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一项重要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改革_人才理念论文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一项重要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改革_人才理念论文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本论文,教育改革论文,全面发展论文,教育理念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理念和教育理念

什么是理念?它的内涵有两个特征。

《辞海》的解释是:理念是旧哲学名词,柏拉图哲学中的“观念”通常译为理念,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中的观念指理性领域内的概念,有时也译作理念。例如,贝克莱认为外界事物乃是观念的组合,在柏拉图的哲学中,观念指永恒不变而为现实世界之根源的独立的、非物质的实体,这里用的“观念”,多译为“理念”。又如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观念亦称“纯粹理性的概念”,指从知性产生而超越经验可能性之概念(“上帝”、“自由”、“灵魂不朽”),亦多译为“理念”。《新现代汉语词典》把“理念”注释为“观念”,《汉语大词典》则把“理念”直解为“理性概念”。从这里,我们可否这样来理解:只有那些带有理性认识的观念(而不是一般描述性的观念),才称为“理念”,这是它生来就有的一个特征。

从语言学发展的历史看,许多概念的内涵都发生了变化。在今天,“理念”这个词已从哲学家的书斋走进现实社会的许多领域,在传媒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显然,它的内涵已不同于旧哲学中的“理念”了。例如,在企业中出现的“企业理念”:“康佳”集团的“康佳人生、佳品纷呈”;“美的”集团的“开放、和谐、创意、追求完美”;“海尔”集团的“领先世界”;“长虹”集团的“产业报国、振兴民族工业”,等等。有人还将“企业理念”界定为:“是指企业根据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要求,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行为准则、文化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整体氛围。”[1] 卫生领域也有人发表文章,论述“健康新理念:没病不算强”[2]。另外, 还有“新政治理念”,等等。

关于教育理念,也有许多说法。诸如:“坚守‘人必须获得自由、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3]。“新的人才理念,是指适应21 世纪社会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并珍重国格、胸怀大志,能够适应、积极推进、甚至引导社会发展的大学生。”[4]“自学考试教育理念”“是以个人自学、 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使广大自考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5]从这里, 我们可否这样来理解:理念是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即指出事物发展的趋势,这是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特征。

综上所述,理念是指人们通过实践逐步形成的对事物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它形成之后又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推动事物的发展。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包括三个层面:教育是什么?教育有什么作用?教育怎样发挥作用?人们通过教育实践形成并不断深化对这些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并用于指导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践,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

二、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产生和发展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包括两个含义:一是以学生的个性为本,学校教育不应像花匠摆弄盆景那样,按自己的意愿去剪裁学生;二是以全面发展为本,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不应让学生像野花那样“自然成长”。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发展到内涵更加丰富的历史进程。

从14世纪意大利北部出现工场手工业,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300年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与发展时期, 史称“文艺复兴”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在科学上发生了摆脱神学束缚的革命大变革,其旗手是哥白尼。文学艺术上出现了空前的大繁荣,其代表是达·芬奇。教育领域也产生了以反封建、反神权、尊重教育对象为主要特征的人文主义教育大变革,其集大成者是夸美纽斯。

中世纪的经院主义教育,把教育对象看作赎罪的羔羊,尽量压制、摧残他们的身心,还美其名曰是为了使他们“来世进入天堂”。教育成为压制学生,防止学生独立发展的重要工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人盲目信仰宗教并绝对服从神权和王权,把人培养成神权和王权的附庸,剥夺了人的尊严。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反对封建,反对神权,十分崇尚个人,重视人的作用,重视通过教育来培养资产阶级的一代新人。崇尚个人,以人为中心,是这个时期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反对神权的主要思想武器。在这种人文主义世界观指导下的人文主义教育,指出青少年是正在成长和发展着的新人,要尊重他们。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启发教育对象的智慧,培养他们的才能,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勇敢进取精神。被后人称为“第一个新式学校教师”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1378—1446年)创办的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他把学校设在湖滨,附近有田野和公园,校舍宽敞舒适,阳光充足;他还废除体罚,实行学生自治。夸美纽斯(1592—1670年)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从多方面阐述了他的“泛智论”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要使任何一个人的德行和才智都得到发展。到了20世纪初,杜威针对传统教育的“三中心论”(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弊端,提出“儿童中心”论,认为教育应该“依照儿童长进的程序,使他能逐渐发展他的本能,直到他能自己教育自己为止”。20世纪中叶,原苏联的凯洛夫在他的《教育学》中,提出“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主张对学生进行智育、综合技术教育、德育、体育、美育(后来又加上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凯洛夫之后的赞可夫更加丰富了学生“发展”的内涵,指出:“一般发展不仅是指智力发展,而且包括情绪、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的个性特征的发展。”

