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髋关节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髋关节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髋关节术后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曾玉霞[1](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中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在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方剂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是传承中医药防治疾病方法的重要内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而目前对该病处方用药及作用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因此,本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用药规律,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推测药物-疾病作用靶点及相关通路。方法采用主题词与关键词相结合的检索方式,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等4个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医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具备完整的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指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依据研究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诊断标准,筛选得到目标文献。然后将文献中的文章标题、数据来源、方剂名称、中药处方及剂量等录入微软办公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制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文献调查表。在研究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前,统一和规范方剂的中药名称及药量。利用平台的统计报表、数据分析功能,对纳入研究的处方进行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统计,再运用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获得高频药物组合和新处方。最后,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等平台,对高频药对主要活性化合物进行筛选及靶点预测,探寻药物成分-靶点-通路作用机制。结果1.总体:共纳入文献357篇,方剂393首,桃红四物汤运用的最多,用药以活血化瘀类、清热类、利水渗湿类、补益类、理气类为主。四气以温为主,五味以苦为主,归经以肝经居多。当归-川芎是高频药对及核心药物组合。2.层次:湿热下注证中,四妙散与四妙勇安汤运用最多,高频药物为川牛膝、当归、黄柏,药性以寒、苦为主,归肝、心、脾胃经居多,聚类分析演化出新的药物组合7条。血瘀湿阻证最常用药物为当归、川芎、红花等,性味偏于温、甘,药物归经以肝为主,获得药物新组合7条。脾肾阳虚证中,除黄芪、当归、川芎外,附子、肉桂、山茱萸、淫羊藿、茯苓、白术出现频次较多,多属温性、味甘,主要归肝脾两经,演化出药物新组合4条。外用药物中,以当归、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芒硝、冰片运用较多,药性温、寒,味苦、辛,归肝、心、脾经,获得新方12个。3.高频药对的作用机制分析:当归-川芎有效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64个,疾病靶点1653个,药物与疾病相关靶点34个。GO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涉及30种生物功能,76条通路。推测当归-川芎可能通过影响基因转录、细胞凋亡过程、氧化应激反应、激素水平等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发挥治疗作用。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可以对疾病的处方用药进行规律总结和分析,预测药物与疾病作用的共同靶点及通路,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侯宗祺[2](2021)在《ERAS理念下应用补阳还五汤预防TH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口服补阳还五汤,观察患者术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探讨加速康复围手术期应用补阳还五汤对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价值。方法:在2020年06月至2021年0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中,选择中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快速康复理念下预防血栓治疗。对照组术后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100IU,qd,时间1周)联合气压治疗(肢体压迫系统DVT-2600,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时间1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第2周开始口服拜阿司匹林(0.1g,每日一次,时间4周);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无需介入科手术治疗者,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100IU,q12h,时间1周),1周后予口服利伐沙班(15mg,每日2次,时间4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连服2周。收集两组病人术前、术后1天、术后第3、5、14天血红蛋白数值;术前、术后1天、术后第3、7、14天两组患者血栓弹力图中R值、A值、MA振幅、Angle等指标;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检查两组患者患侧下肢动静脉彩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栓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股总静脉血流速度;计算两组病人总失血量及术后隐性失血量。应用SPSS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本研究获得完整随访病例共89例,试验组44例,对照组45例。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部位、手术时长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血红蛋白情况:两组患者血红蛋白从术后第1天起较术前均呈下降趋势,于术后第5天逐渐回升。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3、5、14天血红蛋白情况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失血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均无明显差异。4、血栓弹力图:两组患者R值术后第1天稍升高,于第3天下降至最低值,于第7天稍升高;K值从术后第1天呈持续下降趋势;Angle及MA振幅则于术后第1天稍下降,术后第3天后呈上升趋势。各项指标术后14天时均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患者术后3、7天血栓弹力图的R值、K值、MA振幅、Angl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段两组患者血栓弹力图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内各时间点的R值、K值、Angle、MA振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内各时间点R值、K值无明显差异,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各时间点MA振幅、Angl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前均未见下肢血栓形成。