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供需关系的三维网络特征_利丰论文

物流供需关系的三维网络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需论文,特征论文,关系论文,物流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2010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在大促销中创下单日9.36亿元的成交量,达到其平时交易量的10倍[1]。也因当天支付量太大,各大网银几乎全线崩溃[2],随后成千上万个包裹同时涌向申通、圆通、中通等快递企业,致使后者不堪重负,近乎瘫痪。这次交易的9.36亿元货件直到半个月后才被派发殆尽[3],随之而来的是买家投诉、卖家道歉等一系列问题,物流成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瓶颈。事实上,网络购物的消费者市场目前在地域上还相对集中,中国前十大网购城市均为沿海城市[4]。随着消费市场向三、四线城市渗透,快递企业还能否提供可靠、准时、优质的服务将成为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大挑战。为此,许多大型电子商务企业都选择建立自己的内部物流网络。2010年12月,京东商城宣布将有超过5亿美元的资金投入物流建设。2012年1月,阿里巴巴集团也宣布将拿出100亿元投资物流的仓储环节,集团创始人马云的目标是:10年以后,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人们只要在网上下订单,最多8小时货物就能送到家[5]。

然而,不是所有的电子商务企业都适宜建立自己的物流网络,由于消费者市场的地域分布广泛,同时由于顾客对产品性能需求的不断变化,即使是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也无法完全凭借内部能力解决所有的物流需求;凭借电子商务企业内部能力,也无法解决因订单数量和产品性能需求的不确定性而应该进行的供应链调整或重组。

本文提出的物流供需关系的三维网络特征,从三维空间视角提供了研究物流供需关系问题的工具,使上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物流供需关系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物流供需关系的研究可以分成一维及二维关系的研究,一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上。

供应链的概念源于以制造企业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情况,因而也被称之为产品供应链。而通常对供应链的研究多是围绕着产品供需关系展开的。Christopher(2004)[6]认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就是供方与需方的关系管理。Kaufman(1997)[7]认为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协调、监督及控制过程来消除链上各方的沟通障碍及冗余。Clancy(cited in Putzger,1998)[8]认为供应链整合的目的就是要提升链上各方的联系,增加供应链的可视性,找出问题的瓶颈。Wood(1997)[9]强调通过合作和联盟使供应链各方保持目标一致。Lee(cited in Scott Beth,2003)[10]还以沃尔沃汽车供应链为例,说明当供应链上生产方与销售方疏于信息沟通时,所导致的严重的产品供需关系失调。Lee(2004)[11]同时指出要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必须满足敏捷性(agile)、适应性(adaptable)和(供应链各方)目标一致性(aligned)。他认为比成本更重要的是供应链中的价值创造。

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服务供应链的提法。很多学者Ellram et al.(2004),Sengupta et al.(2006),Giannakis(2011),Niranjan et al.(2011)[12-15]从服务也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无形的)的角度,探讨了产品供应链与服务供应链在“牛鞭效应”、“库存”等方面的差异,及产品供应链中Hewlett-Packard,SCOR,及GSCF模型在服务供应链中的适用性问题。Ellram et al(2004)[12]还因此从采购专业服务的角度,给供应链管理重新进行定义:供应链管理是对从原始供应商到终端用户的有关信息、流程、能力、服务绩效和资金的管理,以此来扩展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物流业作为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国内学者在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田宇(2003)[16]认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运营中,还存在一种以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为主导的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即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供应商→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制造、零售企业模式。其中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供应商指传统的功能型物流企业,如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阳明明(2006)[17]提出了一种特殊服务供应链——港口服务供应链,具体是指以港口为核心企业,将各类服务供应商(包括装卸、加工、运输、仓储、报关、配送,甚至金融、商业服务等企业)和客户(包括付货人和船公司等)有效结合成一体,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实现系统成本最低。刘伟华(2007)[18]认为物流服务供应链是服务供应链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物流能力合作为核心的供应链。但到目前为止,关于服务供应链,进而物流服务供应链,国内外都还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宋华(2008)[19]总结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服务供应链的研究情况:(1)将服务供应链理解为供应链中与服务相关联的环节和活动;(2)将服务供应链理解为与制造业或制造部门的供应链相对应的服务业或服务部门的供应链;(3)将服务供应链理解为以服务为主导的集成供应链。引言中提到淘宝商城促销的例子,既是在(2)意义下,又是传统意义下供应链上各方因为缺乏信息沟通,而导致供应链不畅通的情形。

