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工程建管对策探析论文_刘 松 申国安 刘泉斌

摘要:现代化灌区是现代管理技术和现代化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完美体现,从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灌区的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为了加快其转变速度,推动灌区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们必须注重信息技术的引入,提高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助于更加高效的管控水资源,提升对灌区的管控能力。鉴于此,本文对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工程建管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工程建管;对策

引言

灌区属于重要的生态系统,其存在开放性与社会性特点主要是依靠自然环境、资源提供的条件进行工程系统建设,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在当前的信息化发展中,灌区管理也应当从更加科学的角度应用信息技术,优化灌区运行管理工作,做好信息采集、加工、传输,为灌区运行管理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提升灌区管理的效率及质量。

1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意义

科学合理的进行灌区水资源的管理,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在灌区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编制灌区管理信息化支持软件,对于缓解目前灌区中存在的水资源紧张等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1.1数据库支持

灌区管理主要是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其中涉及信息量庞大,使用数据库管理方面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管理等,并且数据库具有可修改、灵活、实用的特点,为相关工作人员决策提供了参考。

1.2方便灌溉管理

灌溉管理的信息化能够将地物信息通过影像或者多媒体方式展现出来,其中包含了地物的质量、数量、空间分配特征等,并以图像的方式动态的展现出来,为管理者及时提供灌区信息与用水情况。灌区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包含灌溉监控、经营、决策、办公辅助等方面,具体见图1。

图1 罐区管理信息化系统

2灌区信息化建设要遵循的原则

2.1增强信息管理系统的通信能力

信息资源是灌区管理工作的重要数据依据,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必须提升信息管理系统的通信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信息资源的良好传输效果。增强通信能力,可以更快速迅捷的发送相关指令,完成对水资源的调度;另外,上级部门下发的通知也能更及时的发送到各个下级管理站,进而获得更好的响应。加快相关数据信息的传输,有助于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对灌区的管理水平。

2.2建立对相关设备的控制系统

在灌区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完成对水利信息的采集及应用,还需要实现对灌区中水闸、干渠节制闸的远程控制能力。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加入性能较好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而在选择相关设备时,也需要确保设备与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做好控制系统的架设工作,可以实现对闸门的远程控制调节,自动化控制系统也能实现无人控制,这有利于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节省人力成本。

3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时,由于起步晚、基础弱、资金不足等工作,直接影响到了该项工作开展的整体效果。我国的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常年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而北方则水资源贫乏,经常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为了更加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水资源,需要加快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以改善我国目前的灌区农业发展现状。

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在进行灌区信息化建设时,遇到了很大的技术难题,同时由于资金投入的不稳定,无法保障科研技术工作小组的稳定工作,给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持续性开发灌区信息化系统时,出现了技术人才的流失,同时没有及时的补充新的人才,则造成了人才交替的青黄不接,严重的影响到了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4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具体措施

4.1建立信息化数据系统

建立信息化数据系统为实现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方法,它是实现灌区水利设施自动化、规范化、科学化以及信息化管理的必要前提。因此,有必要充分了解灌区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例如采取数据调查的方式采集灌区工程、降水等数据信息,通过电子方式处理保存这些数据资料。另外,还要根据不同的信息特征与方法将这些数据分类,以便后期的提取与查看。

4.2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

为确保灌区农田水利设施发挥其正常功能作用应科学、有效的进行管理和维护,所以在实践工程中要重视设施的管护,通过先进的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效的进行各项工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切实提升管护能力,由此确保农田水利与现代化建设发展保持良好的一致性。例如,在辽宁省某灌区,由于工作人员比较重视对水利工程的管护,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自身经验提出了有效的建议措施,对优化工程的性能、完善目前管理工作体系以及提升管理效率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灌区水利工程中各参建方与建筑市场之间存在相互监督、互相制约、相互配合的作用关系,应加强各方信息互通和协调能力,在信息化管理体系中纳入企业资质、信誉状况等,通过对企业信息进行统计、记录,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另外,还可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建立完成的工程师人才数据库,从而充分发挥作业人员功能作用并提升工程建设监理的技术水平。

4.3做好专业人才的储备工作

专业人才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只有具备充足的人才储备才能将先进管理技术真正的应用起来,进而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因此,灌区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在高校中寻找相关专业的人才,为其提供实习岗位,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为灌区管理部门提供大量的人才储备。另外,在工作中,还应该对在职人员做好专业培训,定期组织考察、学习,由专业人员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方式,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确保在职人员具备计算机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能力,构建起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有助于提高灌区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而达到推进灌区现代化进程的目的。

4.4稳定资金投入

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投资由中央、地方共同承担,灌区信息化建设资金只占其中很小部分,但信息化建设投入大。建议在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落实好工程运行管理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政府提供长期优惠贷款,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积极调动各方面因素筹集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信息化工程建设运营。

4.5加强灌区用水信息标准化技术研究

各个灌区在运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数据类型基本相同,因此要统一数据的分类和定义,规范其内容和结构。研究适用于现代化灌区用水的信息标准化接入模式,支持下端物联网设备的多种连接方式,建立灌区信息化建设标准,并制定相应标准下的软件设备、硬件设备和网络产品的技术参数和协议规约。

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呈现出迅猛的发展趋势,灌区工作的深入发展与不断完善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显著提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满足农田水利实际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通过对信息化管理的深入研究可为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提供重要的基础,为扎实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余俊.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和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27):288-289.

[2]孔维华.浅析灌区水利信息自动化[J].山西农经,2018(04):120-121.

[3]高炜.灌区运行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J].地下水,2017,39(06):213-214.

[4]王晓晖.探析灌区水利工程信息化发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8):114-115.

[5]李铮,何勇军,范光亚,吴秀会.灌区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水利信息化,2017(03):68-72.

论文作者:刘 松 申国安 刘泉斌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工程建管对策探析论文_刘 松 申国安 刘泉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