术后第1天对照组有2例患者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试验组有1例患者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天,对照组有14例患者发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试验组有5例患者发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肌间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明显高于试验组。6、股总静脉血流速度情况: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股总静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术后1周时,试验组患者股总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术后2周时,两组患者股总静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7、中医证候疗效: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试验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能降低THR术后第3-7天高凝状态,提高术后1周时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有效预防TH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并能降低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且应用补阳还五汤不会引起术后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增加,安全性较高。

李德才[3](2021)在《血府逐瘀汤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方法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提供新的思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患者知情同意的原则,按照随机分层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使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记录并比较每组患者D-二聚体、血红蛋白、围手术期失血量、大腿周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深静脉血栓等指标。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所有病例均配合完成研究,无脱落病例,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7.0进行处理,各项观察指标具体结果如下:(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2)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5天血浆D-二聚体,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7天血红蛋白计数,观察组术后第3天两组血红蛋白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血红蛋白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隐性失血量(所有参与本研究患者术后均未放置引流管),观察组术中显性失血量高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及隐性失血量低于对照组,经方差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总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比较术后第3天、第7天两组患者大腿周径,观察组术后下肢肿胀程度优于对照组,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7天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VAS评分,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使用中可以降低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改善术后患肢肿胀、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早期功能康复,且在其他并发症和对照研究中相比无劣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方法促进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冯放[4](2021)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应用于因髋部骨折而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术后“气虚血瘀”证型的治疗并分析诊治规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气短无力、患侧肢体肿胀、自汗等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凝血功能指标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科学客观地评价该方法,以期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可获得更佳的临床疗效,以及为中医骨折三期辩证理论在现代手术技术的环境下做出相关补充,从而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相关疾病的特殊优势。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气虚血瘀型临床观察病例均来源于2019年07月~2020年6月期间在襄阳市中医医院下肢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并且同意接受髋关节置换或其他髋部骨折切开内固定治疗。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与其病情相符合的手术方法后,采取预防感染、抗凝、消肿、止痛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其治疗的基础上,从术后第1天开始,连续14天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味。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天以及术后14天各个时间点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差异情况。最后通过统计学方法对研究结果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治疗,术后均未发生严重感染、休克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1.凝血功能相关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APTT、PT以及FIB指标在术前、术后1天以及术后14天时间点,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D-二聚体在术后14天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症候积分的对比: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后的各项中医症状均较治疗前显着减轻,积分均显着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疗效的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检查均未见DVT的形成,治疗组术后1天及术后14天均未发现DVT形成,对照组发生3例肌间静脉血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气虚血瘀的症状,通过该方药益气祛瘀的作用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升了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提高了术后疗效的安全性。本研究表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疾患具有特殊的优势,本研究也为中医骨折三期辩证理论在现代手术治疗环境下的完善做出了一定贡献。

