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读者服务水平提升路径研究论文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读者服务水平提升路径研究论文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读者服务水平提升路径研究

李秀琳1王泽华2

(1达州市图书馆,四川达州 635000;2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达州 635001)

摘要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图书馆是大学文化的殿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坚持以资源建设为基础打造情报汇聚洼地,以阅读推广为依托抢占校园高地,以信息技术为保障构建校园信息化智慧化坡地,以读者服务为根本创建现代图情管理谷地。

关键词 :立德树人,高职院校;读者服务;资源保障;阅读推广;智慧图书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价值遵循,是衡量高等学校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是深化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某试验台的DAS系统中需要采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号,且同一类型的信号还有不同的采集速率的要求,因此采用了多个生产厂家的采集卡构建了此系统。不同的采集卡厂商提供了各式各样的API让用户通过编程操作设备,但是,如果让测控软件直接调用API函数,则程序会依赖于底层的采集模块,如果出现采集信号频率发生变化等原因导致需求改变进而更换相应的采集卡时,则程序有大量代码需要重新编写,不利于保证程序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也不符合面向对象的依赖倒置原则。因此,设计中采用了适配器模式对厂家提供的API函数进行封装,以便软件的其他模块进行调用,并让程序其他模块依赖于抽象接口。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政治任务,是推动高职院校优先发展的先手棋,是回归教育本真的基本要求。立德,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为树立德业。“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比喻培养人才。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各部门、各方面共同参与。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职能的内涵性要求,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独特途径[1]。《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高职院校图书馆具有教育和信息服务两大主要职能。

1 着力深化文献资源建设,全面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基本前提和保证,文献资源是图书馆价值的重要体现。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责和战略使命,包括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建设,纸质资源包括纸质图书、期刊和报纸等;数字资源,即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把声音、文字、动画、图像等信息加以数字化处理,包括基本学习资源库、专业学习资源库和特色资源库等,以电子期刊、电子图书为主。[2]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开放办馆、人文办馆、特色办馆、创新办馆”的理念,坚持“知识之眼、智慧之眼、文明之眼”的办馆定位,始终把“读者为本,服务至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文献信息服务。学院图书馆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主动对接学院发展战略,坚持资源为先,着力践行“98765”资源建设工程,对接医药卫生、师范教育、现代农业、机械电子、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人文艺术等“九大学科门类”,瞄准护理、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前教育、畜牧兽医、机电一体化、会计、建筑工程技术等“八大重点特色专业群”,面向专业领军团队、教学名师团队、双师骨干团队、青年教师团队、科研创新团队、就业创业团队、自主学习团队等“七大学习团队”,打造实体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真人图书馆“六大图书馆”,共享学术书刊资源(如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读秀学术搜索)、畅销书刊资源(如博看人文期刊数据库)、教学视听资源(如万方视听教材、新语视听、超星名师讲坛)、职业考试资源(如起点考试网、环球医学在线)、移动共享资源(如移动图书馆、学习通)等“五大资源”,努力为学院实施“双高行动”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保障!

2 着力加强阅读推广工作,强力实施“12345”书香文化品牌建设

要紧紧围绕图书馆发展战略,坚持“政治为首、思想为先、组织为基、作风为要、纪律为绳”的工作理念,着力加强“学习型、服务型、特色型”党支部建设。一要坚持政治为首,着力强化政治信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引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服务的政治担当,着力增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自觉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二要坚持思想先行,着力强化理论武装。党支部把践行“三会一课”制度作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主阵地,通过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四个意识”,筑牢了共同理想基础。三要坚持组织为基,着力厚植党建根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线,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政治建设、纪律建设等主题鲜明、格调高雅的主题党建活动,深入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四要坚持作风为本,着力弘扬清风正气。党支部要以“馆员素质提升行动计划”等专项行动为抓手,通过名校进修、基地研修、短训短修、交流辅修等形式,强化干部职工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培养,引导部门大家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让图书馆干部职工在学习中、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不断前行。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及社会相关方面为培养读者阅读习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提升读者阅读水平,进而促进全民阅读所从事的一切工作的总称”[3]。“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鲜活、形式鲜亮的阅读推广活动,有助于营造勤学、善学、乐学、爱学的文化氛围,打响书香文化品牌,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从而提升青年读者对阅读内涵的理解度、对阅读价值的认知度、对阅读效果的信任度、对阅读活动的参与度”。[4]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坚持文化为魂,着力推进“12345”阅读推广工程(即一坛,即人文大讲坛;两线,即“4.23”读书日和“9.28”孔子诞辰日;三季,即最美书香季、火热迎新季、经典阅读季;四主题,即经典阅读、现代阅读、时尚阅读、数字阅读;五载体,即纸本鉴读、数字览读、手机耕读、微信赏读、真人品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师生“树魂、立根、打底”,努力为师生读者营造温馨、和谐的读书环境,培养优良学风。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单位自身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同时还影响并浪费社会和政府资源,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3 着力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着力实践“13456”信息化智慧化现代化建设工程

