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少东, 张向前[1]2002年在《中国创业板市场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发展创业板市场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创业板市场具有门槛较低等特征,它可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存在股价更易被操控等风险,创立和完善创业板市场必须采取完善市场规则等措施。
徐辉[2]2002年在《中国创业板市场探析》文中研究指明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稳步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将成为历史的必然。无论是在风险资本的退出,还是在中小企业融资以及高新技术发展等方面,创业板市场都将发挥传统主板证券市场无法起到的作用。但是,由于创业板市场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它的建立必定要经历一个酝酿准备的发展阶段,另外,我国主板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虽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成绩,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尤其在市场化规范运作方面与发达的国际资本市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其特有的“股市病”仍然在不断侵蚀着众多股民的利益。很难想象,没有一个成熟的主板市场作基础,创业板市场能规范运作。所以,为了保证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创业板市场在我国大陆地区的正式推出尚有待时日。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创业板市场的若干问题的考察,以探讨规范和发展未来的中国创业板市场。因此,本文没有通盘考虑创业板市场的所有内容,而是择其要者,侧重分析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和功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上市条件及股份制改造,中介机构特别是券商的作用和服务规范以及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通过对以上四方面内容的分析,本文认为,创业板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建立必将为促进我国新兴、高成长型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及发展、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从而推动以知识经济为时代特征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和功能。本部分首先介绍中国创业板市场要设立的背景,然后考察创业板市场突出的高风险,高收益及股份全流通的特征,重点分析了创业板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以及对主板证券市场的促进作用。认为,两个市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适应了不同规模性质的企业上市融资要求,并完善了我国资本市场结构,从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最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设置的主要障碍。 第二部分,创业板上市企业的上市条件及股份制改造。本部分首先考察美国创业板市场—纳斯达克市场的上市条件,同时结合我国特殊国情,确认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定位问题及上市条件。最后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应着重解决的若干问题,进而为我国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成功上市,探讨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股份制改造之路。 第叁部分,中介机构的作用及服务规范。本部分重点探讨券商为发挥自身在创业板运作中的主导作用,而对自身所作的适应性调整。 第四部分,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本部分首先通过对投资者投资于创业板市场所要面临的风险的分析,说明政府为规范证券市场而对广大中小投资者所应采取的保护措施。最后,介绍广大中小投资者的自我保护,包括增强风险意识、灵活掌握投资技巧等。 总之,创业板市场作为区别于主板市场的新兴资本市场,它的完善还有待于广-大的研究者和实际操作者们的共同努力。
石理恒[3]2010年在《中国创业板市场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内,创业板市场从一启动便引来了企业和投资者的纷纷关注。中国作为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证券市场还很不发达,因此,年轻的创业板更加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首先回顾了创业板市场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接着分析了参与创业板市场的不同角色和创业板市场运行的宏观影响,最后根据当前形势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与建议。
高延绪[4]2008年在《中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即将设立创业板,在此背景下,讨论创业板市场的做市商制度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在对国内探讨创业板引入做市商制度问题的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得出该问题的可发展空间——制度经济学视角。从制度经济学的适应性效率微观方面入手,对中国创业板的做市商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并从制度产生的角度对中国创业板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条件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创业板已具备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初步条件。结合我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能够带来提高创业板市场流动性和透明度等有利之处,得出引入做市商符合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需求。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种种现实的障碍,在创业板市场大范围引入做市商制度并不合适。因此,笔者的观点是:我国创业板市场应该引入做市商制度,但应采用逐步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做法,先在延用主板指令交易的同时,选择几家知名券商入市担当几个指定的、盘子过小的股票的做市商。对这几个股票实行做市商报价与顾客自身报价相结合的交易方式,系统同时显示做市商的报价以及优于其报价的客户买卖指令,并对于优于做市商报价的客户指令进行优先自动撮合。在系统地引入做市商制度条件成熟之后,再扩大做市商的做市范围,实行类似于NASDAQ市场的混合交易制度。除此之外,本文还介绍了做市商制度的相关概念、功能等基础性内容;分析了海外创业板市场做市商制度的运用情况,总结了其对中国创业板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借鉴意义;解释了中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原因;指出了中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面临的不利因素;这些都为中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对策和建议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陈霄[5]2009年在《中国创业板市场监管制度探析》文中认为自2005年起全面启动股权分置改革,长久以来困扰我国股票市场的制度性问题终将得以解决,股票市场将逐渐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我国民营经济逐步壮大发展,规模和素质不断上升,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经济总量增长较快,但增长多源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这种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给我国的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巨大压力,因而有必要转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推动经济发展。