苏奇[5](2021)在《下肢骨折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明确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骨科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对策。方法:采用自拟的临床病例调查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调查表及查阅电子病例系统(Hiss系统)的方式展开调查。对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分别从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情况、实验室检查、中医体质方面进行详细调查。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s回归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1.本次调查研究共纳入40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其中38例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5%,没有病人进展为肺栓塞症。18例病人在单侧肢体肌间静脉出现了血栓,3例病人在双侧肢体肌间静脉出现了血栓(共21例),占总病例的55.26%;8例病人单侧肢体腓静脉出现了血栓,2例病人在双侧肢体腓静脉出现了血栓(共10例),占总病例的26.32%;4例病人在单侧肢体胫后静脉出现了血栓,1例病人在双侧肢体胫后静脉出现了血栓(共5例),占总病例的13.16%;还有2例病人发生血栓的数量超过两根静脉血管,占总病例的5.26%。2.下肢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史、手术用持续时间、麻醉方式、术中出血量、输血、应用止血带、术后卧床时间、合理应用抗凝药物、使用负压引流及中医体质类型比较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高龄、女性、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手术用时>2.5小时、麻醉方式(全麻)、术中出血量≥500ml、输血、术后卧床>3天是下肢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理应用抗凝药物、使用负压引流是防止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将病人的骨折部位与是否有饮酒史同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比较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明显的相关性。3.不同骨折部位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率分别是:髋关节18.42%、股骨13.16%、膝关节13.16%、胫腓骨26.32%、踝关节10.53%、足18.42%。4.下肢骨折术后发生静脉血栓组与未发生组的实验室指标比较结果:术后第血栓发生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数值均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D-二聚体在术后血栓组的测定数值均高于未发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体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间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得出气虚质与血瘀质患者中下肢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占比较高。结论:1.本调查研究中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9.5%,以单侧肢体的单独肌间静脉血栓为主。2.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史、合理应用抗凝药物、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方式、术中出血量、输血、应用止血带、使用负压引流、术后卧床时间、中医体质均是下肢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其中高龄、女性、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手术用持续时间>2.5h、全麻、术中出血量≥500ml、输血、术后卧床时间>3天均是下肢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理应用抗凝药物、使用负压引流为是下肢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保护因素。3.下肢骨折中胫腓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最高。4.连续动态的监测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D-D)等相关指标,有利于做到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治。5.本研究发现在气虚质与血瘀质两种体质中下肢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占比较高。

周全[6](2021)在《单剂量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以回顾性研究对比单剂量使用低分子肝素与联合用药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差异,对比两种抗凝方案的隐性出血量,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抗凝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并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接受同组医师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所有病人资料,将其按抗凝方案不同分为单剂量低分子肝素组149例及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联合用药组100例。单剂量组:患者围术期仅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12小时接受低分子肝素40mg皮下注射;联合用药组:患者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12小时接受低分子肝素40mg皮下注射且往后每24小时口服利伐沙班10mg。以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联合用药组为对照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单剂量使用低分子肝素对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术后隐性出血量、皮下瘀斑等抗凝并发症的影响及疗效,并分析DVT形成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剂量组中有6%患者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DVT,联合用药组中有4%患者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DVT,两组患者DVT发生率统计学无差异(?(17)=0.503,P=0.478)。单剂量组中有11.1%的患者发生近端深静脉血栓,联合用药组中有25%的患者发生近端深静脉血栓,两组已发生DVT的患者近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统计学无差异(?(17)=0.000,P=0.538)。单剂量组患者术后1-3天隐性失血量(697.486±401.348),联合用药组患者术后1-3天隐性失血量(859.517±330.626),两组患者术后1-3天隐性失血量统计学有差异(t=-3.346,P=0.001)。血栓组中,年龄<60岁的有4例(30.8%),60-70岁的有8例(61.5%),>71岁的有1例(7.7%);非血栓组中,年龄<60岁的有97例(41.1%),60-70岁的有79例(33.5%),>71岁的有60例(25.4%),三个年龄段患者的DVT发生率统计学有差异(?(17)=15.409,P=0.000)。<60岁组和60-70岁组患者DVT发生率差异统计学有差异(?(17)=0.000,P=0.338);60-70岁组和>71岁组患者DVT发生率统计学有差异(?(17)=0.000,P=0.338)。血栓组与非血栓组相比性别构成比、吸烟史、糖尿病史、血栓病史等均统计学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院1月后随访,DVT新发率分别为1.4%和1.0%,总血栓新发率为1.3%。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单剂量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确切,并且能有效降低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隐性出血量,减少皮下瘀斑、关节腔积血、切口愈合不良甚至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是高龄。