读者服务工作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包括文献借还、文献阅览、文献检索、读者预约续借等常态化工作。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秉承启智明德、立心铸魂、守正开新、笃行致远的馆训,传承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办馆精神,大力实施“12355”发展战略,即坚持“一个理念”(即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发挥“两大职能”(即倡导先进文化、关注特殊群体),深化“三大合作”(馆系合作、馆际合作、馆企合作),实施“五大工程”(资源建设工程、文化铸魂工程、智慧服务工程、管理强基工程、立根固本工程),建成“五大中心”(知识服务中心、文献情报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学习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加快推进西南职教园区共建共享图书馆建设,助力学院“1234”发展战略,努力为建成四川一流、西部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和情报保障!

4 着力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推进“12355”读者服务工程

智慧图书馆建设是当前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科技为基础,以智慧化设备为手段,实现书书相连、书人相连、人人相连。智慧图书馆是本馆坚持技术为上,以西南职教园区图书馆建设为契机,探索实践“13456”信息化智慧化现代化建设工程,即,践行一个理念(即基于全面感知、一体互联、共享协同的互联共享理念);搭建“三大系统”(即基于RFID的智慧服务系统、纸电图书一站式采购、荐购、借阅系统;大数据分析展示系统);建构“四大平台”,即门户网站(即PC端访问)、移动借阅平台 (手机APP端访问)、微信公众平台、自助借阅平台(触屏借阅机、自助借还机);打造“五个智慧”,即智慧馆舍(即5A:楼宇自动化、通讯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消防自动化、安保自动化)、智慧管理(依托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便捷式获取、集约式显示等)、智慧服务(譬如移动设备体验、3D电影体验、音乐欣赏体验等个性化、高效化、多元化服务)、智慧馆员(具有良好的认识与适应能力、服务与行动能力、协作与沟通能力、发展与创新能力)、智慧空间(包括绿色节能空间,集阅读、休闲、社交、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第三空间”,体验式服务空间);集合“六大智能”,即智能认证(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身份识别)、智能预约(图书预约、座位预约)、智能定位(3D导航)、智能分拣、智能储存、智能盘点(机器人盘点、手持式盘点车),为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强有力信息支撑!

5 着力深化基层党建工作,为读者服务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阅读推广是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汲取中国文化智慧、弘扬当代中国精神、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的重要载体。阅读推广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华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政治类课程的安排,目的是使学生提高政治意识,培养学生参政议政能力,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动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政治课的学习效果多依赖于教师上课的方法与技巧,希望任课教师在课上能够多讲一些与历史有关,与中共党史有关的伟大事迹,以调动学生课上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侯占奎.高校阅读推广工作融入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J].思想政治课研究,20088(2):110一114.

[2]郑诗亮.百年斯文——文化世家访谈录[M].北京:中华书局 ,2015.

[3]万行明.阅读推广:助推图书馆腾飞的另一支翅膀[J].当代图书馆,2011(1):8-1.

[4]张怀涛.阅读推广的概念与实施[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2-5.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9(C)-0155-02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2018年立项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高职院校阅读推广创新研究”(编号:18SA007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李秀琳(1981-),女,四川渠县人,达州市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王泽华(1976-),男,四川达州人,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系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研究

标签:;  ;  ;  ;  ;  ;  ;  ;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读者服务水平提升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