小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养护技术论文_唐小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