张俊涛,贾宇东,范亚楠,吕婧,温阳阳,孙含瑞,刘又文[7](2020)在《中医药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病机多为气血亏虚,脾胃虚弱,进而造成脉络瘀阻,形成血栓。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进而危及生命。中医药采取辨证论治原则,根据其病因病机将其分为湿热下注型、血瘀湿重型和脾肾阳虚型。根据不同证型确定不同治法,包括内治法、外治法、电针、温针灸等。通过查阅文献,对目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病机、临床分型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近些年中医药在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参考。参考文献37篇。

林怡涔[8](2020)在《加味补阳还五汤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别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对比两组的实验室检验指标、疼痛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在我院普通外科收治住院符合入组标准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共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术后抗凝方案,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术后抗凝方案。比较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14天凝血四项、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指标、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评价该方临床疗效。结果:(1)D-二聚体:两组的D-二聚体手术后均水平均升高(P<0.05),术后治疗后均下降(P<0.05),观察组更明显(P<0.05)。(2)凝血四项:TT、FIB术前、术后、术后14d差别无显着意义(P>0.05);PT、APTT术后较术前时间缩短,术后14d时间均延长,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别无显着意义(P>0.05)。(3)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的水平术后14d较术后1d均有降低(P<0.05);组间术后14d对比,观察组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改善更显着(P<0.05),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两组间改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评分:观察组术后疼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指数高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指标:术后14d血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经术后随访,患者均未出现下肢肿胀、小腿后压痛及异常出血现象,两组术后1个月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1.加味补阳还五汤可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的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2.加味补阳还五汤可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的术后疼痛和中医证候积分。

黄钧立[9](2020)在《复元活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TKA术后预防DVT的观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研究分析复元活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凝血参数、血细胞参数等指标的影响,探索复元活血汤在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是否安全有效可行,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严格根据诊断标准筛选病例,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骨科病区收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并拟行单侧初次TKA患者,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例数皆为30,对照组在术后仅皮下注射西药低分子肝素钙,而治疗组术后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基础上联合服用复元活血汤进行抗凝,两组均配合当前相同的一般治疗措施,疗程均为7天,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4、7天不同时间点记录分析两组患者凝血参数(APTT、PT、D-Ⅱ聚体浓度)、血细胞参数(HGB浓度、PLT计数)、术后引流量、VAS疼痛评分、下肢DVT发生率,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各项指标的差异来评价服用复元活血汤的疗效。结果:1、治疗组患者术后凝血指标APTT、PT较对照组时间均有延长,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4天APT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APTT、P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术前D-Ⅱ聚体浓度接近,术后第1、4、7天D-Ⅱ聚体浓度均有下降,组间具有可比性,术前、术后第1、4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D-Ⅱ聚体浓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者术后血细胞参数HGB浓度、PLT计数较对照组低,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4天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患者平均术后引流量约367.20ml,治疗组患者术后引流量约345.37ml,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对照组术后平均VAS评分是4.9分,治疗组患者术后平均VAS评分是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两组患者均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发生了2例,治疗发生了1例,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对比,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这次试验表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在运用低分子肝素钙的基础上增加服用复元活血汤可有效延长各项凝血时间,降低D-Ⅱ聚体浓度,抑制血小板粘附,使得血液粘稠度降低,还能够充分发挥活血祛瘀作用,改善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减少出血量,降低下肢DVT发生率。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较单独运用低分子钙素钙高,值得临床继续深入研究以及推广应用。

梅鹏飞[10](2020)在《身痛逐瘀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不同用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发挥祖国传统医学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作用,改善预后,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2019年02月至2020年0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空港院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5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服联合组、熏洗联合组、单纯肝素组三组,口服联合组术后予身痛逐瘀汤口服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熏洗联合组患者术后予身痛逐瘀汤外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单纯肝素组患者术后单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进行治疗,余治疗举措无差异,三组患者疗程均定为10天。