为扶持创业企业成长、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统筹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有必要设立创业板市场。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创业板市场,但运作成功者寥寥,制约市场发展的因素很多,如创业企业天然的高风险、市场监管,以及国内创业企业资源的丰裕程度等。本文在研究和阐述我国创业板市场制度的过程中,除在理论上阐明创业板市场的理论基础和揭示其固有的风险投资监管特点外,通过总结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的对主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监管的经验教训,分析、比较借鉴了世界主要的创业板市场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提出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监管制度构建的构想,认为,在设计创业板监管制度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创业板市场的定位、了解理想的创业板市场的基本特征,在全面把握了解我国股票市场在监管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的同时,借鉴国外创业板市场在监管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创业板市场设立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来构建创业板市场的监管制度。
钟林[6]2001年在《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探析》文中指出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既是提高经济效率、综合国力、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也是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性举措。借鉴美国NASDAQ和其他境外创业板市场发展的经验,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推出中国的创业板市场,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强大的资金和市场化运作上的支持,有着极为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但是,近期境外创业板市场的波动,也使国内不少的人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心存疑虑。 在我国,是否要设立创业板、设立创业板风险如何等问题,笔者从国内外创业板发展的历程、创业板自身的属性、基本功能、市场定位、内涵特征以及创业板与主板的关系、创业板的上市条件、创业板的上市行业等各因素入手,全面分析我国开设创业板市场的背景、国外创业板市场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比较,总结国内外创业板市场成败的经验教训,分析我国设立创业板市场面临机遇和挑战,探讨我国设立创业板市场的种种风险因素,论述在我国开设创业板市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指出中国设立创业板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只要认清创业板市场的种种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适时推出创业板,对于我国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提高经济效率、综合国力、保障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及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国创业板市场必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论文共分四部分分析这些问题。 第一章:创业板概况,是论文的基础部分。说明创业板市场的定义、基本功能,具有前瞻性、高风险、公司上市标准低是这一市场的基本特征。主板和创业板同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竞争。论文从不同的功能定位等九个方面详细地说明了主板和创业板市场的差异。 第二章:国外创业板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将在借鉴境外创业板市场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推出。本部分主要以美国NASDAQ市场为例,说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创业板市场对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新经济的热潮加剧了创业板市场泡沫经济的形成,主要表现在用概念代替业绩,过分看重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而将业绩虚置等。 第叁章: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探析,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针对论坛上有人 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探析根据美国 NASDAQ股指暴跌等现象认为中国近期不直推出创业板市场的观点,提出股指不是评价股市成败的唯一依据,近期 NASDAQ股指的暴跌是证券市场内在机制作用的结果,不应以此认为我国不宣推出创业板市场。论文认为我国设立创业板市场的条件不仅己基本成熟,而且缓设创业板将会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带来更大的风险,但NASDAQ等的暴跌也为我们敲响警钟,提醒我们应充分了解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并加以积极防范。从我国以形成的有关创业板市场的文件等看,创业板市场主要存在上市门槛低与许多企业竞争上市机会的矛盾、交易清淡、道德风险、恶意收购等风险,论文也对这些风险的防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四章:加入WTO在望创业板面临机逼与挑战。我国即将加入WTO,加入WTO对于创业扳市场来说,有利于引进外资,促进创业板市场的国际化发展,但也可能对创业板市场及其上市公司带来更大的冲击,这也是我们应注意的问题。
田银华, 高延绪[7]2007年在《中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问题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即将设立创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是否应引入做市商制度问题成为焦点。本文从诺斯的经典作品中挖掘了适应性效率的微观方面,从适应性效率的微观方面这一独特视角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创业板市场应该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根本原因是:创业板市场的做市商制度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相容的;并借鉴微观方面的适应性效率在中国的实践——引入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成功经验,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应该尝试引入做市商制度。
