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84例原发性骨肿瘤及临床分析论文_向亚东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416000

【摘 要】目的:分析在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4例原发性骨肿瘤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分别接受X线平片扫描诊断与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对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患者接受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后仅有1例患者未被检出原发性骨肿瘤,而接受X线扫描诊断后则有11例患者未被检出,两种诊断方式的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而言,患者接受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的效果较好,对于患者后续诊治有重要意义,该诊断方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原发性骨肿瘤;X线;诊断;核素骨显像;放射性

在临床肿瘤患者当中,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数量可以占到2%—3%左右,对于这类患者而言,有效的诊治需要科学的临床诊断相配合[1]。伴随临床当中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原发性骨肿瘤相关认识的推进,患有该病患者的临床检出率也出现了显著提高[2]。在临床骨骼系统疾病的检查方式当中,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十分常见,是核医学科的常见诊断方式之一[3]。我院在患有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选择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方式与X线扫描方式,收到不同的反馈效果,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7月—2017年9月时间段内被送至我院接受诊治的所有患者当中选择84例原发性骨肿瘤患者开展相关分析,所有患者接受相关检查后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第四版骨肿瘤诊断标准,且临床资料较为齐全。患者入院后均同意参与此次试验,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本次研究当中,我院将以下患者剔除:精神功能障碍患者、其它类型肿瘤患者、生活无法自理患者、认知与表达能力障碍患者、意识不清患者。在所有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53例,女性患者为31例,患者年龄最小为10岁,最大则为71岁。所有患者肿瘤发病部位如下:股骨发病54例,肱骨发病15例,胫骨发病8例,桡骨发病4例,尺骨发病2例,脊柱发病为1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先接受X线扫描诊断,我院选择飞利浦DR设备与630mAX线机,将管电压设定为120kV—140kV,将球管电流设定为120mA—300mA,让患者接受扫描诊断。

同时,患者还需要在接受X线扫描之后接受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医生需要按照核医学诊断以及治疗规程的相关要求选择亚甲基二磷酸盐以及二琉基丁二酸钠,在进行纸层析法测定之后标记率大于95%。我院选择TOSHIBA公司生产的901A/HG设备,并且配备平行孔准直器,将扫描的能峰设定为140KeV,窗宽则设定为20%。医生需要根据每一名患者的体重选择适量的亚甲基二磷酸盐与二琉基丁二酸钠注射,将显像剂经由静脉推注入患者的体内,并且在3—4h以后对患者进行全身前后位、后前位扫描处理,医生扫描时的速度为每分钟20—25cm,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拍局部影像。在进行常规性质扫描之后,需要将患者的扫描图像传输至核医学科医师进行阅片分析,患者图像中局限性放射性浓聚高于健侧相对应的部位且图像中较清晰、可轻松辨别即为阳性反应。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所有原发性骨肿瘤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方式诊断后的病情检出情况,并予以简析。

1.4 统计学方法

我院针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处理选择SPSS21.0软件包进行操作,若相关数据在接受对比计算后显示结果为P<0.05,则可看做差异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3.讨论

骨肿瘤主要是指发生于患者骨骼或者骨骼附属的组织血管、骨髓、相应组织部位的肿瘤,患者一般为原发性与转移性两种不同类型[4]。原发性骨肿瘤是一种致残率与死亡率都相对较高的肿瘤疾病,并且会给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5]。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恶性程度相对较高,在临床当中多以骨肉瘤较为常见,且患者大多数为年轻人[6]。对于原发性骨肿瘤患者而言,科学、及时的治疗十分重要,但是,患者需要在接受治疗之前接受科学的临床诊断,这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等极为重要。

在骨异常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针对恶性骨肿瘤患者,该诊断方法被看作为一种高度敏感的诊断方式。在骨肿瘤患者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当中,该方法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生理性变化方面十分敏感,在患者存在5%—10%的代谢改变时就可以清晰诊断出相应情况。对于初诊患者而言,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以有效显示患者的病灶,且显示的病灶范围要比传统的诊断方式大很多。这主要是因为骨扫描显像剂在患者的病灶摄取与局部骨代谢情况相关,而恶性肿瘤的患者骨代谢相对较为活跃,所以可以摄取更高的显像剂。对于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吸收数量与分布情况而言,主要有两个不同的因素起到决定作用,分别为局部血供情况与骨转换率情况。针对初诊的原发性骨肿瘤患者来讲,接受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扫描可以确定患者的病变情况为单发性还是多发性,并且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跳跃病灶,确定患者的病变范围,明确诊断患者的肿瘤是否已经出现了骨转移情况。原发性骨肿瘤患者在初诊的时候约有2%存在明显的跳跃性病灶,而在死亡的原发性骨肿瘤患者当中,约有1/4在尸检的时候出现骨转移情况,肺部转移情况更为常见。所以,原发性骨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扫描对于其诊断与后期的随访存在较大价值,特别是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同时,也应当定期接受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扫描。

在此次研究当中,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需要分别接受X线扫描与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扫描诊断。在对比具体的诊断效果之后可以看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扫描的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扫描。

结语:

对于患有原发性骨肿瘤的患者病情诊断方式选择来讲,患者接受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的病情检出率较高,该诊断方式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常规诊断方式,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露,李光明,熊娟,潘荣强. DR、CT、MRI在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比较[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29(06):557-560.

[2]贠新泉,刘学军,葛丽红,李越,毛里提拜克.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和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技术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应用及预后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2):4297.

[3]高红莉.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患者的护理[J]. 医疗装备,2015,28(13):202-203.

[4]石晓莹,任翠萍,程敬亮,范伊哲,任仙. 扩散加权成像单指数模型和双指数模型对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J]. 肿瘤,2014,34(02):163-168.

[5]石晓莹,任翠萍,程敬亮,李莹,李贝贝. 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对原发性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03):186-190.

[6]王亮,宫建,李福生,郑刚,周晓枢,王远鹤,王刚. 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0):1-2+4.

论文作者:向亚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  ;  ;  ;  ;  ;  ;  ;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84例原发性骨肿瘤及临床分析论文_向亚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