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术后第11天的D-二聚体、FIB、VAS疼痛评分、健侧及患侧大腿周径之差,统计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等指标状况,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返院情况,然后将统计得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观察其疗效是否有差异。结果:1、凝血功能方面(D-二聚体、FIB):术后第1、5天、11天,组内比较,三组患者凝血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三组患者D二聚体及FI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与术后第11天,组间比较,口服联合组及熏洗联合组与单纯肝素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联合组与熏洗联合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熏洗联合组及口服联合组较单用低分子肝素钙对术后凝血功能(D二聚体、FIB)改善更佳。2、VAS疼痛评分:术后1、5、11天,组内比较三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三组患者组间比较,疼痛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11天,组内比较,口服联合组及熏洗联合组与单纯肝素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口服联合组与熏洗联合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口服联合组及熏洗联合组相比较于单纯肝素组对术后患者疼痛改善更为明显。3、大腿周径差:术后第1、5、11天,组内比较三组患者双下肢大腿周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口服联合组、熏洗联合组、单纯肝素组三组患者大腿周径差组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11天,比较三组患者间大腿周径差,口服联合组及熏洗联合组与单纯肝素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联合组与熏洗联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熏洗联合组对大腿肿胀改善效果最佳,口服联合组次之,单纯肝素组最次。4、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术后第11天,三组患者均于我院彩超室行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单纯肝素组检查发现4例(11.4%)深静脉血栓,其余两组中熏洗联合组2例(5.7%),口服联合组1例(2.8%),三组患者术后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表明三组治疗均有效防止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但三组间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差异不显着。5、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熏洗联合组术后有一例伤口感染发生,其余两组无伤口感染发生情况,三组术后均未发生其它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6、术后1个月返院率:三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均未再入住我院骨科。结论:(1)口服身痛逐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与外用身痛逐瘀汤熏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相比较于单用低分子肝素钙,都能够更为显着地改善术后患者D-二聚体、FIB等相关凝血指标,降低肢体肿胀程度,减轻疼痛,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栓发生。其中,口服身痛逐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与外用身痛逐瘀汤熏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于术后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善情况相似,对于术后患者疼痛的改善相似,均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治疗效果。但三组中,身痛逐瘀汤熏洗联合组对于术后患者肢体肿胀的改善则最优,口服身痛逐瘀汤联合组次之,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则疗效最差。(2)三组受试者近期疗效均较好,术后1个月内无返院住院治疗情况发生。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髋关节术后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髋关节术后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中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下肢DVT研究现状及分析
    2 数据挖掘技术与中医学术传承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总体挖掘结果分析
    2 层次挖掘结果分析
第四部分 当归-川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当归-川芎作用机制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Wells 评分表
    附录二 中药药名规范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ERAS理念下应用补阳还五汤预防TH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标准及处理
        5.1 脱落标准
        5.2 脱落病例处理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分组方法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2.2 试验组
    3 观察指标
        3.1 血栓弹力图
        3.2 下肢动静脉彩超
        3.3 中医证候疗效评估标准
    4 安全性观测
        4.1 血常规
        4.2 失血量
    5 统计学分析
    6 依从性解决方案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疗效分析
        2.1 血栓弹力图比较
        2.2 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2.3 股总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2.4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2.5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3 治疗安全性观察
        3.1 血红蛋白比较
        3.2 失血量比较
        3.3 一般性比较
分析与讨论
    1 国内外研究情况介绍
        1.1 现代医学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知与预防
        1.2 中医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及预防
    2 疗效分析及结果评价
    3 补阳还五汤的安全性分析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临床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血府逐瘀汤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观察指标
    2.3 治疗方案
        2.3.1 围手术期及手术治疗
        2.3.2 术后锻炼
    2.4 疗效评定指标
    2.5 安全性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
    3.2 D-二聚体
    3.3 血红蛋白计数
    3.4 围手术期出血情况
    3.5 大腿周径
    3.6 髋关节Harris评分
    3.7 VAS评分
    3.8 DVT
讨论
    1 THA适应症
        1.1 股骨头坏死