张艳敏[8]2017年在《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探析及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我国创业板市场启动以来,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为许多上市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还不健全,还存在很多风险。创业板市场给了不能上主板的企业同样的融资机会,对于扶持那些发展前景好的高新科技企业,确实有推动作用。但是,创业板市场的风险也是同样巨大,很难规避的。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努力,要形成合力,以法律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有效控制和规避创业板市场的风险,确保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曾瑞华[9]2016年在《新叁板挂牌企业融资功能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叁板市场近年来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2013年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推出,极大的刺激了新叁板市场的发展和壮大,这也给全国各地的中小企业带来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为活跃国内实体经济市场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但对于一个新兴领域的发展初期,新叁板市场还存在着很多不稳定因素,对于投资者来说,新叁板市场还存在很大的风险。如何规避和完善不稳定因素,使得新叁板市场能够扬长避短、更好发挥其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平台,是维持和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实体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也是目前国内外经济领域内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描述了国内外的经济市场概况,分析了新叁板发展的市场需求。并借助文献研究不同专家的观点,对新叁板市场的发展做出了预测。第二章对文中提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念性的阐述,分析了新叁板市场的理论基础。第叁章,从数据方面对新叁板市场总体挂牌企业融资功能进行了总结和归类,并借此分析新叁板市场的整体发展状态。第四章以挂牌企业华灿电讯为例分析新叁板挂牌融资功能的有效性,同时又从挂牌企业风险、政策机制、市场机制叁个方面实证分析了新叁板挂牌企业融资功能的缺失。第五章提出提升新叁板市场挂牌企业融资功能的对策。最后在第六章得出结论并展望。
陈小红[10]2011年在《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探析》文中提出世纪初的中国面临两大转轨:一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二是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轨。能否顺利完成这两大转轨关系到中国未来在世界上的综合竞争力。在这场重大变革中,既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更不能一味地闭门造车,而是一个批判性地吸收并加入具体国情民情的创新过程。在这一浩大的创新过程中,创业板即是其中的一部分。如何建设好创业板关系到中国的科技发展,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产业、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关系到中国的未来,更关系到能否用科学的态度,用科学发展观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市场正式上市。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板块,背负着众多投资者的希望、中国创新型科技企业的发展乃至科技事业的未来,也曾得到过诸多赞誉。但是近两年的时间过去,我们却看到了创业板的种种怪相:上市后业绩“瘦身”;成长性堪忧,其营业收入增长率只比主板非金融类公司高出1%—5%;大幅超募资金,267家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不是当初预计的平均每家募集2.5亿元资金、总共660亿元,而是1874亿元,超募资金达1209亿元,而且大部分超募资金都变成银行存款或是用来购买土地、房产等不动产,而不是用来扩大生产;退市制度迟迟不出,直接退市至今仍是“呼而未出’现实与理想必定存在差距,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找出差距,改正缺点,弥补不足。创业板在推出之前历经波折,在诸多相关市场管理者、理论研究者以及实践工作者的努力下制定了一系列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但再完善的制度一旦遭遇复杂的现实,也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近两年创业板的实际运作情况无疑提供了最好的证明。面对创业板上述的种种怪相,我们必须认真反思我们的制度设计与法律规定,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方能“对症开单,药到病除”。笔者认为,在一个完善的创业板制度设计方案中,除了降低准入门槛、完善公司治理、严格信息披露之外,也应有相应的退出机制,有进有出方能保证融资渠道的畅通、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本文重点在于探讨创业板的退市制度,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一、绪论:主要说明创业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并阐述研究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意义;在参考、借鉴了相关方面的书籍、论文和报告后,对它们进行总结和概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以期看得更多、更远;采用两种比较突出的研究方法进行本文的写作。二、创业板市场概述:主要介绍创业板市场的概念;阐述国际和国内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历史,指出其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却是顺应时机、发展迅速;概括创业板市场的叁大特征:高成本、高收益、高风险,创业板的所有制度设计均应基于这一前提。叁、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基本理论:简要介绍了创业板退市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详细论述了创业板退市的经济学依据和法学两大依据,为退市的制度设计寻找合理的依据,前者包括政府干预理论和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后者则是秩序和效率两个法理学基础;最后分析了创业板退市制度的现实功能,将基础理论与创业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四、典型创业板的退市制度:主要介绍了其他国家(地区)典型创业板市场的退市制度,包括美国NASDAQ、韩国KOSDAQ和中国香港GEM市场。这叁个市场运作成功、发展良好,也更能为中国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更好的榜样,在分析了它们的成功经验后指出其对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启示。五、我国创业板现有的退市制度:从退市标准、退市程序、退市渠道等叁个方面介绍我国创业板现有的退市制度,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不足。六、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完善:在第五部分的基础上,仍从退市标准、退市程序、退市渠道等叁个方面对我国退市制度的完善提出个人看法和建议,以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中国创业板市场探析[J]. 蒙少东, 张向前. 江西社会科学. 2002
[2]. 中国创业板市场探析[D]. 徐辉. 陕西师范大学. 2002
[3]. 中国创业板市场探析[J]. 石理恒. 现代商贸工业. 2010
[4]. 中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探析[D]. 高延绪. 湘潭大学. 2008
[5]. 中国创业板市场监管制度探析[D]. 陈霄.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6]. 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探析[D]. 钟林. 厦门大学. 2001
[7]. 中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问题探析[J]. 田银华, 高延绪.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8]. 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探析及发展对策[J]. 张艳敏. 商业经济. 2017
[9]. 新叁板挂牌企业融资功能实证研究[D]. 曾瑞华. 山东财经大学. 2016
[10]. 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探析[D]. 陈小红. 西南财经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