对物流供需关系的研究,除了上述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之外,还有如崔晓迪等[20]对区域物流系统的供需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基于供需平衡的区域物流耦合系统框架。张锦等[21]在分析物流供需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多层、多级、多属性特征的流线网络,定义了匹配度,描述了物流服务与物流需求在时间、数量、费用等因素方面的匹配关系。虽然供应链核心节点的上下游节点在几何位置上都已经不在一条直线上了,但总的说来,上述研究基本都是在“链”上探讨物流的供需关系,其实质是物流供需一维关系的研究(图1)。

图1 物流供需的一维关系图

Cottrill(1997)[22]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应链整合的概念将演变为直接由客户需求驱动,以供应链为一个实体,实行包含若干企业在内的一体化经营,这个趋势也将导致许多企业更多地使用外包服务。Lynch(cited in Scott Beth,2003)[10]指出虽然很多企业意识不到,但它们已经在从供应链转到价值链、价值网的实践上。Lusch et al.(2010)[23]提出供应链嵌套在价值网中,是价值网的组成部分。Allee(2000),Bovel and Martha(2000)[24-25]认为价值网络是特定类型的组织间网络,由各成员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特定的服务。这个价值网络是为了提供特定服务而产生的,由相互合作、独立法人组成的动态网络,他们之间会产生有形、无形的价值交换。Parolini(1999)[26]认为与传统的价值链相比,价值网络是非线性、水平和动态的,更专注于客户价值,而不是企业或行业价值。国内学者徐福缘(2002)[27]提出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以全球资源获取、全球制造、全球销售为目标,相关企业之间由于“供需质”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多功能的开放式的供需一体化网络结构。徐琪(2003)[28]认为供应链是企业供需网的一个节点,并以生产商和销售商为例,研究了双方共同获利、协同决策的建模方法。但是从物流服务的角度进行物流供需网络的研究还很少。

鞠颂东等(2008)[29-30]从提供物流服务的角度,提出物流网络的概念。它是在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条件下,适应物流系统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发展起来的,由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的总称。其中物流组织网络是物流网络运行的组织保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是物流网络高效运作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物流信息网络是物流网络运行的重要技术支撑。他们的研究认为“资源整合,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网络化,是物流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他们所研究的物流供需关系已经将一维的物流供需关系发展到二维的网络关系,如图2所示。图2表示大量用户中的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得到众多物流组织的联合服务;众多物流组织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为大量用户提供一体化服务。上述研究丰富了物流供需关系的理论成果,但是在理论上仍不能很好地提供出研究物流供需关系及时匹配的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随需地调整或重组供应链的问题。

图2 物流供需网络的二维关系图①

现代物流发展至今,迫切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找到众多物流服务组织主动形成相互关联关系的理论与方法,以便为众多物流用户组织提供随需应变的服务。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时间维,从三维空间视角重新审视物流供需关系,提出了物流供需关系的三维网络特征。

三、物流供需关系的三维网络特征

本文提出的物流供需关系的三维网络特征,见图3所示。

图3中,Y轴表示物流服务组织(以下简称为物流组织),物流组织包括企业内部的物流组织、半社会化的物流组织和独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X轴表示物流用户组织(以下简称用户组织),用户组织可以是制造企业、流通企业、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Z轴表示时间,各组织之间在协作中的上下游关系可根据时间的先后予以明确。

左侧YOZ平面是时间与物流组织所成的平面,Y轴及该平面上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等,表示特定时点上能提供物流服务的不同的物流组织。一般来说,在任何时点z上的任何物流组织s,都可以在平面Z=z上,通过点(0,s,z)并平行于X轴的直线,找到与其相匹配的用户组织。即任一物流组织,在任何时点上,可以为多个用户组织提供物流服务。

右侧XOZ平面是时间与用户组成的平面,X轴及该平面上与X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等,表示特定时点上有服务需求的用户组织。一般来说,在任何时点z上的任何用户组织d,都可以在平面Z=z上,通过点(d,0,z)并平行于Y轴的直线,找到与其服务要求相匹配的物流组织。即任一用户组织,在任何时点上,可以得到多个物流组织为其提供物流服务。