        1.2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1.3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1.4 髋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1.5 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髋关节强直
        1.6 股骨近端或髋臼肿瘤
    2 THA主要并发症
        2.1 假体周围骨折
        2.2 感染
        2.3 深静脉血栓
        2.4 假体脱位
    3 快速康复理论
        3.1 理论简介
        3.2 快速康复理论在THA术中的运用
    4 血府逐瘀汤方剂解析
        4.1 方剂源流
        4.2 组方及药理作用
    5 中医整体观念对THA术后快速康复的指导
    6 应用血府逐瘀汤能加速THA术后康复
        6.1 血府逐瘀汤对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
        6.2 血府逐瘀汤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6.3 血府逐瘀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影响
        6.4 血府逐瘀汤对术后患肢肿胀的影响
        6.5 血府逐瘀汤对术后改善睡眠的作用
        6.6 血府逐瘀汤对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
        6.7 血府逐瘀汤的安全性研究
        6.8 血府逐瘀汤用于THA术后快速康复的研究意义
结语
不足与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髋部骨折诊断标准
        1.2.2 气虚血瘀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3.观察指标
        3.1 基线资料
        3.2 凝血功能相关测定
        3.3 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
        3.4 中医症候积分评定
        3.5 疗效评定
    4.统计学方法
    5.结果
        5.1 一般资料比较
        5.2 凝血功能指标及D-二聚体比较
        5.3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5.4 疗效情况比较
        5.5 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比较
讨论
    1 髋部骨折的研究现状
        1.1 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1.2 髋部骨折的好发人群
        1.3 髋部骨折的发生原因
        1.4 髋部骨折的医疗花费
    2.髋部骨折的诊治办法和预防策略
        2.1 髋部骨折的诊断
        2.2 髋部骨折的治疗
        2.2.1 保守治疗
        2.2.2 手术治疗
        2.3 髋部骨折的预防策略
    3.气虚血瘀理论及现代医学的认识
        3.1 气虚血瘀理论的由来
        3.2 气虚血瘀理论的产生机理
        3.3 益气活血法的临床应用
        3.4 现代医学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气虚血瘀症的认识
        3.5 现代医学的治疗策略
        3.5.1 物理预防措施
        3.5.2 基础预防措施
        3.5.3 药物及手术防治措施等
        3.5.3.1 药物抗凝防治
        3.5.3.2 溶栓及手术治疗等
    4.补阳还五汤的探源及组方应用
        4.1 补阳还五汤的探源
        4.2 补阳还五汤的组方分析
        4.2.1 君药分析
        4.2.2 臣药分析
        4.2.3 佐药分析
        4.2.4 使药分析
    5.补阳还五汤的治疗效果
        5.1 补阳还五汤对凝血功能的改善情况
        5.2 补阳还五汤对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
        5.3 补阳还五汤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气虚血瘀证在老年患者骨科大手术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下肢骨折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一、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骨折诊断标准
        1.3 深静脉血栓诊断标准
        1.4 中医体质分类分类与判定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剔除和脱落标准(满足一项为排除)
        1.8 研究方法
        1.9 观察指标
    2.统计分析
    3.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结果
    2.1.下肢骨折患者一般情况
    2.2.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2.3.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分布情况
    2.4.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术前相关因素比较
    2.5.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术中相关因素比较
    2.6.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术后相关因素比较
    2.7.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实验室检查比较
    2.8.中医体质的比较
    2.9.下肢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三、讨论
四、结论
五、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西医对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

(6)单剂量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术前准备及手术操作
        2.2 围术期处理
        2.3 观察记录指标
        2.4 失血量计算公式
    3.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7)中医药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型
    1.1 湿热下注型
    1.2 血瘀湿重型
    1.3 脾肾阳虚型
2 髋关节置换前后DVT的预防治疗
    2.1 常规预防措施
    2.2 机械预防措施
    2.3 针灸推拿预防措施
    2.4 药物预防措施
3 中医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的应用
    3.1 内治法
        3.1.1 湿热下注证
        3.1.2 血瘀湿重证
        3.1.3 脾肾阳虚证
    3.2 外治法
        3.2.1 熏洗疗法
        3.2.2 外敷疗法
        3.2.3 其他外治法
4 展望

(8)加味补阳还五汤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1 病例来源
    2 入组标准
        2.1 西医入组标准
        2.2 中医入组标准
    3 排除标准
    4 试验的终止
    5 脱落标准
    6 研究方法
        6.1 分组方法
        6.2 手术方法
        6.3 术后治疗方案
        6.4 观察指标和方法
    7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1 课题样本量完成情况
    2 一般临床资料
    3 临床疗效指标变化
        3.1 D-二聚体、凝血四项变化
        3.2 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3.3 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
        3.4 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4 安全性指标
第三章 讨论
    1 西医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机制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 中药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3 补阳还五汤分析