教育既受政治制度的影响,又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上面所述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70年代,诸多教育家相继提出的关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处于工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时期。进入工业社会,人的发展得到了相对的解放。但是,工业社会的标准化制度客观上又导致了对人的奴役,无情地把人变成机器,变成机器的附属物,从而限制了其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生活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特别是在实际的教育中,也必然会有一定的局限。

今天,人类正在由工业社会迈向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社会(也可称为信息社会或数字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的周期日益缩短,产品、商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这三个“日益”,使得“创新”成为社会的基本活动,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速度”成为竞争的主要内容,“合作”成为竞争的基础,经济、科技、信息、教育全球化、国际化成为现实。知识经济的特征不仅在于社会经济活动中数码化的知识含量与流速的增加,而且在于这些知识的人性化程度的增加。所谓知识创新,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使自然科学知识或技术与不断发展着的人及其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呈现出产品形成的决定权转移给消费者的趋势。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些基本特征,既给个体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性潜能的发挥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又要求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要发展学生的独创性和超前性的应变能力。正是在这种宏观大背景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新的视角里又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就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宣言》指出:“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和新的模式”,要求“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应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这应包括学生参与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法的改革,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 参与制定政策和院校的管理工作”。 “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ered)这个词,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大学中已经十分流行。澳大利亚的许多大学声称:把“学什么”、“何时学”、“怎么学”的自由选择权交给学生。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使学校的学制更加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学位证书的要求,有一年制、两年制,等等;使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如全日制、半日制,到学校听课,或通过因特网学习,等等;使培养模式更加多样化,有研究型和实用型之分,实用型又分为不同的类型,等等。

如果说,在工业经济兴起的时期,人们提出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主要是出于反对封建专制的政治需要,那么,在知识经济兴起的今天,人们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则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由于规模的扩大,政府拨款不足导致学校经费困难,为了争取生源,增加收入,这也是促进学校尽量满足学生要求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其内涵更加丰富。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体现在学生对教育的选择上,要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等等,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简单地说,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对教育享有“参与性”和“选择性”。学生发展的含义也更为宽泛。包括:既要使学生学会做事,又要使学生学会做人,要把做事和做人教育结合起来;既要使学生正确地继承知识,又要使学生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既要使学生发展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又要使学生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要把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既要使学生提高智慧,又要使学生增进身心健康,要把提高智慧和增进健康结合起来。

三、实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必须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要实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涉及对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对教育教学过程和方式方法认识的深化和创新,需要对教育进行广泛而深刻的改革。

第一,树立21世纪的质量观:高品质、多规格、小批量

在工业经济时代,崇尚所谓“批量生产规则”:批量生产规模的增大导致产品成本下降。与此相适应,学校培养人才,也是按统一规格,大批量生产标准件人才。而在信息经济中,创造价值不再是通过生产规模,而是通过生产的差异化,即生产有特色的产品来实现的。竞争越来越成为速度的竞争,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企业的大小和成本,而是创造性和灵活性。正如美国《商业周刊》所说,因特网的使用,为制造业经济带来了至关重要的变化:制造定制的汽车比批量生产的汽车还便宜。它把这称之为“一场类似哥白尼式的革命正在进行”,指出企业管理者过去总是把他们的企业想象为一个有供应商和客户围着转的“太阳系”的中心,而因特网改变了这种模式。如今,客户正在成为整体商业世界的中心[6]。经济领域里的这种革命性的变革, 必然要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那么,高等学校的客户是谁?一是用人单位;二是求学之人,这两者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用人单位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提出用人标准和要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是知识经济的特点。信息社会的生产方式是非标准化,即所谓柔性化,小批量、多品种就是高效益。而我国正处于向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同步迈进的过程之中,因而其产业结构和生产力水平更加多元化,这就决定了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更加多样化。

求学者的个性不同,兴趣、爱好、特长和需求各异。在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教育规模很小,招生数量有限,求学者为了争得上大学的机会,只有牺牲“自我”,按学校统一规格来塑造自己。当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求学者有“选择权”的时候,他们就会突出个人的要求。特别是到了高等学校争夺生源的时期,“求学者要求”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大。

从本质上讲,高等学校的这两类“客户”的要求是一致的。这种要求迫使各高等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学科结构、所处地域及其他内外部条件,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出适应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性质的企事业单位和不同工作岗位的不同要求,以及求学者的个性、爱好、特长的不同要求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人才,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办出有特色的学科、有特色的专业;二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式上办出自己的特色;三是在培养人才的素质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水平,就是生命。学校要用自己创造出来的特色去进行竞争,去求生存和发展。21世纪“客户”需求的多样性,迫使高等学校必须培养出多规格、小批量、高品质的人才。

第二,树立21世纪的教育观:尊重个性,多种形式,各展所长

怎样培养高品质、多规格、小批量的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包括个人发展)的不同需求呢?