图3体现了以下物流供需关系的三维网络特征:

图3 物流供需关系的三维网络特征示意图

(1)供需组织的独立性

从平面YOZ和XOZ上,一系列平行于Z轴的平行线可以看出,无论是各物流组织,还是各用户组织,组织之间互不关联,表示它们之间在没有协同运作之前,作为独立法人互不交往、各自独立运作。

(2)需对供的选择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互不交往、独立运作的组织已经无法生存。用户组织之间,物流组织之间,物流组织和用户组织之间必然发生交往。从一系列平行于XOY平面的平面上,可以体现出特定时点上,大量用户中的每一个用户,沿着平行于Y轴的方向,可以得到众多物流组织的联合服务。用户组织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组织。

(3)供对需的随需服务性

(4)供应链的随需整合性

在这个三维供需网络中,供应链可以随需随时地调整或重组。核心组织的节点,可以在此供需网络中针对客户需求迅速随需整合出多条供应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

图3 的立体空间中描绘了3条供应链,分别是:

随着两个订单的出现而整合了两条不同的供应链,它也可以在不同的时点随需整合出两条甚至多条供应链,体现了供应链的随需整合特征,如图4所示。通过整合物流组织资源形成物流服务网络(YOZ平面),与由制造业、商贸业等组成的物流用户网络(XOZ平面)结合为“物流供需网络”,作为供应链协调者的核心企业,可以在这个网络中针对客户需求迅速调整和重组供应链,以适应市场随机变化的需求。

物流服务网络 物流供需网络 物流用户网络

供应链协调者

供应链1 供应链2 … 供应链n

图4 物流供需网络中供应链的随需整合性

(5)供需匹配的临时性与相对稳定性

如上所述,当一个用户或多个用户提出订单请求或物流需求时,用户组织中的某一核心组织能够利用自身资源,迅速整合出一条或者多条供应链,以满足用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一旦该服务结束,供应链随即解体,表现出其临时性;与之相反,掌握在核心组织中的物流服务资源(物流组织)却有其相对稳定性,它们可能处在长期的一个联盟中。

(6)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融合性

与一般供应链的示意图只能单一地表示产品供应链或服务供应链不同,图3的物流供需关系的三维网络,能够表示物流组织参与下的产品供应链,具体体现出物流组织在产品供应链中的位置和作用。并且,在三维空间中形成的供应链,分别投影到平面YOZ和平面XOZ后,可以得到物流服务供应链和产品供应链。体现了两平面中分别表示的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在三维空间中的融合性。

图3所示物流供需关系三维网络的六个特征,前三个特征亦可在图2中得到体现,但是图2只能体现这三个特征中组织的独立性,体现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得到多个物流组织的联合服务,每个物流组织都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一体化服务。只有图3的三维网络才能够明确体现出物流组织参与下的供应链。不仅如此,图3还明确了业务运作时间的先后。而六个特征的后三个只有在含时间概念的图3中才能得到体现。

四、案例

(一)利丰供应链的随需整合性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顾客对产品服务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很多企业都实施了国际分工协作,并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设施和技术,实现货物和资源在国与国之间的灵活流动[31]。以商贸企业利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丰)为例,利丰1906年成立之初是一家联络买卖双方的出口贸易公司,出口的主要产品是瓷器及丝绸。1995年以后,利丰集团通过在海外设立办事处及收购举措,拓展了其供应商网络,扩大了其在美国及欧洲的客户基础。2008年,利丰在40个国家设立了80个采购办事处[32]。凭借这些网络资源和它手中掌握着的350个客户及7 500个供应商的信息,以及利丰独特的组织结构[33]——负责专门项目的部门(具有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销售、原材料采购、质量保证和航运等一系列服务的能力,不妨称其为“专业服务模块”),利丰可以随时随需地为其客户定制供应链。利丰可以没有工厂、没有染料、没有布匹,也没有拉链,但作为物流供需网络上的核心组织,利丰统筹物流和整合生产流程,包括设计、采购、生产管理、融资、物流及其他支持性工作,而将生产任务外包。针对来自美国零售商30天内完成30万条男式短裤的订单,利丰的随需供应链可以依靠其“专业服务模块”随即形成,在巴基斯坦纺纱,在中国织布、染色,拉链来自日本,缝纫在孟加拉三家工厂完成[33]。而这些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物流运作,也完全由利丰“专业服务模块”根据各种原材料的产地,负责整合相应物流组织为供应链中的相应企业提供物流服务。

