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例急性乳突炎临床诊疗研究论文_刘晶娜

105例急性乳突炎临床诊疗研究论文_刘晶娜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人民医院 165036

【摘 要】目的 探讨急性乳突炎的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方法 抽选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5例急性乳突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确切诊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后,105例患者中86例患者显效,16例患者见效,总有效率97.1%,无并发症产生。结论 加强对急性乳突炎患者病情的了解,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乳突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急性乳突炎是乳突气房粘-骨膜特别是骨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继发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乳突气房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发生于乳突气化者。主要发生于气化型乳突,常见于儿童,亦称为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急性乳突炎如未被控制,炎症继续发展,可穿破乳突骨壁,引起颅内、外并发症。现抽选我院105例急性乳突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急性乳突炎的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5例急性乳突炎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53例,年龄9~42岁,平均年龄(23.6±4.2)岁。

2临床表现

2.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恢复期,3~4周时,耳痛不减轻,或一度减轻后又逐日加重;听力无好转甚或加重;耳流脓不减少甚至增多,引流受阻时流脓突然减少及伴同侧颞区头痛以及再次发热等全身症状,重者可达40℃以上,应考虑有本病之可能。儿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脉速、嗜睡、惊厥。常伴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同时由于小儿岩鳞裂尚未闭合,且炎症可通过周围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刺激邻近的脑膜,引起脑膜刺激征,称为假性脑膜炎,查脑脊液无异常改变有助鉴别。

2.2乳突部皮肤轻度肿胀,耳后沟红肿压痛,耳廓耸向前外方。鼓窦外壁及乳突尖有明显压痛。

2.3骨性外耳道内段后上壁红肿、塌陷。鼓膜充血、松弛部膨出。一般鼓膜穿孔较小,穿孔处有脓液搏动,脓量较多。

3诊断及鉴别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及症状

(1)早期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症状,经治疗后症状持续不愈,或好转后又加重,应考虑并发急性乳突炎之可能。

(2)耳痛重,常为跳痛,此为乳突内积脓造成气房内压力增加所致,且常伴有头痛,体温升高,小儿常有高热,全身中毒症状,精神食欲不振等。

(3)耳流脓量增多,但如引流不畅,也可脓量较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体征及各项检查

(1)耳后鼓窦区:压痛明显,感染到达皮质可出现乳突部软组织肿胀,皮肤水肿,耳廓向前下外侧移位。

(2)耳镜检查:可见外耳道骨部后上壁下塌,此为急性乳突炎的重要指征。

(3)鼓膜:充血、肥厚、后上部膨隆,可见穿孔,多较小,但可由于外耳道后上壁及鼓膜后上部肿胀膨隆而影响鼓膜穿孔观察,耳道内常有多量黏脓性或脓性分泌物,且有搏动。

(4)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

(5)其他检查:可呈现体温高、白细胞总数增加,核左移。

(6)X线摄片或CT扫描:对急性乳突炎有诊断价值,双侧乳突进行比较,早期患侧乳突气房模糊,透明度减低呈云雾状,至融合期呈现气房间隔消失,并应注意观察周围骨板有无破坏不完整。

3.2鉴别诊断

3.2.1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疖可有挖耳等耳外伤史,一般无发热等明显全身症状,耳痛常在咀嚼或张口时加重。耳廓牵拉痛,耳屏压痛,但无乳突压痛。听力一般正常,仅在外耳道明显红肿阻塞的患者可以有轻度的传导性听力下降。耳内流脓,不伴大量黏液,量少。鼓膜完整,颞骨CT显示乳突及中耳内无高密度影,但外耳道软组织增厚。

3.2.2隐匿性乳突炎

多由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充分或不及时造成。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虽然检查鼓膜完整,但是,乳突内隐藏着不可逆的、进行性的化脓性炎症,侵及骨质,常易漏诊,导致并发症发生,应引起警惕。致病菌多为嗜血流感杆菌。患者可仅有轻度耳内不适、头痛、食欲不佳、低热等;查体见鼓膜完整,但可有增厚及轻度充血,外耳道后上壁充血。乳突可有轻压痛;听力图显示呈不同程度的传导性减退;颞骨CT可见乳突气房模糊、房隔破坏等。诊断后应行单纯乳突切除术治疗。

4治疗

4.1全身抗感染治疗

急性乳突炎早期治疗的关键是全身应用抗生素,根据病情可选用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或其他广谱抗生素,用药期应至症状消退后1周左右。

4.2局部治疗

鼓膜已穿孔流脓者,注意清理外耳道脓液,可每日1次用吸引器轻轻吸引,但注意负压勿过大,以免将水肿黏膜脱出妨碍引流,未穿孔或穿孔过小引流不畅者,应行鼓膜切开引流,然后以抗生素滴耳液滴耳。

4.3乳突单纯凿开术

抗生素治疗及鼓膜切开反应不佳,且病情继续进展,全身症状重,并有并发症发生趋势或已发生者,应行手术治疗。采用耳后进路乳突单纯凿开术,目的在于清除全部病变气房,恢复乳突鼓室通气,建立充分引流。术中注意探查鼓窦入口处,应避免造成砧骨移位,并注意探查有无鼓室盖骨板或乙状窦骨板侵蚀破坏,术腔可放硅胶管引流,或充填纱条,切口不予缝合,术后换药,至术腔完全封闭愈合。

5结果

经确切诊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后,105例患者中86例患者显效,16例患者见效,总有效率97.1%。无并发症产生。

6结论

通过对本组105例急性乳突炎患者临床资料的诊疗分析,可知加强对急性乳突炎患者病情的了解,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患上急性中耳炎后,应及时就医和治疗,控制感染,通畅引流,以防中耳乳突处的化脓性炎症扩展,引起颅内外严重并发症。凡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患者,有耳痛及头痛增重,畏寒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神志改变等,均应考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才能减少病痛,挽救生命。另外,提高身体健康素质,加强营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饮食,增强抵抗力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燕平.急性乳突炎的临床经验[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2,26(3).

[2]唐敬达.急性乳突炎临床经过的改变[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92(3).

[3]杨慧,郑虹.小儿急性中耳炎的抗生素治疗[J].华西医学,2003,18(3):303-304.

论文作者:刘晶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105例急性乳突炎临床诊疗研究论文_刘晶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