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县域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思考论文_李汝霖

加强县域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思考论文_李汝霖

刘淑英

寒亭区知识产权局 山东潍坊 261100

摘要:县域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是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的基础,为建设创新型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文章从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方面,分析了县域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县域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存在知识产权保护观念淡薄、工作机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并建议从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做好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等方面提高县域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水平,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关键词:县域;知识产权管理;现状;问题;建议

1 县域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现状

1.1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不断健全,人员队伍壮大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1998年成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后,省、市、县(区)相继成立了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局),并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强了地方知识产权工作管理工作。地方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为全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

1.2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逐年增长

县(区)知识产权工作部门立足本职,积极作为,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专利行政执法、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等工作,提高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水平,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逐年增长。有条件的县区开展了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县区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工作、国家传统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区)工作,在知识产权管理特色上进行了探索,当地政府出台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措施,设立了专利专项资金,极大程度地调动了专利申请的积极性,形成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氛围。

1.3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所增强

企业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住脚跟,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增加技术投入,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核心技术专利的企业,县域企业专利申请量逐年递增。有些发展好的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指导下,适时开展了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

2 当前县域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不健全

虽然绝大多数县区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但机构设置不统一,有的是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有的挂知识产权局牌子与科技部门合署办公。多数县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编制很少,有的甚至没有人员编制,严重影响了当地知识产权工作职能的开展。乡镇一级基本上没有设立知识产权机构。另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多设在城区或开发区,县域内很少,给县域内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与专利代理服务带来许多不便。

2.2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据报道,全国目前有50%的县区对知识产权工作不够重视,尚未形成知识产权运用、发展的良好氛围。政府部门的领导和企业负责人不重视有形资产,忽视了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这些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有些单位对合作项目完成后的知识产权成果问题考虑不周、管理不善,既不申请专利,也不进行商业秘密保护,技术成果流失严重。有些企业管理混乱,缺乏专人管理,造成申请的专利商标因不交年费终止。有些技术人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及眼前的利益驱动,往往存在着先发表论文后申请专利,先申报成果后申报产权,最终因丧失新颖性而无法获得专利权。甚至有个别不法企业经营者窃取别人的技术成果,仿造别人的专利产品大量在市场上销售,获取非法利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执法和司法力度不够

县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受人员与经费的制约,不能经常性开展专利、商标执法检查活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县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没有对专利侵权纠纷进行调解的权力,县级司法部门也大多没有管辖知识产权案件的权力,使得县域内知识产权执法与司法工作均成为薄弱点。

2.4企业知识产权总体管理水平不高

虽然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知识产权总体管理水平不高,只有个别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明星企业及试点示范企业有专利管理机构,配备了兼职工作人员,大多数的企业无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与人员,没有制定相关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3 加强县域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3.1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工作

一是利用知识产权日、专利周时机,举办大型知识产权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标语、发放宣传材料、接受群众咨询等方式,向居民大力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知识产权知识,增强居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二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在广播、电视台开设知识产权栏目,向广大群众宣传知识产权有关知识,宣传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国家政策法规和本地的政策措施;三是搞好知识产权培训工作,通过举办领导干部知识产权培训班、企业知识产权培训班,增强县域各级领导的知识产权意识,挖掘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较好单位的成功经验,在本县区内积极推广,以点带面,促进知识产权工作整体推进。

3.2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没有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或机构不健全的县区,要尽快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落实编制、人员,改善办公条件。成立知识产权协调领导小组,及时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协调相关部门之间的知识产权工作。根据县域实际,深入进行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

3.3加强县域内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通过开展试点示范、企业贯标、优势企业培育工作,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加强指导,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围绕经济 “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在重点行业、重要领域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大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水平。

3.4加强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建设

一是构建知识产权激励政策体系,制定出台有关专利工作、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将知识产权的数量与质量作为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业绩考核、职称评定、职级晋升和推荐各级劳动模范、拔尖人才的重要依据,加大政府对优秀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集中采购力度;二是建立专利专项资金,加大对知识产权事业的投入,对专利产业化项目,给予资金扶持;三是大力鼓励知识产权创业,鼓励企业、个人通过签订知识产权许可合同加大知识产权实施力度,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贷款。指导企业内部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落实发明人待遇,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

3.5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

一是开展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各执法职能部门在日常执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二是上下联动、区域协作,做好知识产权纠纷的调解工作,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三是推行知识产权案件网上查询系统,完善知识产权案件举报制度。

3.6搞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一是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平台功能,开展专利、商标检索、分析等服务;二是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社会化服务。知识产权职能部门要引导和鼓励在本区域创办、设立专利商标事务所、知识产权交易所等中介服务机构,积极为企业居民开展专利、商标咨询和申报代理及知识产权转让交易等服务性活动。三是提高知识产权管理系统人员的素质,鼓励他们通过在职教育优化知识结构,自学业务知识,组织开展并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4 结束语

县域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把县域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统筹安排。对于不同的县域,要根据其自身和外部的重要条件,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等手段,探索适合其发展的知识产权管理方式,努力提高县域知识产权管理、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推动自主创新工作不断进步,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区域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沈晶、彭兴旺.县域专利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2]胡达沙、彭小宝、王智源.论建设创新型区域背景下的县域知识产权管理

[3]山东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强县域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

论文作者:李汝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  ;  ;  ;  ;  ;  ;  ;  

加强县域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思考论文_李汝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