利丰的案例很好地体现了图3所示的“供应链的随需整合性”。

(二)联合国联合物流中心供需匹配的临时性与相对稳定性

与利丰类似,但性质却完全不同的一个“协调者”是联合国联合物流中心(The United Nations Joint Logistics Center,UNJLC,以下简称联合物流中心)。当一个地区发生危机时,联合物流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各合作机构(政府的、非政府的)间的关系,“化合”属于不同机构和组织的物流资源与能力,并在业务规划,协调和监测方面提供物流支持,最大可能地满足危机发生地区的人道主义需求。联合物流中心这个概念最初产生于1996年扎伊尔内战,及由此产生的百万卢旺达难民潮[34]。联合物流中心在此次危机中,通过现场协调和“化合”分属于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UNHCR)、世界粮食计划署(World Food Programme,WFP)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UNICEF)的航空资产,从而及时重新规划,排程,达到运送食品和难民输送的目的。此后联合物流中心还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灾害救助,如巴尔干,东帝汶,莫桑比克,安哥拉,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危机。虽然产生之初它只是个临时性的组织,但2002年初它被正式确认为联合国机构间人道主义决策机构[35],并由粮食计划署管理。可以看出,联合物流中心是因为危机的需要而成为物流组织中的核心组织,并进一步疏通和组织供应链。一旦任务完成或者危机结束,该供应链随即解散,体现出其临时性与联盟组织成员的相对稳定性。

联合国联合物流中心的案例,很好地体现了图3所示的“供需匹配的临时性与相对稳定性”。

(三)淘宝商城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融合性

最后回到引言中提到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以淘宝为例,2004年淘宝网上零售额是8亿,那时以淘宝为核心企业的产品供应链几乎不会发生任何问题。但是,到2010年增长为4000亿,翻了500倍。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逐年上升,也带动了快递企业的订单收入[5]。据中国快递协会统计,截止到2010年10月,电子商务每天产生的快件量已突破500万件,占中国日发送快件总量的一半左右[36]。2003年快递行业年度总产值基本为零,2011年一跃成为500亿,快递行业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在迅速成长。但由于缺少对物流供需关系的深入研究,中国国内物流的服务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淘宝不能因只用一家物流企业为其服务而影响业务的发展,淘宝的产品供应链急需与物流服务供应链融合。2010年6月,淘宝网对外推出其“大物流计划”,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推出物流宝平台(http://e56.taobao.com),即由淘宝网联合国内外的仓储、快递、软件等物流企业组成服务联盟,由这个物流服务联盟随需整合若干物流服务供应链,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商家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包装)和递送的难题[37]。与利丰类似,阿里巴巴要做这个平台的核心组织。阿里巴巴的目标是拓展“平台”,并随时整合出“平台”中的资源为其服务。充分体现了阿里巴巴希望有相对稳定又优秀的物流资源和组织,使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充分地融合。

五、结论

本文在前人对物流供需关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了物流供需关系在一维和二维的研究,提出了物流供需关系三维网络的六个特征:供需组织的独立性、需对供的选择性、供对需的随需服务性、供应链的随需整合性、供需匹配的临时性与相对稳定性、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融合性。

物流供需关系的三维网络,也可称为物流供需关系三维网络概念模型。物流供需关系三维网络概念模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复杂、多变环境下,物流供需关系的匹配情况。这种对物流——物流服务网络——物流用户网络——供应链管理多视角结合的研究,挖掘了物流服务组织、物流用户组织和时间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特征,提供了从三维空间视角研究物流供需关系问题的新的方法和工具,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注释:

①图2参考了中国工程院李幼平院士题为《无尺度现象引发的思考》报告中关于文化网格的结构描述方法。

标签:;  ;  ;  ;  ;  ;  ;  ;  ;  ;  ;  

物流供需关系的三维网络特征_利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