    4 组方中中药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
    5 疗效分析
        5.1 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的分析
        5.2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分析
        5.3 术后疼痛并发症的分析
        5.4 中医证候积分的分析
    6 安全性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西医防治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复元活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TKA术后预防DVT的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2.2 传统医学证候诊断标准
        2.3 下肢DVT诊断标准
        2.4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病例分组
        3.2 术前准备
        3.3 术前宣教
        3.4 手术过程
        3.5 术后处理
        3.6 试验药物
        3.7 用药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统计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一般情况资料比较(表 1、2)
    2 手术术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试验结果比较 (表 3)
    3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表 4)
    4 血浆 D-Ⅱ聚体浓度检查结果比较(表 5)
    5 血红蛋白(HGB)浓度检测结果比较(表 6、图 1)
    6 血小板(PLT)计数检测结果比较(表 7、图 2)
    7 术后引流量比较(表 8)
    8 术后 VAS 疼痛评分比较(表 9)
    9 下肢 DVT 发生率比较(表 10)
第三部分 文献研究
    1 膝骨关节炎的概括
    2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概括
    3 传统医学对下肢DVT的认识
        3.1 传统医学理解的DVT形成病因病机
        3.2 传统医学辨证施治
    4 现代医学对 DVT 的认识
        4.1 TKA 影响 LDVT 的发病机制
        4.2 诊断方法
        4.3 下肢DVT的防治
第四部分 应用讨论
    1 低分子肝素钙的研究
        1.1 低分子肝素钙的药理作用与利弊
        1.2 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应用
    2 选方依据
    3 复元活血汤方药组成分析及药理研究
    4 复元活血汤现代药理学分析和临床应用
    5 复元活血汤预防下肢D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第五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本次试验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语
综述 复元活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 DVT 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身痛逐瘀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术前准备
        2.3 手术方案
        2.4 术后处理
        2.5 术后试验用药
        2.6 观察及记录指标
        2.7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研究完成状况
    2 一般资料均衡性比较
        2.1 三组患者性别、手术部位、疾病类型比较
        2.2 三组患者的BMI、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
    3 三组患者术后D二聚体比较
    4 三组患者术后纤维蛋白原(FIB)比较
    5 三组患者术后双下肢周径差比较
    6 三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比较
    7 DVT等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8 术后1个月返院情况
第三部分 讨论
    1 传统中医对DVT的认识及预防
        1.1 DVT在传统医学中的概念
        1.2 传统医学认为的DVT发生因素
        1.3 传统医学预防DVT
    2 西医对DVT的认识及预防
        2.1 DVT的概念
        2.2 DVT的形成因素
        2.3 髋关节置换术后DVT产生机理
        2.4 DVT的诊断
        2.5 DVT的预防
    3 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见并发症
        3.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3.2 神经损伤
        3.3 术后脱位
        3.4 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
        3.5 术后感染
        3.6 术后疼痛
        3.7 其它并发症
    4 中医药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应用
        4.1 中医外治
        4.2 中药内服
        4.3 中药静滴
        4.4 中医复合疗法
    5 身痛逐瘀汤现代研究
        5.1 组方整体研究
        5.2 单药研究
        5.3 小结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身痛逐瘀汤在骨伤科的临床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髋关节术后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中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用药规律研究[D]. 曾玉霞.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ERAS理念下应用补阳还五汤预防TH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D]. 侯宗祺.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血府逐瘀汤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临床研究[D]. 李德才.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4]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D]. 冯放.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下肢骨折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研究[D]. 苏奇.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单剂量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D]. 周全.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7]中医药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J]. 张俊涛,贾宇东,范亚楠,吕婧,温阳阳,孙含瑞,刘又文. 山东中医杂志, 2020(11)
  • [8]加味补阳还五汤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的临床研究[D]. 林怡涔.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复元活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TKA术后预防DVT的观察研究[D]. 黄钧立.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身痛逐瘀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D]. 梅鹏飞.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髋关节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