首先要转变以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为依据所形成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制度、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这套与大工业生产要求相适应的“三中心论”,到了知识经济社会已经不适应了,必须进行改革。知识经济的创新性本质,要求其人才需具备创造性、前瞻性、主动适应快速变化的品质。

个性特征,是创新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个性的充分发展,能极大地激发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学生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是全面发展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实现方式。当然,学校教育对学生整体而言,要有基本统一的要求和内容,即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但是,统一的要求和内容要在学生身上使之个体化。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发展个性的教育。关于发展个性的重要性,毛泽东曾有过精辟的阐述,他在给秦邦宪的一封信中说:“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7] 毛泽东的文章,写得那么有创造性,特别是他的诗词,写得那么精彩,就是充分体现了他的个性。

由于遗传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其生理素质、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理想、追求都各不相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年一代也必然越来越强烈地提出发展个性的要求。

从个性出发,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身心的充分和全面发展,造就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人才,已成为世界性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潮流。

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需要课内课外并举,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并行,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让学生各展所长,这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经验。

要改革统一大纲、统一要求、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的“大一统”教学制度,实行学分制、选修制、主辅修制;改革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要启发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而不仅是教学生“学答”;要引导学生追求“合理解”,而不是寻求“唯一解”;要开展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切实解决“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些带根本性的问题。

要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考试制度,给青年人多次机会,应允许大学生转学、插班、转专业等。上海市已决定,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今年(2000年)下半年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7 所高等学校可以招收插班生;其中有的学校还可以招收“专升本”的学生,等等。

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这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就把引导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作为“伟大之产生”的重要条件。他们认为,标准化的大学考试和评分标准,只能压制学生成为伟大人物的潜力,而应当给他们以从事独立的、有激励性的科学研究的机会。于是设立了支持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金,从此,教学和科研之间逐渐形成一种缺一不可和日益加强的联系,学生和教授一道参加科学研究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时至今日,美国的高中学生也已开始结合教学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活动了。

加强综合实践训练。一个人,特别是儿童获取知识最有效的办法,不是只听别人讲,实际去做可以更有效地接受知识,也更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美国学生课外作业并不多,但课外的实践活动极其丰富多彩,其教育效果却比我们过重的课业负担要好得多!多动手对发展思维大有好处。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从美国高等学校“超短学期”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出第二课堂的功效。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学寒假只有一周,60年代,一些学校实施“4—1—4”三学期制,70年代以后, 就风行全美各高校,至今成为一种制度。在这个短学期里,学校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各种活动,包括校内的和校外的,还可以计学分。除超短学期之外,他们平常也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第二课堂活动。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这是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极为重要。它包括:师生平等的讨论;不同学科、不同学术流派的交流;宽容学生的失败;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等等。

第三,要使高等教育体制形成具备多样性的“核心特征”

我们常讲,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要实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仍须抓住体制中的核心问题继续深化改革。关于这点,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联合发表的一份报告,可能对我们会有些启发。

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合作成立了一个专家组,共同探讨未来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问题。经过两年的研究,专家组于2000年2月正式发表了《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希望》的报告, 力图从公共政策决策者和国际社会的角度,理清有关高等教育发展的争论要点。《报告》指出:“体制是焦点”,应该“使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能够具有多样性”,为此,“高等教育体制必须形成以下核心特征:充足的办学自主权;明确的层次区分;在竞争的同时进行合作;加强开放”。

把这几项列为构建新的高等教育体制的核心特征,也是基本符合我国的实际的,也是实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所必须的。

足够的办学自主权,是学校根据自身内外部条件,制定适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办出学校特色所必须的,也是学校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所必须的。否则,学校就只能搞形而上学的统一,而难以促使学生个性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转学、插班等等,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一国的高等学校中,如果分不出层次和类型,不仅会降低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也使学生难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选择就读的学校。

竞争是迫使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努力办出特色的动力,也是学校为了争取生源,真正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动力。而合作则是学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促使学校发展(包括学生的发展)的重要条件。

学校越是开放,越是加强与社会、企业、事业单位的合作,就越能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自身个性全面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

标签:;  ;  ;  ;  ;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一项重要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改革_人才理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