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论文_晁国兰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05

【摘 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探讨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文挑选我院所收的125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60和探究组65例。对照组以膦酸西格列汀治疗,探究组以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血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两组血糖稳定性及药物安全性。结果:6个月后,以二甲双胍治疗的探究组在患者血糖水平稳定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其血糖进行控制,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二甲双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安全性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可能并未完全丧失,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无法发挥降血糖的生理作用,因而导致机体处于胰岛素匮乏的状态,表现为血糖过高[1]。该疾病会引发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足等慢性并发症,遍及全身重要器官,导致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下降[2]。以往多采用膦酸西格列汀对患者进行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不够满意,临床希望找到效果更佳的药物。本文总结并归纳探讨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挑选我院所收的125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挑选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批号为2018X06Y1007,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将所收125例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60和探究组65例。探究组:男42例,女23例;年龄65~85岁,平均(72.14±1.76)岁;BMI为17~34 kg/m2,平均(23.61±1.51)kg/m2。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64~87岁,平均(72.18±1.72)岁;BMI为19~33 kg/m2,平均(23.65±1.59)kg/m2。样本数据在年龄、性别级BMI上分析,两组表示出P>0.05的结局,提示组间差异微弱,可比性强。

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a)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者[3];②签署同意书且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者。

b)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②合并有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者;③年龄小于60岁者;④治疗期间产生过敏反应者。

1.3 方法

在治疗方法上,对照组以膦酸西格列汀(生产企业: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095)治疗,100 mg/次,1次/d。

探究组以二甲双胍(生产企业:西安海欣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400)治疗,0.25 g/次,3次/d。

6个月后,观察两组血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两组血糖稳定性及药物安全性。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6、9、12个月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值,评价两组血糖稳定性。

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价,对治疗期间出现的头晕、腹痛、消化不良、情绪低落等10项症状进行评分,每项均按照4级评分法,可评为0、1、2、3分,总分30分,TESS评分越高,不良反应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取得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血糖值及TESS评分由(x±s)展现,行t检验,性别数据由%展现,组间运行χ2检验,若体现为统计学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两组存在分析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血糖稳定性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糖比较,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不存在分析意义;6个月后,在患者血糖水平稳定性方面,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以二甲双胍治疗的探究组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01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血糖稳定性的比较(mmol/L,x±s)

2.2 两组TESS评分的比较

治疗期间,以二甲双胍治疗的探究组TESS评分为(7.13±1.04)分,远低于对照组的(13.06±1.17)分,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01的结局(t=29.9956,p=0.0000),两组存在分析意义。

3、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疾病。我国2型糖尿病多发于老年人群,尤其是社区老年人群,考虑可能与饮食、遗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4]。膦酸西格列汀是一类口服抗高血糖药物,可通过增加活性肠促胰岛激素的水平而改善血糖控制,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药物,临床显示,患者对其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可减少肝糖原的产生,降低肠对糖的吸收,并且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产生降血糖作用,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此项试验中,6个月后,以二甲双胍治疗的探究组在患者血糖水平稳定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表明二甲双胍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其血糖水平,且不良反应较轻微,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其血糖进行控制,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杨东英,葛运芬,郑娟娟,等.研究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5):682-683.

[2] 阎艳.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5):168-169.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30(8):893-942.

[4] 李桂成,王玉霞.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3,31(25):31-32.

论文作者:晁国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论文_晁国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